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3年山东省造纸行业纸产量、利税与COD排放量比较示意图
泉林纸业总排口在线监测的显示牌上显示,化学需氧量即时排放浓度为21 mg/L,企业生物指示池内鱼儿成群。 岳跃国摄
曾经,麦草制浆造纸人人喊打,是项目审批的禁区。如今,泉林纸业麦草制浆发展历程被作为科学发展主题案例写进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美国弗吉尼亚州为吸引泉林纸业投建60万吨麦草制浆造纸厂,州政府给予500万美元奖励。
曾经,一个造纸厂污染一条河,周边百姓苦不堪言。如今,包括银河纸业在内的很多造纸厂,周围都建起了大面积的湿地公园,成了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曾经,很多人担心强化环保会影响发展。如今,山东造纸企业数量大大减少,排污量大大减少,但规模、利税都是原来的三四倍。
所有这些变化,都与山东造纸行业环境标准的逐步加严关系密切。
“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作为加严标准的推动者和“总设计师”,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这样总结道。
“标准越严,对我们来说,优势越大”
5月23日,记者分别来到泉林纸业和银河纸业的总排口。
在线监测的显示牌上显示,泉林纸业化学需氧量即时排放浓度为21mg/L,周边生物指示池内鱼儿成群。银河纸业总排口外的湿地内也聚集了不少游人。
然而,无论是泉林纸业,还是银河纸业,都曾因为环保不达标多次经历过“生死大限”。
上世纪90年代,泉林纸业的前身高唐造纸厂排污导致下游群众饮用水井污染,当时山东省环保局的4位正副局长来到高唐处理此事。
本世纪初,山东省两位省级领导到银河纸业暗查排污情况,正常检查活动却受到干扰,引发了银河纸业领导层的震动。
“不达标,就关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华东说,就是从那时起,在企业眼里,环保与发展的位置发生了“乾坤大挪移”。
而在泉林纸业董事长李洪法看来,当时,污染问题已经是企业要“下死手解决”的发展问题。
山东省最多时有造纸企业700多家,其中80%是污染严重的麦草制浆企业。这些企业一直被指责为当地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山东省2003年起实施《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随后又发布实施《山东省海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包括泉林纸业在内的海河流域单位,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化学需氧量60mg/L的排放标准。
面对逐步加严的环境标准,泉林纸业再一次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是另辟蹊径发展进口木浆造纸,还是坚持秸秆制浆闯出一条新路?
按照当时的成本核算,泉林的制浆环保处理成本占了生产成本的1/5,总支出比员工工资还高。就在众多草浆企业转做木浆时,泉林纸业却坚持做草浆造纸。
不止在外界,即使在企业内部也有人质疑:国内外没有一家草浆造纸成功的范例,你们行吗?有的甚至说,发展草浆造纸就是死路一条,谁这样做,那是疯了。
李洪法有自己的逻辑:进口阔叶木浆价格比本色草浆高出1000元/吨;我国植物秸秆丰富,有资源优势;麦草、芦竹浆同样能够替代木材生产优质阔叶木浆。
但是,要发展秸秆制浆,首先就必须解决污染问题。
制浆造纸共有3种废水:黑液、白水和中段水。在泉林,黑液全部用于生产有机肥,纸机白水全部回用,中段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目前,泉林纸业外排水化学需氧量已基本稳定在30mg/L以下,氨氮稳定在1.5mg/L以下,总氮、总磷等外排水指标均优于国家、山东省排放标准,同时也优于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地的木材制浆排放标准,并且彻底根除了AOX对水体的危害。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泉林纸业凭借着本色不漂白纸无偿获得了特许生产商资格。
尽管处理工艺不同,银河纸业在标准倒逼下,同样把污染问题解决在了生产过程。
不久前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7次提及造纸行业治污,将造纸列入十大重点治理行业,整个行业压力巨大。
然而,在包括泉林纸业和银河纸业在内的山东很多造纸企业看来,环境标准的不断加严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利好消息。
“‘水十条’提的很多要求,山东造纸企业都已经提前达到了,如果这些要求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严格执行,对我们是有利的。”山东造纸行业协会理事长王泽风告诉记者。
“对我们来说,标准越严,优势越大。”李洪法说。企业适应并超越了严格的标准,无疑成为了市场竞争中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