2014年浙江关闭造纸印刷等重污染企业1131家

2015-1-4 9:48:30来源:杭州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曾经“水晶之都”浦江的茜溪因水晶加工过程中的污水直排入河,而被冠上“牛奶河”的骂名,而如今,借助“五水共治”的机会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青山环绕、溪水清澈的浦江又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其实,随着早期浙江经济的粗放式发展,出现重污染企业的污水直排、工厂垃圾乱丢等现象,“牛奶河”在浙江多地屡见不鲜。另一方面,河水的污染也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阻力和人民生存的难题。

2013年初,浙江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了“五水共治”攻坚战,提出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经济转型升级。而这其中,“治污水”中的抓工业转型也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那么,经过一年的“作战”,浙江工业转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又有哪些企业在“五水共治”中获得了新的生机?

“水晶之都”变身诗画江南

以“水晶之都”闻名的浦江,也因水晶而遭受骂名。30多年的发展,浦江有20万人的生计与水晶有关,但由于水晶加工过程中,含有大量玻璃粉末的废水被排入河里,使原本清澈的江水变成奶白色的“牛奶河”。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从去年开始,浦江县委、县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水晶产业整治和河道整治。浦江县去年组织开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联合行动1000多次,取缔水晶加工户18450家,726家水晶个体户实现“个转企”。截至目前,浦江县基本消灭了462条垃圾河、25条黑臭河。今年1月至4月,全县二类、三类水质的河道支流也已达到了35条。

那么,被取缔后的水晶加工户如何谋生存?浦江县通过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推行电子商务、生态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休闲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浦江县虞宅乡的水晶加工户们就将眼光投向了发展旅游业。浦江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水晶加工最盛行时,该乡有2700多家水晶加工户,经过整治后,目前乡里注册过的水晶加工企业只剩下46家。“浦江山清水秀,本来就有很好的旅游资源,经过整治后水质变成了二类水,环境也更优美了,所以是发展旅游业的好时机,比如农家乐、民宿等。未来我们想将茜溪打造成浦江最美河流,吸引更多游客来观光旅游。”另外,山上承包出去的香榧基地也能给乡里带来超过1千万的年收入。

另一方面,对于目前所剩的1500家水晶加工企业,浦江县也做了整体规划。浦江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浦江的4个水晶产业集聚园区正在建设中,可实现废渣100%利用制砖、废水80%回收利用、污水零排放。“预计明年6月就可投入使用。届时加工户通过一定标准的考核后进入园区,进行生产加工。”

环保企业“变废为宝”商机

“五水共治”攻坚战中,“治污水”是首当其冲的命题,这其中的抓工业转型,淘汰整治落后的高污染行业又是“治污水”中的大难题。而对高污染企业来说,如何处理污水废液一直使企业困扰不已。眼下,不少环保企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研发和专利,不仅帮助高污染企业解决了处理污水废液的问题,也完成了企业自身的经济转型升级。

未来工业向绿色转型是关键

记者从省“五水共治”办了解到,经过一年的狠抓整治,全省已淘汰关停印刷、造纸、化工企业1131家,其中印染373家、造纸345家、化工413家。全省计划原地整治提升印染、造纸、化工企业2168家,其中印染885家、造纸316家、化工967家,目前已完成2102家。

另外,全省拟建印染、造纸、制革、化工园区17个,其中杭州市1个、嘉兴市3个、温州市6个、湖州市1个、绍兴市1个、金华市5个(包括义乌印染集聚点)。其中,杭州市建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平阳县制革园区、永嘉造纸园区已建成。其他工业园区,如柯桥区、秀洲区、桐乡市等园区建设也正在进行。按要求印染和造纸要在2014年底前、化工行业在2015年底前要完成搬迁入园,目前已完成351家,其中印染248家、造纸28家、化工75家。

省五水共治办宣传组长陈志军表示,在国家高度重视环保事业及“五水共治”的宏观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污染企业完成了经济转型升级,放弃了“黑色GDP”,将目光转向无污染行业。而统一规划的印染、造纸、制革、化工园区则提高了排污标准建设,严格入园门槛,做好对污染企业的把关。未来,将鼓励更多拥有工业治污技术的企业,充分利用其研发技术,助力工业转型。

提起工业,人们联想到的便是高排放、重污染、“黑色GDP”。在环保意识日益提高,“五水共治”的大趋势下,有专家认为只有调整第二产业的发展,转向第三产业,才能完成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此,浙江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则认为,“只有第二产业高度发展,其他产业才得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不意味着不发展工业,而是应该促使工业绿色转型,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中流砥柱。”

据了解,去年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长2个百分点,在整个浙江工业发展中已走在队伍前列。兰建军认为,这说明浙江工业经济已逐渐走向绿色转型,工业正向生产业调整,传统模式的工业企业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相反,那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企业会相应得到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对于未来工业发展,兰建军认为工业企业应高度关注绿色技术的研发,并重视绿色技术的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绿色技术市场化。而相关部门则应引导绿色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绿色技术和产品认证等。

(关键字:2014年 浙江 造纸印刷等重污染企业)

(责任编辑:0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