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月走势回顾及成因分析
7月份,国内棕榈油价格止跌反弹。截止本月7月31日,沿海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在5700-5780元/吨,涨幅20-110元/吨。
二、影响市场主要多空因素
本月,国内棕榈油价格止跌反弹。截止本月7月31日,沿海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在5700-5780元/吨,涨幅20-110元/吨。而提振本月棕榈油行情反弹的利好因素为:
1、美豆震荡走高,利多棕榈油市场
之前,因天气预报称美国中西部的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其中周末前北部平原和西部玉米种植带的温度将会继续上升,衣阿华州部分地区的温度可能达到三位 数(华氏度)。美国大豆产区出现高温天气,将威胁大豆作物生长并限制单产,而且7月中旬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大豆作物生长状况较上年同期显著恶化,也低于过去28年的平均水平。之后,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作物周报显示,截至7月23日,美国大豆优良率为57%,上周为61%,上年同期为71%。优良率连续第四周下降,且降幅明显。本月美豆延续上个月涨势,并于月中一度触及1047美分的高位,整个7月份,美豆一直在跟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波动十分频繁。截止7月31日,CBOT大豆11月合约收盘1007.25美分,较上月954.75美分涨52.5美分。CBOT豆油12月合约收至35.13美分,较上月33.34涨1.79美分。
本月大连盘油脂期货大幅上涨。截止7月31日,大连盘豆油1709合约收盘价6158元/吨,较上月5940涨218元/吨,大连盘棕榈油1709合约收盘价5498元/吨,较上月的5304涨194元/吨,大连盘棕榈油1801合约收盘价5462元/吨,较上月的5100涨362元/吨。
2、出口良好及产量不及预期,提振马盘走高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6月末棕榈油库存较上月下降1.9%至153万吨。 产量较5月下降8.5%至151万吨。出口下降8.4%至138万吨。分析师此前预估6月末棕榈油库存增长0.2%至156万吨,产量预估下降2.1%至162万吨,出口预估下降8.2%至138万吨,产量减产超预期,报告利多。而豆棕FOB价差趋扩,目前马来西亚棕榈油FOB近月船期价低于南美豆油FOB价93.5美元/吨,9月船期在98.5美元/吨,10-12月船期在105.5美元/吨,马棕油出口良好,船运调查机构ITS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7月1-31日棕榈油出口为1,239,407吨,较上月的1,190,583吨增加4.1%。此外,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OPA)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7月1日-20日,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较上月同期增加5.7%,作为对比,市场人士曾预期马来西亚棕榈油7月产量环比提高10%左右,与此同时,路透社对两家行业协会以及一家国有棕榈油研究公司进行的调查显示,6月份印尼毛棕榈油产量可能降至320万吨,相比之下,5月份为338万吨。棕榈油产量料在今年下半年增加,但增长势头将受到限制,本月马盘继续上涨。截止7月31日,马盘棕榈油10月合约收于2675林吉特/吨,较上月2445暴涨230林吉特。
3、棕榈油库存持续下降,支撑棕油行情
由于国内外倒挂严重,6-7月已买船量远低于正常水平,根据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进口棕榈油217306吨,较上月287,692吨降70386吨,降幅24.4%,目前最新了解7月份到港量调整至24-25万吨左右(其中24度14-15万,工棕10-11万)。预计8月中旬之前,国内棕榈油库存将逐渐下降。目前国内棕榈油库存已经降至35.89万吨,且当前贸易商手中货源不多,大多货权集中在工厂手里,广州港口货源十分紧张,当地大厂限量出货,且有排队现象,进口商挺价意愿较强,而现在处于炎热的夏季,本来就是棕榈油的消费旺季,后期棕榈油需求仍有放大的希望。
