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出尽,豆油市场有望反弹

2016-7-29 9:54:09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期国内食用油市场可谓利空笼罩,外围市场原油跌跌不休;美豆产区天气良好,缺乏炒作条件;马来西亚棕榈油进入增产周期;国内先后进行了菜油、大豆的去库存拍卖,从供应和心理上均增加了市场压力。
 
  美豆缺乏炒作条件
 
  阿根廷大豆收割基本结束,阿根廷农业部报告预测,2015/2016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将达5880万吨,高于早先预测的5800万吨。美国农业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7月24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71%,前一周71%,去年同期62%;开花率76%,前一周59%,去年同期67%;大豆结荚率35%,前一周18%,去年同期29%。美国中西部天气缺少威胁性,良好的降雨及适宜的温度将提振大豆作物产量前景,给CBOT大豆及豆油市场构成下跌压力。
 
  国内加大去库存力度
 
  去库存是国家对农产品宏观调控的主基调,7月15日开始对国储大豆进行抛售,首次抛售量为30万吨。
 
  由于市场对国产非转基因大豆需求良好,而且拍卖底价相对较低,第一次拍卖成交率高达99.73%。其中,
 
  2010年收储的大豆平均成交价为3224元/吨,2012年的为3446元/吨。
 
  为满足市场需求,加大去库存力度,在7月22日的大豆拍卖中,几乎将拍卖量增加1倍,达到57.34万吨。
 
  但成交率和成交价均出现下行,成交率仅为57.34%,2012年收储的大豆成交价仅为3262元/吨,比上次低184元/吨。
 
  7月29日将投放60万吨临储大豆进行拍卖,其中在黑龙江拍卖2012年产临储大豆13.59万吨和2013年产“分贷分还”大豆22.47万吨,增加市场供应量。预计大豆临储拍卖在新季大豆上市之前将持续进行,投放总量或将超过300万吨。
 
  棕榈油短期表现优于豆油
 
  船运调查机构ITS和SGS数据显示,因中国等市场进口需求增加,7月1日~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同比增加15%。整体来看,今年国内棕榈油需求疲软,1~6月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4.6%,至186.6万吨,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位。
 
  近日,国内棕榈油港口到货量开始增加,棕榈油库存止跌回升,目前约33万吨,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区域。
 
  而且据了解,由于商检增加了检测项目,7月1日开始,新到港棕榈油通关较慢,通关时间延长15天左右,预计棕榈油供给紧张局面缓解时间延后,棕榈油价格短期表现优于豆油。
 
  豆粕出现胀库现象
 
  近期豆油等食用油期现货市场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但从美国农业部惯用手段来看,美豆生产仍存在炒作变数。目前豆油和棕榈油现货价差仅在500元/吨左右,价差较小将刺激买家趋向于采购豆油,给豆油价格提供一定的支撑。
 
  由于南方连降暴雨,水灾影响苗株生长和开花结荚,湖北豆质量堪忧,安徽部分产区也受到影响。暴雨还影响了下游产业的养殖需求,豆粕提货速度放缓,出现胀库现象。国内油脂市场后期存在需求提振,粕强油弱格局正在发生转换,预计豆油市场将会出现反弹行情。

(关键字:豆油市场有望反弹)

(责任编辑: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