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盘点“十二五”林业科技发展历程,林业科技在创新上斩获了种种成果,释放了发展能量,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中国林业向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稳步发展。在全国林业科技创新大会即将召开之际,为全面展示林业科技“十二五”的建设成果和发展经验,本报特别推出“深耕5年·林业科技写精彩”系列报道,以共同见证林业科技促进中国林业的发展壮大。
“核心位置”“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判断,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
令人惊喜的是,回望林业科技“十二五”的发展印迹,科技创新的“火炬”,照亮了林业改革发展的嬗变之路,引领着处于攻坚期的中国林业的深刻变革。
追寻卓越,林业科技迈向新高地
5年来,林业科技颠簸历练,久久为功,创造了许多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毛竹基因组测序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绘出首个竹类植物基因草图——毛竹基因组草图,首次阐明毛竹的进化史,填补了世界竹类基因组学研究的空白,标志着中国在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中国森林资源核算及绿色经济评价体系研究取得显著突破,国家林业局联合国家统计局前瞻性地探索了森林资源核算的理论和方法,科学核算并公布了全国林地林木资产经济价值和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截至2013年,全国林地林木价值21.29万亿元,森林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12.68万亿元。
——高效、稳定、持续的治沙造林技术迈向世界领先水平。低覆盖度防风治沙的原理与模式的技术突破,构建了符合我国生态建设需求的高效、稳定、持续的治沙造林技术,基本解决了防沙治沙中幼龄林衰败或死亡问题,显著提高了生态用水的效率,将推动我国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向着更加符合自然规律、更加有效、更加稳定的方向跨越。
——研发了全球首个新型生物基材料管道——竹缠绕复合管,该项技术颠覆了传统竹材仅限于板材制造的应用,充分利用竹材弯曲延展性高、纵向力学性能优异的特点,为广泛应用于油气输送、腐蚀介质输送、海水输送、电信电缆等工程的诸多领域提供了“技术通道”,或将引发竹产业的变革。
——打破人造板国外技术垄断,人造板连续平压压机实现了国产化,生产效率提高了25%,产品优良率提高了40%,设备价格降低了60%。
——林业标准化走向国际前台。我国牵头制定的3项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特别是林业领域第一个秘书处设在中国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ISO/TC296)成立,成为我国引领国际竹藤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必将为我国竹藤事业的腾飞带来巨大的助力。
5年来,“执牛耳”的林业科技创新远非上述几例。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在防沙治沙、人工林营造、木本粮油良种选育、竹林培育与竹材加工等技术领域,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重点濒危野生动植物保育、经济林栽培、木基复合材料制造、生物质能源等技术领域,也基本上与世界同步发展。
5年来,林业科技执著前行,不断积聚奋发向前的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刻改变了中国林业发展的进程。
创新突破,引领中国林业走向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绿色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个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给中国林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5年来,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中国林业,以科技最强引擎的牵引,撑起了中国林业的转型升级,书写了发展奇迹。我国共取得重要林业科技成果 4000多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2项,推广应用科技成果2200多项,发布国家、行业标准909项,林业专利达3659件,授权林业植物新品种593 件,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43%提高到4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5%,林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促进林业生态功能“跃升”。一系列林业生态建设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退化天然林生态恢复、黄土高原困难立地造林、干旱区荒漠生物固沙、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调控与恢复、防台风沿海防护林体系构建、松材线虫等森林重大病虫害防控、森林资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等若干个方面的技术难点一一突破,为森林、荒漠、湿地三大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推动林业产业提质增效。一批重点新产品创制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涉及资源高效型杨树良种选育,杉木、落叶松和耐寒桉树大中径材干形调控,人造板连续平压压机制造,农林剩余物热解气化多联产,竹木复合工程材料、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木塑复合材料和环保木工胶粘剂等,从良种选育、高效栽培、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到产品服务多个方面,有力地推进了林业产业全产业链条的提质增效。
凸显惠民增收新成效。围绕油茶、核桃、红枣、板栗、仁用杏、花椒、铁皮石斛、香榧等经济林和特色资源,开展了良种选育、高效培育、加工利用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形成了示范带动、一县一品和企业集群的产业发展模式。破解了核桃扦插繁殖的世界性难题,建立核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亩产增值3倍以上,已在云南、山西、新疆等8省区示范应用,累计推广2000万亩,新增产值3410亿元,新增纯收益2676亿元。新技术助推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产值由2011年的208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404亿元。
科技创新,使林业攻坚发展的增长动力不断生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在科技催生下成长壮大。林业科技已托举起一个绿色造梦的行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激发活力,孕育创造发展新动力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林业是如何为科技创新第一动力“加油”的呢?
顶层设计、财政投入、平台布局和创新机制的有力保障,激发了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
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国家林业局相继印发了《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意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意见》和《进一步加强林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各地也相继出台了18个专项规划和19个推动林业科技创新文件,为林业科技腾飞插上了翅膀。
财政投入显著提高。“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0亿元,是“十一五”的两倍,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科技工程”等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行业专项、“948”计划等重大科研计划项目880项,特别是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的实施,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优良经济林树种、生态植被恢复、特色资源培育、林下经济等先进实用技术,促进了一大批林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建立了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填补了林业行业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域的空白;新建了“国家林业科学数据平台”和51个局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促进了数据共享和产业快速发展;新增了86个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总数达166个,基本形成了覆盖主要生态区域的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形成了国家级和省级上下联动、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标准化示范体系,建成国家级林业标准化示范区161个、示范企业100个。
创新机制聚集动力。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组建和培育“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8个联盟,加速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科技进村入户、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乡土专家行动、网上咨询等服务活动,全面提升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
积累、沉淀、磨砺、蜕变,5年来,林业科技在创新中飞跃,从量的积累向质的突变、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全面提升,推动着中国林业这艘“航船”,驶向实现中国梦的彼岸。
(关键字:科技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