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综述
12月份,国内棕榈油价格波动较为频繁,先扬后抑,月比大幅下跌。截止本月底,沿海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在6450-6700元/吨,大多跌100-350元/吨。
二、行情分析
本月国内棕榈油分两个阶段,12月上半月国内棕榈油价格继续上涨,提振行情上涨主要利好因素表现在:
1、美联储加息造成令吉走软及供应吃紧,提振马盘市场
14号晚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0.5%-0.75%。这是美联储时隔一年后再次加息,也是十年来的第二次加息,而美联储加息后造成美元汇率大幅上涨,接近14年来的最高水平,造成令吉汇率下跌。12月15日,令吉兑换美元的汇率下跌0.4%,为1美元兑换4.462令吉,是两周来的最低水平。以及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发布的最新月度供需数据显示,11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为165.6万吨,比10月底高出5.18%,但是低于市场预期的169万吨。11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137万吨,环比下滑4.24%。报告出台前市场预期出口环比减少9.8%。MPOB的数据显示,11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降至157.5万吨,比上月减少8.49%。作为对比,报告出台市场人士预计11月份的棕榈油产量环比降低2.8%。报告数据利多,而12月棕榈油市场仍处于减产期,根据西马南方棕油协会数据显示12月1-10日产量减少11.49%,共同提振本月16号马盘突破3218林吉特,较上月3059大涨159元/吨。截止12月16日,大连盘棕榈油主力1609合约收6482元/吨,较上月6212涨270元/吨。
2、国内棕榈油库存处近几年低位
前期因印尼码头设施落后,塞港,还有往印度也有装船,导致发往中国棕榈油船期推迟,但经过近段时间的磨合,这种现象有所缓解,发往中国棕榈油船开始增加,12月份到港量将放大至50万吨,国内棕榈油库存有所回升,截至本月底,全国港口棕榈油库存量回升至33.7万,较上月同期的23.62万吨增10.08万吨,增幅42.7%。但仍处于低位区域,目前仅有的货源还高度集中在油厂和大进口商手中,现货紧张局面仍未缓解。
3、豆油库存处于逐步下降之中
由于严查超载超限,加上近阶段工农业品纷纷大涨拉动需求骤增,导致今年运力异常紧张,越到年底运费将越高,因此大部分包装油企业及经销商提前为双节备货做准备,12月份处于节前备货旺季,终端需求较好,导致当前豆油库存继续下滑。据我们统计,目前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91.24万吨,较上个月同期的99.65万吨降8.41万吨降幅为8.44%,较去年同期的93.36万吨降2.12万吨降2.27%。
4、环保检查影响油厂开机率
因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城群众投诉麻涌镇新沙港片区企业飘来的煤烟味饲料味比较大影响居民。新沙港周边环境臭气浓度较高,中央环保督察组要求广东新沙港附近几家油厂12月12日中午2点停机整顿,经过整顿,12月14日晚或12月15日东莞嘉吉、达孚、中纺几家油厂陆续恢复生产。环保检查令那时的广东豆油极度紧张,工厂无法正常交货,本月又处于节前备货旺季,当地经销商均转向广西、福建等周边地区进行采购,进而带动广东周边豆油价格。
随后,因华北地区雾霾严重,12月19日山东地区高速公路全部禁止通行,且政府要求各油厂降一半产能,也有部分油厂因大豆未接上而停机,日照工厂限产较为严重,其中:黄海降30%产能,邦基30%,凌云海30%,恒隆30%。河南地区部分油厂开机也受影响,12月20日河南开封阳光及安阳阳光接到环保局通知,被要求停机。
正是上述利多因素共同提振,拉动国内油脂现货市场中上旬延续上涨,截止12月16日,国内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进一步上调至6800-6950元/吨,涨50-250元/吨。但随着利空因素显现,下半月国内棕榈油上涨之路受阻,大幅回调整理,截止月末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下降至6450-6700元/吨,跌幅高达260-350元/吨,较上月跌100-350元/吨。