美豆处于“天气市”,价格易涨难跌,加上马来棕油出口数据良好及产量不及预期,提振本月棕榈油现货止跌反弹。但基本面压力仍不容忽视,使得国内棕榈油上涨空间受限,主要如下:
1、产量增产预期,施压马盘市场
据西马南方棕油协会(SPPOMA)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比6月份增加39.23%,单产增加39%,出油率增加0.03%。作为对比,7月份的头20天里,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比6月份同期增加16.87%,单产增加17.66%,出油率下降0.15%。马来西亚各家机构对于马棕榈油产量也出现分歧。该机构预期产量增幅明显,这给棕榈油市场带来压力。在季节性增产的背景下,一旦后期出口转弱,棕榈油库存开始步入重建周期,仍有可能再次跌破2500令吉关口。
2、棕油需求量不大,后续进口量将增加
因进口有利润,进口商采购活跃,中国进口商买了不少8、9月船期棕榈油,两个月到港总量或进一步放大至100-105万吨左右,预计8月中旬之后棕榈油库存将逐步重建。加之,目前国内豆棕价差仍过小,豆油仅高于棕油323元/吨,豆油替代性较强,进而严重抑制棕榈油需求,下游消耗缓慢。本月主要港口棕榈油成交量仅48060吨,相对比,本月豆油总成交量519360吨。
3、大豆到港庞大,豆油厂开机率将保持在高位
据Cofeed实时调查统计,2017年7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145船923.06万吨,高于6月份实际到港的854.63万吨,较2016年7月份的776万吨增长18.95%。后面几个月大豆到港量依旧较大,8月份到港量最新预期801万吨,9月份最新预期680万吨。
7月份大豆压榨总量预计在805万吨,明显高于6月份的756.07万吨,也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718.452万吨。油厂开机率超高,豆油库存因此仍处回升趋势,截止7月31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140.66万吨,较上周同期的138万吨增2.66万吨增幅为1.93%,较上个月同期的125.25万吨增15.41万吨增幅为12.3%,较去年同期的114.09万吨增26.57万吨增23.29%。
三、后市展望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在制定在美国销售的汽油和柴油中的生物燃料强制掺混标准时出错,下令EPA重新计算,28号美豆油强势上涨,一度触及年初以来的高点35.58美分/磅,一度拉动8月初国内棕榈油现货跟盘继续上涨。但随着市场预期产量增幅明显,且天气良好且生长状况改善,美国农业部(USDA)月初稍晚公布,截至7月30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59%,高于之前一周和分析师平均预估的57%,上年同期为72%,8月3日美豆11月合约一度跌至964.25美分的低价位,国内油脂期现货纷纷飘绿,棕油现货跟随滞涨下跌。
总体而言:国内油脂基本面偏空,大豆到港庞大,油厂开机率高企,豆油库存升至140万吨超高水平。此外,8、9月棕榈油进口量或将大至100万吨上方。但美豆在8月份进入关键的灌浆期,天气炒作多发,一旦天气重现转向高温干旱,美豆可能重新拉升,提振油脂行情。基本面利空与天气炒作博弈,预计8月棕榈油价格或跟盘频繁震荡,但美豆“天气市”一般将持续到8月下旬或9月上旬,天气炒作及节前备货支持下,棕榈油市场难有大跌行情,或跟盘频繁震荡,但波动区间不会太大。而因8月中旬之前棕榈油库存日益下降,棕榈油走势将稍强于豆油。预计8月份港口棕榈油主流波动区间在5600-5900元/吨。
只是,因全球大豆供应充裕,且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即将重建,马盘后期仍有可能再次跌破2500令吉关口,8月下半月和9月份棕榈油到货将较为集中,一旦后面国内货源紧张局面缓解,棕榈油价格将面临下跌,对于棕榈油价格长线走势仍需谨慎。操作上,买家需把握好购销节奏,追涨需谨慎,遇回调,待跌稳时可逢低适量补库,但目前棕榈油与豆油价差偏小,需随时提防棕榈油货源集中到港之后的下行风险。
(关键字:棕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