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产的牡丹油春节前可上餐桌

2015-1-22 10:06:13来源:洛阳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文件,油用牡丹被列为三大重点开发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全面扩大种植面积。我市油用牡丹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预计到2020年我市牡丹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万亩,其中新增面积大部分种植油用牡丹。春节前,你就能吃到洛阳产的牡丹油

春节前,市民就能吃到洛阳产的牡丹油

昨日,作为我省首家牡丹食用油生产企业,洛阳健特食品有限公司已经取得了生产许可证,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该公司董事长胡政委告诉《洛阳晚报》记者,目前首批成品油已经加工完成,开始在一些农副产品展会上展销,预计春节前将走上市民的餐桌。未来市民可以直接在该公司的直营店或者我市各大超市购买牡丹油。

“目前牡丹油的原材料和加工成本较高,可能短时间内无法走进所有家庭。”胡政委说,自牡丹油问世以来,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2014年牡丹油订货价格就达每公斤800元,市场价格则更高。菏泽市场已经达到每公斤1600元的销售价,而我们洛阳产的牡丹油销售价预计会比菏泽略低,但每公斤也会超过千元。

胡政委介绍,对于中国家庭来说,牡丹油最合适不过了,其烟点在240℃至270℃,远高于其他食用油,可以煎炸反复使用不变质。

有研究表明,牡丹籽榨出的油中富含蛋白质、锌、钙、镁、磷及维生素群、类胡萝卜素、氨基酸、多糖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2%,尤其是a-亚麻酸的含量超过42%,是葵花油的9.3倍、茶籽油的18.2倍、玉米油的69.8倍、花生油的104.7倍、橄榄油的139.5倍。

种植油用牡丹,或成为农民创收新渠道

除了让消费者期待,牡丹油或许还是农民创收的一个新渠道。

伊滨区就有一个油用牡丹生产基地,其负责人王先生给我们算过一笔经济账。他说,按照当前的数据,每亩油用牡丹第一年可产50公斤牡丹籽,牡丹籽市场收购价为每公斤20元;每亩牡丹每年还能收获牡丹花瓣5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10元。第一年一亩地能收益1500元。

根据牡丹的生长规律,第一年每株牡丹上只有一个牡丹角,第二年每株上将有三个牡丹角,这意味着每亩的牡丹籽产量将达到150公斤,第三年能达到300公斤,管理得当的话,以后每年每亩牡丹籽产量将保持在300公斤左右,这样每亩的收益保守估计将在6000元以上。

此外,油用牡丹耐寒耐旱,尤其适合在丘陵地带、浅山区种植,还可以林下种植、套种等,不用每年重新播种,可以解放劳动力,持续获得收益,如果市场发展得宜将成为农民创收的新渠道。

借东风,我市油用牡丹迎来发展契机

2014年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油用牡丹被列为三大重点开发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全面扩大种植面积。《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800个核桃、油用牡丹、油茶等木本油料重点县(区),建立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示范基地,木本油料种植面积从现有的1.2亿亩发展到2亿亩,年产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

随着国家油用牡丹发展战略的实施,山东、陕西、安徽、湖北等省都提前着手制订了新的规划,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力争在牡丹产业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

市农工委有关负责人称,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其中油用牡丹12万余亩,在种植规模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牡丹产业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该负责人称,借助国家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的契机,我市的油用牡丹也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市正在起草《洛阳市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计划到2020年全市牡丹种植面积要达到100万亩,其中新增面积大部分种植油用牡丹。各县(市)、区也将借鉴其他省市牡丹产业发展经验,把油用牡丹种植与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扶贫开发等政策有机结合,力争将我市9个县(市)和洛龙区、伊滨区纳入全国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区),为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键字:洛阳 牡丹油 餐桌)

(责任编辑: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