目前市场主要利空因素有:
1、外盘大豆类及连盘油脂期货大跌,利空棕榈油市场。
气象预报显示,阿根廷和巴西天气大体良好,应有助南美的大豆产量增加。分析师称,南美大豆作物没有遇到天气风险,全球供应可能创下历史最高纪录。阿根廷农业部在一份月度报告中称,阿根廷2016/17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估料为2,030万公顷,高于此前预期的2,020万公顷。巴西今年大豆上市较早,最大的大豆产区马托格罗索州的早熟大豆已经开始收割,且目前形势看,巴西大豆有望大获丰收,提前与美豆竞争出口市场份额,美元继续走强,也对豆价不利。下旬美盘大豆期货大幅下跌,美豆直接跌破1000大关一度跌至997美分,截止12月30日,CBOT3月大豆合约收于1004美分,较上月1041.25跌37.25美分。与此同时,因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提名伊坎为总统顾问,令人担忧政府将可能降低对生物燃料混合比例的支持。加之,豆油出口下滑,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走低,CBOT豆油3月合约报34.66美分,较上月37.25跌2.59美分。
国内商品遭遇大面积下挫,黑色系全面重挫,资金恐慌性出逃,截止12月30日,大连盘豆油1705合约收6980元/吨,较上月7154跌174元/吨。大连盘棕榈油1705合约收6202元/吨,较上旬高位6482大跌280元/吨,总体较上月6212跌10元/吨。
2、出口数据糟糕,施压马盘市场
中国大商所植物油市场大幅下挫,而出口疲软,根据船运调查机构SG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2月1日至20日期间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606,937吨,比11月份同期的出口量730,257吨减少16.9%。作为对比,2016年12月1日至15日期间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464,582吨,比11月份同期的出口量减少9.6%。打压马盘滞涨下跌,截止12月30日,马盘棕榈油3月合约收于3106林吉特/吨,较上旬高位3218大跌112林吉特,但较上月3056仍涨112林吉特。
3、棕榈油现货市场需求始终低迷
目前豆棕价差仍不合理,截止12月3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FOB近月船期价低于南美豆油FOB价46美元/吨,远低于正常120美元/吨的价差,国内豆棕价差在655元/吨,但仍低于正常价差800-1000元/吨,买家依旧大多转向采购豆油,导致棕榈油成交始终低迷。
4、大豆到港量异常庞大,油厂开机率超高
国内港口12-1月大豆到港或近1700万吨,12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139船889.95万吨,高于11月份的783.05万吨,1月份大豆到港量预计也将达到800万吨,油厂开机率超高,12月份国内大豆压榨总量预计在830万吨,高于11月份的755.545万吨,也高于去年同期的768.145万吨。进入1月份,大豆到港量仍较大,油厂开机积极性较高,按目前油厂的开机计划核算,(2017年第1周)全国各油厂大豆压榨总量预计仍达到195万吨左右超高水平。2017年第2周油厂大豆压榨量将提至197万吨的超高水平。
三、后市展望
总的来看,2016年接近尾声,随着市场资金的大幅撤离,12月下旬商品整体出现下挫回调。而南美天气担忧缓解,阿根廷获得降雨,旱情有所缓解,巴西大豆丰产在望且已在收割,令美盘继续承压。加上新利多消息匮乏,国内港口12-1月大豆到港或近1700万吨,多数油厂开机率超高,而棕油库存也因到港增加开始慢慢回升。且目前处于寒冷的冬季,棕榈油消耗较慢。
但小包装备货虽然在1月上旬基本进入尾声,但散油市场还会有一些备货,而豆油及棕油库存偏低,而马来西亚棕榈油生产步入减产周期,马来西亚棕榈油低库存局面仍延续,支撑马盘高位运行。加上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破7”在即,提升大豆及油脂进口成本,加上通胀预期及看涨原油价格,市场对油脂市场长线走势仍看好,或有利于限制棕榈油市场继续下跌的空间。总体而言,随着节前备货需求逐步减弱,预计春节前油脂上涨阻力已经较大,整体将跟盘震荡回调整理,后市有再往下跌200-300元/吨的风险。
(关键字:棕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