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南方万年青窑连续运行首次突破100天

2016-10-11 10:28:52来源:中国建材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截至9月15日,江西于都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窑连续运行首次突破100天,刷新了窑最长运行周期记录。七八月份均超额完成了月度熟料生产计划,为全面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实现“十三五”开门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是“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为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于都公司在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赣州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万年青公司职代会、井冈山对标推进会等会议精神,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科学合理制订生产运行各项保障措施,持续推进安全、工艺、设备、人力资源基础管理精细化,确保了生产线持续稳定高效运行。

领导就如一面旗帜,始终保持在前面引领方向。万年青公司副总经理、赣州公司、于都公司总经理李世锋严于律己、严明纪律、强化责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严谨态度,不断创新管理思路、打破瓶颈,将生产布置的竟然有序;赣州公司党委副书记、于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熊汉南在工作中运用灵活的策略和办法,统筹全局,安全、环保、生产、设备管理有条不紊;于都公司总经理助理孙林、华忠群和各部门负责人每天扎根生产一线现场,不分昼夜将各种苗头性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强有力的组织和措施为回转窑及其它设备的连续运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统一操作思想,稳定工艺控制。为确保工艺操作对窑磨系统正常运行的有效保障,相关部门精心组织生产,不断优化配比和工艺操作,稳定操作参数;密切关注原燃材料的品质变化,结合上半年运行存在的不足,认真进行经验总结,及时合理的调整用煤比例,并不定期进行原煤抽样,在操作上时刻掌握原煤品质信息,做好煤料对口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以窑系统稳定运行为中心,针对窑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召开工艺质量交流会和研讨会,防止各类隐患影响窑系统运行,提高了窑系统的运行周期。

创新生产运行模式。为推进人力资源优化工作,调动员工学技能的积极性,熟料车间于7月13日0点早班开始实施“运行班+维保班”新的运行模式试点,8月底、9月初,原料车间、水泥车间也相继实行了新的运行模式。新的运行模式在人员分工上分为运行班和维保班。运行班主要负责本班次工艺、设备安全运行、经济运行,实现文明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维保班主要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润滑、检修、设备制作等,负责现场的环境卫生清扫并符合6S管理的要求,为运行班“保驾护航”。在实施新模式管理中,以推动智能生产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对车间各部门用人力看管的岗位加装监控摄像、传感器等设施,实现生产线全部自动监测和“中央控制”全覆盖。完善了维保班师徒结对措施,开展了维保班技能大比武。通过师傅对徒弟的不断培训和现场传、帮、带,提高了徒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故障处理能力,做到现场故障及时发现并处理,降低了设备故障率,为窑系统连续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强化检修质量,提升设备运转性能。今年5月,按照公司计划,开始对窑进行大检修。为利用窑大检修契机解决制约窑运行瓶颈问题,公司多次组织召开检修计划会,对检修项目、检修队伍、检修材料等进行了研讨与安排,重点提出要把生产中所暴露的各种隐患及影响周期内设备安全运转的各种因素彻底消除;检修期间,要求各部门、车间及技术人员勤下现场,做好检修过程的跟踪与指导工作,以确保检修工作安全高效的完成。通过全体检修人员的共同努力,出色完成了各项检修任务,为窑系统的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加强专业点检,推进基础管理精细化。为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避免各类工艺事故的出现,制定完善了热工设备点检表、热工设备调整记录、隐患设备检查监控表格、电力室检查台帐等各类基础管理检查台帐,技术部每月旬组织一次专业检查,对检查中的整改项目及时落实整改;同时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全面专业检查,对各专业检查整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复查,通过完善闭环管理降低各类故障的发生,确保窑运转率不断提升。

落实安全责任,严抓安全管理。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网络体系作用,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实现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坚持查隐患,促整改;组织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学习,并修订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为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昨天已经成为过去,面对新形势、新压力、新问题,于都公司将进一步推进对标管理,虚心向同行业的先进企业学习,向全国同类型窑的最好水平看齐,用新途径、新方法、化解新问题,再创新佳绩,为实现百亿公司,百年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字:江西 万年青水泥)

(责任编辑: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