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豆形势预瞻!

2017-1-22 9:29:45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1月20日消息:在减玉米增大豆的种植结构调整的第一年,大豆就像刚刚苏醒一般,种植户们带着犹豫,市场的反击战走得有些缓慢。那么2017年,在高进口压迫下的国内大豆将如何走出自己的独木桥?

大豆面积每年将增加800多万亩

从种植面积来看,2016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了1千万亩左右,总播种面积约1.07一亩,总产量较前年增加了200万吨,约1225万吨。按照《农业部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2020年大豆五年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达到1.4亿亩。按照规划预期,目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与战略目标仍相差3300万亩,也就是说未来四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需要年平均增加825万亩。

国内外差价已经得到扭转

被进口大豆压缩到种植面积低于1一亩的大豆是被迫的,因为在差价达到600-800元/吨的时候,国内大豆根本没有底气去谈任何竞争力,这种情况在2016年终于得到逆转。

2016年,国内大豆价格出现了上涨5%的回暖,截至12月末,产区磅秤国标三等大豆收购价格3660-3860元/吨,较年初上涨10-160元/吨左右。

与此同时,进口大豆涨幅却达到了26%,暴雨使得阿根廷大豆产量降低,加上天气炒作让美豆期价大幅走高,使得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上行,截至12月末,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主要集中在3780元/吨,较年初上涨740-820元/吨。

如此,国内大豆从价格上来讲优势开始显现。

与此同时,国家也在严控进口大豆的应用领域,控制进口大豆流入商品市场,只允许油厂压榨使用,为国产大豆扩大需求空间创造条件。

2016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达到8323万吨,较上年仅增加1.8%,远低于2015年14.5%的增速及2014年12.6%的增速。鉴于应用领域的不同,预计2017年大豆进口数量仍将保持在高位,但是不会再出现较大的增加。

全球大豆仍处于高库存周期,上涨空间受到限制,反观国内,市场优质豆源稀缺,或将围绕着大豆拍卖震荡运行。随着国内大豆量的增加,将逐渐抢占进口大豆的市场,进一步提升国产大豆的地位。

(关键字:大豆)

(责任编辑: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