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A报告评论:美豆新作故事拉开序幕

2016-7-1 8:54:39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黄雪芳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承接昨日前瞻与USDA实际数据发布,我们在前瞻中提及如果面积调高幅度符合预期,则这一利空因素已经被交易完毕,只有调增幅度大于市场预期才能对豆价施加压力。报告发布后,如我们前瞻,尽管库存高于预估,但同时预示着美豆节奏的转换,旧作故事接近尾声,新作炒作拉开序幕。市场期待的玉米转种大豆,比价过高云云都是幻象,印证了美国农民提早签订品种农业保险,提早采购种子的背景下,转种的概率非常小。
 
  因此,我们对报告的解读是利多,尤其远月。
 
  策略方面,产业客户开始思考是否可以考虑买油抛粕,我们认为目前不合适。
 
  买油抛粕者的想法是1、油粕比位置比较好,很低了,如果报告利空可以做,但报告我们解读为利多,且是远月利多,面积还是调增在美玉米,美豆调增非常少,这是个信号,砸美豆很危险,同样空豆粕更危险。一旦干旱个一个礼拜,所有的故事就会配合说拉尼娜,油粕比还得往下,只是继续往下,大家没信心了,破前低,所以开始想要反着做。2、认为饲料厂养殖企业库存过高了,库存天数:双胞胎12天,大北农18,温氏22,正大30天,未来基差走弱;2、禽类饲料中配方调整,由国产小麦替代部分玉米豆粕。
 
  我们认为不合适的逻辑: 1、油粕比的核心逻辑不在国内,美豆强势,油粕比继续下行,报告发布后美豆油粕比也继续下行。基于基差走弱的逻辑做油粕比不合适,另外基差是否走弱还未成定数,基差谁定的?油厂!油厂7月10号之前基本都不报价,没货或者货很少挺价,会不会看饲料厂存多了,就降基差,目前榨利并不好,现在基差160左右即使继续看空也难看到0基差或者负基差,油厂不愁卖,没必要大幅降。此外油厂还得美盘点价,这盘子走的会让油厂郁闷,还得往上点,被动成本抬升。
 
  2,基于禽料豆粕消费减少。温氏在本周调整了禽料配方,主要的原因在于南方玉米价格过高,调整4%的比例给小麦。调减配方后豆粕减少如下:假设4%同比例减少玉米和豆粕,禽料一般豆粕占比20%,则调减2%,温室禽类养殖占市场最多15%,禽类如果包含肉禽和蛋禽占动物蛋白的30%,合计2%*15%*30%=0.09%的豆粕消费降低;假设所有禽类养殖企业都学温室(实际真正学习温室的是最多是南方养殖企业,及国产小麦主产区),只有正大保持阵地(已电话调研确认,坚持不用小麦,含进口小麦,他们抛储玉米成本远低于市场,且货已经备足),正大禽类市场占比30%,合计2%*70%*30%=0.42%的豆粕消费降低。不论是哪种情况对于豆粕消费的冲击都微乎其微。反观我们预测猪存栏继续整,八九月份加速,粕的消费实际很难下降,基于这个做多油粕比也不合适。
 
  3,商品整体强势,做多油粕比想挣的是油脂这一腿上涨的钱吗?假设粕不跌不涨好了,当然这个假设其实基本不成立,油可以单边上涨吗?我觉得很难,棕榈油从去年到今年才是油脂的核心灵魂,从全球占比上也是最大,复产增库存的故事才开始,远不到讲完的时候,单边不具备条件。国内如果担心油厂豆粕销不动了,还不如担心油脂,油脂夏季消费淡季,从实际走货上也非常低迷,这种情况下如何挣油脂单边上涨的钱,还得比豆粕涨的多,要说故事也说不过粕类,天气有故事,油厂点价零库存有故事,猪周期有故事。油脂的行情我们认为只能跟盘上涨,幅度小于其他品种,一旦盘子回落,棕榈油领跌。
 
  4、但是基于基差走弱的产业客户,可以关注豆粕买1抛9,资金已经转向远月,在CBOT美盘月间结构已经给出答案,需要配合的是基差实际走弱,远期美豆出口订单增加,二者印证下,这个套利要比油粕比更合适。
 
  思考:
 
  美豆价格从850上来,涨瞎了多少产业人的眼睛,从2800都没人相信,到现在快3400了,昨晚的连盘表现体现了市场对玉米转种大豆的美好愿望,但这已然成为幻象,玉米播种结束,美国农业部报告发布验证玉米面积继续增,市场今天就不得不认输。同时无法不叹服美国资金的灵敏触角,从24号的资金持仓已经提前宣告了报告结果,24号正是美豆调整到位的短期低点!我们需要努力的还太多太多了。
 
  策略上,我们认为豆粕买1抛9有机会,油粕比还得继续往下,前期的单子可以继续持有,豆棕还得扩。想报告后继续做多豆粕单边的,选择1月。玉米1月看空,远期进口玉米成本进一步下移,1月合约将在新玉米上市左右跌至进口成本附近,货币宽松下至少可以作为对冲的空头配置。

(关键字:美豆新作故事拉开序幕)

(责任编辑: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