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自春节后开启一轮流畅下行走势,而在2月末跌势出现放缓,更是在美国生物柴油可能出现变化的预期下出现了阶段反弹。但因季节性压力依然存在,供需面利空因素阶段主导,即便跌势已放缓,仍难出现流畅反弹,震荡偏弱格局料延续。
国际市场主导压力存在
美盘近期呈现整体震荡格局,市场主体交易思路仍集中在南美大豆上市压力上。3月9日,在美国农业部(USDA)3月供需报告出炉前,分析机构平均预测,USDA供需报告将显示,全球2016/2017年度大豆年末库存为8152万吨,预估区间介于8044万~8300万吨;美国为4.18亿蒲式耳,预估区间在4亿~4.44亿蒲式耳。
报告对市场的影响力可能相对有限,但在报告出台后,市场的关注点将会转向美国新季大豆种植面积。2月24日美国农业部在年度农业展望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将达到8800万英亩,高于去年的8340万英亩。无疑这是一个制约盘面走势的重要利空因素。
就美豆油走势而言,还需注意其政策的不确定性。3月初,美豆油出现大幅走升,因市场传言美国生物燃料计划的调整可能还包括支持对以大豆为原料的生物燃料生产商提供税务减免,如果证实将利多美豆油需求用量消耗。但随后白宫发表声明称,目前并未着手准备有关乙醇燃料的行政令,涨势应声回落,美豆油继续居于35美分下方呈整理走势。就当前政策走势而言,虽无明确说法,但终究无风不起浪,后期一旦有落实,都可能给豆油带来强劲支持。
从近期豆棕油价差关系来看,近期棕榈油价格反弹较为强劲,市场预期2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可能会继续下滑提振棕榈油走势。从国际市场豆棕油FOB价差来看,近期收窄至20美元附近,豆油相对优势显著,美豆油具有相对主导作用。
国内需求因素受关注
国内处于油脂消费淡季,购销不振,而从供应角度而言,到港同比上涨,供应充足,压力仍在。据天下粮仓调查,2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92船590.9万吨,月环比下降21.35%,同比增31.08%。3月份最新预期在630万吨,4月份最新预期在770万吨,5月份最新预期维持840万吨。预估2016/2017年度我国进口大豆进口量在8750万吨左右,较上年度的8321万吨增长5.15%。依照当前预期来看,第一季度累计大豆进口量可能达到1986.9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627万吨增长22%。
从豆油库存来看,第一季度库存变化较大,随着大豆到港量增加,以及压榨利润春节前持续较好,库存出现显著回升,达到111万吨左右。进入3月以后,油厂停工限产增加,油脂类阶段压力暂会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油脂跌势的放缓,甚至可能会小幅反弹。另外棕榈油库存达55万吨上方,菜油临储出库油品进入小包装与豆油形成较强终端竞争,均不利于油脂类整体走势。
展望后市,豆油虽有阶段震荡反弹可能,尤其近期马棕油报告会有利多提振,但供应预期逐渐有所变化,需求走弱,而国内货币政策收紧倾向存在,令油脂类或反弹乏力,如果没有进一步意外利好信息支持,油脂仍可能延续阶段震荡回落调整。
(关键字:豆油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