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过后,在原油、美豆及马棕榈油的带动下国内油脂市场一扫之前连跌数月的探底颓势强势反弹,涨幅超过10%,在一波上涨以后,开始了高位调整。整个油脂板块正接近或者已经见到波段高点,随后将向下寻找区间低点,而这一低点能否成为是未来 2 个季度的低点,产区天气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美豆方面,优良率维持稳定,收割接近尾声,丰产已成定局。由于产区天气良好,利于收割,收割进度继续加快,即上周的62%之后,本周收割进度达到77%,远高于去年同期的51%,亦远高于过去五年均值68%,收割进度的加快加重了美豆的压力。但值得让市场欣慰的是近期美豆销售进度有所好转,特别是出口进度,快于去年同期水平。另外最新的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止15年10月15日的一周,美豆出口检验量连续六周飙升至236.5万吨,其中对华装运创11个月高位,达到180万吨。
马棕油方面,最新MPOB供需报告显示,9月马棕油产量为196万吨,环比下降4.48%,同比增加3.28%,进入季节性减产周期,而主要减产的来自于马来半岛地区的产量下滑,东马基本持平。另外从CPO出油率来看,出油率继续走高,同比增3.8%至20.96%,分区来看,东马地区出油率增幅高达4%,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产区天气相对偏干,而今年以来一直降雨相对较少的东马在产量上还未出现实质性的影响,说明本月马来减产只是一个季节性变化而并不是完全由于厄尔尼诺引起产区干旱从而导致产量下滑所造成的。
库存方面绝对值已达到历史高位263万吨,未来要关注去库存的速度,要么是消费增长比如生物柴油,要么供应端出现问题比如天气炒作导致大幅减产。生物柴油概念的本质在于原油价格,只要没有看到原油打破当前的弱势局面,生物柴油仍只是一个阶段性炒作,无法支撑盘面持续走强。天气因素方面,厄尔尼诺是市场最关注的焦点,目前来看,厄尔尼诺只是影响到南亚的部分地区旱情,比如苏门答腊南部、加里曼丹大部分较干旱,马来大部分地区相对来说墒情良好。另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气候与社会研究所在本月15日预测厄尔尼诺强度将在未来几个月迎来高峰,同时预测未来三个月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绝大多数地方的降水量将有高达 80%以上的概率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后期关注产区的天气状况是否如预期所说的发生。数据来源:MPOB
国内油脂市场而言,节后随着油厂恢复开机,开机率大幅提高,油脂供应量加大,而节后进入植物油季节性需求淡季,终端需求量将会逐步放缓,近期油脂库存也止跌回升。豆油可能在未来1-2周内突破100万吨大关,而棕榈油库存上升的脚步从未停歇过,已达到76万吨的量,相当于1个半个月的表观消费。另外虽棕榈油进口利润倒挂严重,但是1月份之前月均到港量仍较大,供应充足。
整体而言,收割压力利空效应和美豆出口销售进度加快特别是中国的进口需求继续释放的利多效应将在近期行情中继续上演,关注美豆能否在900美分附近形成有效支撑。而马来减产炒作暂告一段落,产量拐点真正来临可能仍需要2-3个月,需求放缓压力库存高企继续施压盘面。马币能否持续贬值仍存在不确定性。国内油脂也处于消费淡季。因此整体而言,从这个时间点和价格上油脂缺乏继续上涨的动力,短期可能随盘窄幅震荡,暂观望。
(关键字:油脂 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