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6月份以来,全球油脂市场可谓“风生水起”,前有美盘CBOT大豆合约引领一轮“熊”、“牛”切换的转市行情,马盘棕榈油期货率先重返近两年来的高位,后有中国政府启动已久的临储菜油竞拍交易渐趋火爆,进口植物油到港量降至年内新低。本文立足于近日国储大豆竞拍“首SHOW”落空,储备豆油“泄库”传闻未能成真,临储菜油“清仓”交易“戛然而止”,以及美盘豆油期货技术面趋强信号,就现阶段而言,我国油脂市场单边牛市并未言顶,外盘即便出现超买区间的回调确认,仍是买方市场波段补库、战略建仓的难得时间窗口,因为USDA报告市场效应、天气炒作即将接踵而至。现具体原因JCI简要分析如下:
“国拍”政策扑朔迷离,我国油脂市场迎来“政策年”
上周二(5月31日),国家粮食局粮食交易协调中心发布通告,原定于6月1日进行的国家临时存储大豆竞价交易会延期举办,引发业内关注与议论。据JCI跟踪统计信息显示,2008年,中央政府首次对玉米、大豆、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与最低收购价合称为托市收购),直至2015年底总共建立700万吨国储大豆(临储大豆不低于500万吨)、200-300万吨国储豆油(临储豆油至少在200万吨),以及高达600万吨的临储菜油库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6月3日),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发布的“6月7日至6月8日国家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交易会公告”中,临储菜油意外“缺席”。2015年12月11日以来,我国政府启动临储菜油公开竞拍交易会,每周三定期举行,截至上周总共进行了二十四批次竞拍,最终成交230万吨,约占临储总量的38%。汇易网资讯认为,2016年我国政府围绕“供给侧改革”、提升社会效率,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并且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作为农业生产与加工的重要手段,影响我国油脂市场中长期方向的政策面因素不容忽视。
美豆油“头肩底”如期兑现,国内主要油脂价格有望创新高
技术分析:CBOT豆油期货合约跟随大豆品种迈入技术牛市之后,周图和月图“头肩底”形态值得跟踪观察,其中,日K的20日均线构成“护航线”、40日均线构成“生命线”;周K能否突破前高——35.42美分/磅,MACD均线系统交金叉,横向、纵向的技术图形发生共振,大概率而言美豆油合约存在平台确认之后的冲高动能。值得注意的是,此轮引领全球农产品期货市场筑底反弹的美盘CBOT大豆合约,在累计上涨23%左右之后,一旦所有的图形指标配合,美豆或“即将开启真正的牛市行情,美国基金“卖豆油买豆粕”的套利交易解锁,也意味着之前JCI所建议的“买方动态补库、逢低建仓”的入市策略依然有效。
总之,汇易网资讯认为,2016年作为我国政府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间,供给侧改革与加速“市场化”也意味着临储政策改革之后,庞大的油籽与谷物临储库存也将与时俱进、“泄库”减负,临储大豆延迟拍卖、进口大豆蜂拥到港,也意味着后期市场供应仍将趋于宽松,油脂价格走势仍将延续一季度以来的振荡升势,直至天气市场“接棒”。
(关键字:油脂行情跟盘牛市未言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