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效果初显 但不应因为煤价上涨止步

2016-9-13 10:37:50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段时间以来,煤价大涨,大宗商品市场的各种价格也波澜起伏。许多涨价的品种,同时正在经历“去产能”进程,价格波动成因及其与去产能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针对煤价上涨,国家发改委日前召集数十家煤企召开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启动工作,并将实施煤价分级响应机制。今年以来,煤炭行业去产能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8月底,去产能任务完成了60%。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煤价持续上涨,将阻碍去产能工作的进行。

2015年12月下旬,随着螺纹钢和冷轧钢卷价格反弹,国内钢铁市场迎来久违的回暖。钢铁价格的持续上涨直接导致了全行业的复产潮。

今年前7个月,全国钢铁产量不降反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钢铁)的利润总额为838.8亿元,利润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2.3%,与去年前七个月反差明显,当时利润总额为391.5亿元,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据中泰证券等机构根据刚刚公布的河北省去产能总体目标进行计算,今年8~11月,河北要去除的1647万吨炼铁产能中,正在生产的产能有1180万吨,而且盈利状况不错。

在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债务重组等“老麻烦”缠身的同时,钢铁价格持续上涨成为当前钢铁去产能的“新烦恼”。8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造成前7个月去产能进度缓慢的原因,除了很多地方和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畏难情绪两个老问题外,一个新的情况是今年以来钢铁价格回升影响到了一些地方和企业去产能的决心。

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反映出去产能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

种种迹象表明供给端收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2016年以来煤炭产量供给端收缩明显,4月、5月、6月、7月煤炭产量分别为2.68亿、2.63亿、2.77亿、2.7亿吨,同比降幅分别为11%、15.5%、16.6%和13.1%;库存出现“三降”;价格回升。水泥库存比年初增长呈下降趋势,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值,3月下降3.2%。2015年粗钢产量8.04亿吨,同比首次减少2.3%,增速为近十年里首次转负。有色金属方面原铝产量从2015年下半年以来下降明显,去产能力度较大。化工行业受环保趋严、负面准入清单扩散、市场竞争集中度提高影响,供给端收缩明显,多种化工品价格自年初以来稳步上涨。

但还需看到,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因很复杂,并不意味着供求已经恢复平衡、去产能不必继续了,还有其他扰动因素。例如有研究机构就分析指出,煤价上涨并非因为市场供需关系和落后产能问题有了根本改善,而是供应紧缩和资金炒作带来的结果。煤炭价格上涨有供给侧改革发力的功劳,而下半年的去产能力度能否抵住诱惑,决定了在去产能这个重要环节,供给侧改革能否走完最关键的一步。至于钢铁等商品价格波动,同样含有预期变化乃至炒作因素在内。

因此,去产能之战并未收官,相关工作还要继续。只是半年多以来去产能的经验教训值得进一步总结,以期更加优化。例如,一些地方在“去产能”过程中过分依赖政府行政推动,甚至以政府行政式推动代替市场做决定。尤其突出的是不考虑各地资源要素条件、市场需求状况和产业竞争力水平,简单草率通过“按区域分派、按企业分解、按装备画线”的方式落实“去产能”。这种政府强行指定或分配的硬性方式既忽略了各地钢铁产业发展的实情,也难以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

 

(关键字:水泥)

(责任编辑: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