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油粕比的交易逻辑分析

2017-4-13 9:30:40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美国农业部4月12日凌晨照例公布了美国国内及全球作物平衡表,美豆作为当前全球大豆定价基准理应受到市场各方关注,而基于美国国内的美豆平衡表更是大家争相解读和交易的逻辑导向,当然这次未能免俗。

在3月份的美豆供需数据之后,在下调美豆2016/17年度出口0.25亿蒲式耳之后,在过去的一个月之内还未明显找到短期对出口和国内压榨的调整,这次的平衡表仅从Seed和Residual上面进行动刀。整体来说,4月份美豆2016/17年度仅仅上调种用和下调残值,进而2016/17年度库存较3月份预期的增加0.1亿蒲式耳至4.45亿蒲式耳,从实际的数据调整而言无疑是面临压力的!

根据全球油籽产量占比而言,大豆的占比连年增加,而产量端的调整力度对全球油籽的影响力度也在逐步的强化。当前对于市场一致预期南美2016/17年度大豆产量上调,此次也基本兑现了市场的主流逻辑,其中上调巴西大豆产量300万吨至1.11亿吨;上调阿根廷大豆产量50万吨至5600万吨;上调巴拉圭大豆产量93万吨至1010万吨;上调乌拉圭大豆产量60万吨至330万吨;此次南美大豆产量较3月份足足增加503万吨,而巴西作为南美此次上调幅度的焦点,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基于收割面积及单产较3月份上调,而后期可能的调整主要集中在单产上面了,市场的专业机构纷纷又上调了最终产量,至于结果这是后话。巴西大豆在收割面积及单产水平再次提高之后,产量的溢出无疑通过出口打开缺口,此次上调2016/17年度大豆出口90万吨至6190万吨,占比本国产量一半以上,南美大豆产量大幅上调及出口增加也阶段性对美豆2016/17年度美豆出口施压,当然这只能从周度出口数据来进行跟踪调整逻辑。

此次对美豆平衡表调整及副产品进行调整,其中下调了2016/17年度美豆油国内消费进而美豆油国内期末库存增加,而值得关注了是再一次下调了美豆出粕率。基于南美大豆产量几乎尘埃落定之际,适时的考虑由出粕率下调趋势而导致的蛋白供需结构的再平衡。大豆压榨油粕的占比处于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对于大豆单产是否越高,出粕率是否越低?而2014/15年度以来,天气方面尚未有较明显的异常,从数据的粗略相关性上来看,单产水平高,相应的出粕率下降。

假设作物生长周期过程中,有单产越高进而出粕率越低趋势的话,那对于巴西大豆单产的上调,出粕率是否应有类似的下调逻辑,而对于国内2016/17年度新增100万吨的进口量,进而进口量升至8800万吨,这其中的美国大豆、巴西大豆的实际蛋白含量是否要打一下折扣,如果基于此项逻辑,是否在油粕比上撸撸单子,打打牙祭。

(关键字:油粕分析)

(责任编辑: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