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商品市场在风险措施调控下有所“退烧”,走势内盘弱于外盘,短期基本面现货供应仍偏紧平衡,有利于现货基差的走强。而棕榈油现货库存的快速下降,表现更加突出。
棕榈油:内外倒挂较大抑制进口,消费趋旺,国内库存快速下降,近月现货基差继续走强。
受减产影响及库存下降预期,国外棕榈油价格维持上涨趋势,进口倒挂使得国内4月后进口大幅减少。统计国内库存虽偏高,但货权集中,扣除分提厂库存,实际市场上可交易的现货并不多。
受今年国外减产影响,国外精炼和分提开工减少,国外硬脂价格震荡走高。中国硬脂进口同步减少,部分需求转向国内采购,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国内硬脂价格与近月连盘价差较去年大幅提高。
跟踪后期进口订船,4月起进口明显减少,由于近月国外报价偏高,国内很难获得进口利润,进口偏少格局将延续到6月。在消费增加和进口减少影响下,国内棕榈油库存快速减少,按当前每周减少4万~5万吨速度,国内24度棕榈油库存将降至50万吨以下,并在5月底6月初逼近警戒低点。
库存快速下降使得国内现货基差大幅走强。笔者认为,后期棕榈油供需强弱通过现货基差体现,盘面很难给出较好的套盘进口机会。工厂很难通过5月盘面交割满足生产需求,更多还需通过现货购买,而在近月船期进口倒挂200元/吨以上,无论从时间还是现货提货地选择上,目前现货较进口和期货交割都更有优势。预计现货基差继续走强格局将延续到6月。
菜籽油:国产菜油、进口毛菜油、临储菜油用途上差异扩大,进口毛菜油基差近高远低。
国产菜籽减产,压榨高成本和非转基因概念使得市场以小榨销售为主,现货价格与期货盘面价格差异化扩大,价格关联性很小。
临储菜油拍卖成交节奏快,目前出库品质差异很大,很难满足一线品 牌的质量稳定要求,大品牌在临储菜油使用上仍较谨慎。品质略差的菜油只能加工成一级菜油进入消费环节,受加工环节的限制,加工后流向终端消费市场的量仍不高(目前约20%),而加工后能达到盘面交割标准的量不多(预计约5%),拍卖菜油主要以加工方式进入消费市场,库存压力上升抑制价格。
通过进口菜籽压榨和直接进口的毛菜油在品质和稳定性上好于拍卖菜油,在交割、流通和加工环节具有优势。目前进口毛菜油的需求旺盛,现货基差较强。
笔者认为,国产菜油、进口毛菜油、临储菜油在消费定位上差异扩大。
期货价格更多与进口菜油价格和进口菜籽压榨利润关联,仍是套盘进口利润核算的重要依据。临储菜油拍卖影响市场供需格局、进口菜籽压榨利润和盘面价格,套盘进口利润影响远月菜油价格,进口毛菜油基差近高远低。
豆油:一级豆油受精炼产能制约,基差高位运行,短期压榨增加带来的库存压力更多体现在毛豆油上。
去年四季度以来,豆油商业进口大幅减少,国内豆油供应以压榨为主,国内豆油库存偏低也支撑基差长期高位运行。
随着国内南美大豆到船增加,压榨量提高,豆油库存趋于增加。受精炼产能制约,一级豆油库存消费比仍较低,库存增加的压力更多体现在毛豆油上。
关注:拍卖菜油供应增加、价格偏低使得菜油消费增加、菜油对豆油的替代作用影响一级豆油基差走强。
(关键字:油脂供应偏紧 将延至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