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豆油冲高回落

2016-12-23 9:10:44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年底国内资金面整体偏紧,本周初国内债券期货价格延续上周的大跌走势,市场利率持续走高,资金风险偏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大宗商品价格因此而出现明显回调。

尽管油脂整体基本面依然偏多,但在市场整体回调的压力之下,期价仍将面临高位下行风险,建议投资者对宏观面的利空因素保持警惕,近期可维持观望或在40日成交均价下方逢低买入的操作思路。

年终风险偏好下降

12月以来,国内资本市场经历了“腥风血雨”。截至12月17日的一周里,中国出现了两次股债汇“三杀”。债市“兵败如山倒”,陷入恐慌性抛售,A股一度重挫,人民币屡创新低。市场人士认为,近期股债双杀源于通胀预期下全球流动性收紧,美联储上调2017年加息次数到3次,国内去杠杆防风险央行锁短放长,险资监管加强。国内长短端利率上升相当于隐性加息两次。每年的年关时节,都是企业资金面相对紧张的时间段,今年在宏观面黑天鹅的影响下,债市被动去杠杆,导致资金面尤其紧张。从资金的风险偏好来看,大宗商品和股市成为债市资金流出后的投资标的,但随着年终资金面的紧张程度加剧,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这也导致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出现回调。

南美丰产压力加大

12月以来南美天气理想,巴西大豆主产区虽然略有干旱的担忧,但整体土壤墒情较好。上周末阿根廷大豆主产区迎来了充沛的及时雨,大豆播种进程有所加快。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称,截至12月7日的一周,阿根廷大豆播种进度达到57.6%,高于一周前的46.0%,不过仍落后5年平均进度 64%。气象预报显示,未来6~10天内阿根廷大部分地区将会迎来降雨,有利于大豆播种和生长。

澳大利亚气象局12月20日发布的最新ENSO跟踪报告显示,继续将天气模式维持为拉尼娜不活跃状态,并认为未来几个月天气仍将维持中性天气,而拉尼娜现象出现的概率将进一步降低。全球中性天气将会继续有利于南美大豆的生长,后期南美大豆丰产的可能性加大,令美豆期价承压下行。

棕油基本面仍偏多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12月供需报告显示,马来西亚11月末棕榈油库存较10月末增加5.2%至166万吨,11月棕榈油产量较上月下滑6.1%至157万吨,出口下滑4.2%至137万吨。尽管马来棕油库存环比回升,但库存同比仍是6年新低,加之当前棕油已经进入季节性减产周期,因此产量月环比下降将会延缓其库存恢复进程。

从美国豆类出口数据来看,美国大豆、豆油和豆粕出口数据同比出现分化,美国农业部12月17日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2016/2017年度美国大豆出口累计数量同比增加24%,豆油同比增加8%,而豆粕同比减少15%。油粕出口形势的分化,说明当前油粕基本面的差异,在2016年棕油减产的背景下,全球油脂供需紧张的局面支撑了美豆和豆油的出口增长势头,说明当前油脂油料上涨的主要动力依然来自油脂,而不是蛋白。

美豆出口检验进度偏快也对美豆期价产生支撑。截至12月3日的一周,本年度迄今为止,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已达9.5733亿蒲式耳。

同期已销售未装运的数量为6.3052亿蒲式耳。出口销售总量占到美国农业部全年出口预测目标20.5亿蒲式耳的77%。过去5年的这一比例为60~84%不等,意味着今年的比例略高于平均值。

国内豆油库存方面,上海邦成统计数据显示,由于上周国内油厂因环保原因而大面积停机,豆油库存略有回落,截至上周五,国内主要地区库存在95.22万吨,较前一周减少0.36万吨。

各地区库存情况:华北13.57万吨,较前一周减少1.05万吨;山东11.74万吨,增0.77万吨;华东32.72万吨,增0.17万吨;广东22.34万吨,降1.41万吨;广西10.65万吨,增0.66万吨;福建4.2万吨,增0.5万吨。本周油厂开机率料继续增加,投资者应进一步关注库存变化情况。当前是油脂消费旺季,豆油库存的下降对期现货价格产生支撑。

菜油拍卖方面,12月21日举行的临储菜油拍卖仍然维持100%成交率,但成交均价已经连续两周下降,显示市场对临储菜油的追捧热情有所降温。本轮菜油拍卖已经累计成交109万吨。由于当前菜油现货价格已经高于豆油200~300元/吨,在当前价格差的情况下,菜油替代豆油的数量大幅下降,令菜油需求呈现月环比减少态势。当前拍卖成交菜油大部分流入了贸易商环节,市场对后期菜油价格看好,令菜油商业库存持续上升,部分拍卖成交菜油出现了因参拍企业资金紧张而走货不畅的情况。

(关键字:豆油)

(责任编辑: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