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棕油报告中性偏空
MPOB周一公布数据显示,马来西亚9月底棕榈油库存较前月增加5.7%至155万吨,产量较前月微增0.8%至172万吨,出口量较8月锐减20.4%降至145万吨。报告中性偏空,因产量恢复不及预期,但出口降幅较大导致库存略高于预期。目前棕榈油处于产量增长高峰期,但9月仅微增0.8%,说明厄尔尼诺对产量的滞后反应仍存,预计10月份产量也不会出现较大增长,这有助于减少四季度马来棕油库存压力,预计年末库存在180-190万吨,较去年较少40-50万吨。但是棕榈油与豆油价差过小,消费国中国和印度需求减少,使得马来西亚棕榈油陷入出口衰退的困境,而前期热议的生物柴油B10计划迟迟未能执行,自7月以来连续顺延,似乎接近搁浅等因素将对马棕油期价形成制约。
美豆产量创纪录,收割压力渐显
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将在10月报告中上调2016年美国大豆单产至51.5蒲式耳/英亩,高于农业部9月预估的50.6蒲式耳/英亩,产量预估上调至42.86亿蒲,高于农业部9月预估的42.01亿蒲。新年度期末库存为4.13亿蒲,高于9月预估的3.65亿蒲式耳。此外,随着收割的推进,显示部分已收割地区美豆单产均高于USDA9月报告预期,丰产压力较大,美豆整体走势仍然偏弱。若此次报告上调美豆单产不高于51.5,因利空提前已经有所消化,预计对美豆市场造成的压力不会太大,美豆短线下行动能将减弱;若上调单产至52甚至52.5,则期末库存将大幅上调,将对美豆形成明显压力,可能导致CBOT大豆价格直逼收割低点,预计将在920美分,不排除下探900美分大关的可能,将拖累豆油期价继续回调整理。报告后重点关注美豆出口需求及天气情况对收割进度的影响。
菜油拍卖重启,首拍成交较好
10月12日新一轮国储菜油开拍,总量近10万吨,标的集中地主要在华东、华中及西南区域,货源多为2012年产。本次拍卖成交率100%,成交价格区间5400-6300元/吨,成交均价5904元/吨。暂停了4个月的临储菜油拍卖又重提日程,相比去年,今年四季度复拍的时间提前了2个多月,此前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国储共已进行二十九批次临储菜籽油拍卖,计划投放总量300.23万吨,实际成交229.82万吨,成交率76.55%。
今年春节假期较早,相对应的节前备货也会提前,餐饮用油需求量会明显增加,此外受菜籽进口新规的影响,今年9-11月菜籽进口量相对偏少,国外进口菜油数量降低或能带动成交量上升。所以预计新一轮菜油拍卖前几批成交或相对乐观,随着好品质菜油越来越少,成交率将逐步下降,其影响也将弱化。后续若临储菜油大量流出,菜油与豆油价格倒挂可能再度出现。
国内棕油库存缓升,豆油进入去库存阶段
国内方面,棕榈油港口库存回升至35万吨,豆棕价差较小致现货成交清淡,后期棕榈油新货将陆续到港,因进口存在利润,据悉10-12月24度棕榈油装运量达到75万吨,而节后将进入需求阶段性淡季,冬季随着天气转冷,棕榈油勾兑用量下降,预计棕油价格面临压力。9-10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偏小,9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91船586.4万吨,10月预期在550万吨,均低于正常每月650-700万吨的水平,随着大豆原料供应区域性偏紧,缺豆停机的油厂数量在增加,加上国庆假期油厂停机较多,有效抑制了豆油库存上升势头,近阶段豆油商业库存在116-120万吨区间窄幅波动,大部分油厂暂无明显供应压力。从季节性角度看,四季度豆油进入传统去库存阶段。
总的来看,美豆丰收压力较大,美农报告叠加菜油拍储,将令油脂期价承压,短期内油脂料维持震荡调整态势,前期领涨的棕油目前多头趋势仍未被破坏,预期下跌空间有限。国内棕油库存缓慢回升,豆油处于传统的去库存阶段,四季度豆油对棕油替代增加,后续豆油走势或强于棕油,操作上仍以逢低做多为主。
(关键字: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