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盘豆油期价继续大幅下跌,并接近年内最低点,受此利空影响,加之国内植物油市场仍呈供大于求格局,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继续下跌,见两个月低点。其中,棕榈油受马盘反弹带动,表现好于菜油和豆油,豆棕价差缩小。
库存继续上升,豆油震荡偏弱
本周,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继续走低,部分地区现货价格跌破6000元/吨关口。主要是因为大豆压榨量持续保持高位水平,而近期国内外豆油价格疲软,贸易商购销谨慎,提货速度较为缓慢,国内豆油库存继续小幅上升。截至7月26日,全国主要油厂豆油库存为121.7万吨,较上周同期的119.9万吨增加1.5%。
分析后市,利多因素有:一是7月份CBOT大豆期价累计跌幅近15%,空头回补将引发阶段性反弹,并带动国内油脂油料价格;二是由于7月份豆粕价格大幅下跌,油厂豆粕库存升至两年高位,个别压榨企业出现因豆粕胀库而停机情况,油厂挺油销粕的意愿加强。
利空因素有:一是目前国内三大油脂中豆油和菜油都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二是在美豆良好的优良率以及市场普遍预期8月份天气对美豆生长影响不大的条件下,美国农业部上调美豆单产的可能性较大;三是7月份国际原油期价累计下跌近13%,短期看仍有下跌空间,这将拖累国际油脂价格。
商业库存增加,菜油价格走弱
本周,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表现明显弱于豆油和棕榈油。主要是因为国内菜油商业库存增加,且相当一部分集中在贸易商手中,近期国内植物油市场不景气,贸易商走货和回款压力加大,套保和低价走货意愿增强。
分析后势,利多因素有:一是长期看,国内菜油新增供给能力有限;二是全球主要知名机构均下调欧盟地区菜籽产量,欧盟地区作为菜籽的主产区和主销区,该地区菜籽产量的下降利多国际市场菜籽价格。
利空因素有:一是8月中旬前,国内植物油市场仍呈库存上升而需求清淡态势,未来2~3周如没有特别重大利好的提振,国内植物油价格将维持震荡偏弱走势;二是据船期监测,7~8月份我国进口菜籽集中到港,油厂菜籽库存将保持高位,基本都能满足10月份之前的压榨需求,而需求方面并没有明显改善。
处生产旺季,棕油后期仍承压
本周,在国内植物油整体走弱的背景下,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震荡偏弱,不过由于现货库存低,棕榈油价格表现强于豆油和菜油,且现货基差坚挺,保持在250~500元/吨之间。截至7月27日,国内棕榈油库存在28.5万吨左右,较上月同期减少9万吨。
分析后势,利多因素有:一是船运调查机构SGS和IT发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7月1日~25日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长分别为15%和15.1%;二是本周国内外棕榈油价格再次倒挂,价格相对较低的印尼棕榈油到港成本均低于相应月份连棕榈油合约期价,这将抵制贸易商进口热情;三是马来西亚政府表示,将致力于在今年将生物柴油最低掺混比例提高到10%,新政策将使得更多的棕榈油用于生产生物燃料,提高棕榈油需求,支持棕榈油价格。
利空因素有:一是根据历史数据显示,8~10月为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高峰期,大致占全年产量的30%左右,随着8月的来临,马来西亚即将进入棕榈油产量高峰期,后期国内外棕榈油价格将继续承压;二是由于豆油和菜油对棕榈油需求的挤占,今年国内棕榈油用量较往年明显偏少,夏季为棕榈油需求旺季,往年月均用量基本上在50万吨以上,今年基本上维持在40万吨左右水平。
(关键字:食用油价格再跌,豆棕价差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