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入第四季度以来,豆油行情的表现始终不尽人意,按往年经验来说,天气转凉后正是油脂需求的旺季,但今年一反常态,国内外对豆油市场的利空消息接连不断,其中USDA报告豆类数据偏空、国内豆油库存高企等因素令国内豆油市场难承其重,内忧外患的双重施压令沿海主要地区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均价已从10月的6130元/吨,跌至昨日的5580元/吨,跌幅约550元/吨。这也使得国内市场渐渐对豆油后市的消费预期信心不足,那么豆油行情还能继续走低吗?什么时候才能回暖?
天气利空炒作过度,马棕走强支撑油脂
在本月的USDA报告及美联储加息对豆类市场利空事件公布后,其偏空的影响周期逐渐减弱,而正如本网前期预测所言,在无新的政策、报告等事件作为指引的情况下,天气炒作再度登上台前。因美国大豆早已收割完毕,现阶段国际市场以炒作南美天气对作物的生产影响为主,月初时国际上曾有观点比较看好“拉尼娜”现象将对南美作物带来的干旱影响,称其令南美大豆减产后将利好于大豆价格,进而提振整个豆类市场。但事与愿违,本次“拉尼娜”周期及威力偏弱,截至目前还未对南美作物造成实质性损害,且阿根廷大豆产区的降雨又浇灭了市场炒作该现象的热情,令一些国际机构着手上修对南美大豆产量的预估值。虽然“拉尼娜”未能给大豆市场带来有效利好,令美豆市场近半月以来连续进行南美天气利空炒作,但是南美大豆产量预估情况并未有明显增加,据巴西当地行业机构12月22日预测数据显示,2018年巴西大豆产量预估值为1.095亿吨,出口量预估值为6500万吨,均与12月12日的预测值一致。凡事都有两面性,过度的天气炒作已成老生常谈,其对国内豆类市场的利空影响已愈发减弱,在短期美豆市场将暂无强势影响因素横空出世的前提下,随着国内各大节假日的临近,国内豆油期现货市场或将逐渐脱离美豆市场的制约,国内豆油供需基本面或渐渐成为豆油行情的主导。
另外,除美豆市场炒作天气对国内豆类市场利空将愈发有限外,马来西亚棕榈油方面将对油脂市场带来一定支撑。据船运调查机构SGS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本月前25日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加1.3%,至1108189吨。这对于国内持续低迷的棕榈油市场来说是个好消息,也对国内油脂市场带来了一定支撑。因此,在外围油脂市场利空影响不断减弱,及国内油脂节前消费旺季来临之际,即将成为主导豆油行情的供需基本面是怎样的现状呢?接下来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
市场需求有望改善,进口大豆延期到港
当前国内豆油供需基本面还处于偏弱的局面,因前期豆油行情跌幅较大,使得市场对豆油后市信心不足,购销缓慢。但据本网统计,上周沿海地区主要油厂豆油商业库存量约151万吨,低于前一周的154.5万吨,库存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油厂受大豆延期到港及环保检查限产等因素影响,主要地区油厂开机率已降至70%左右。临近月底油厂将为交付合同而增大出库量,豆油库存量虽然高企但也有下降空间。且中国对美豆实施了更严格的进口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我国将只允许杂质含量不超过1%的美国大豆进港,之前为1-2%,这意味着1月初开始,美豆到港将出现延期的情况,也有大豆滞留港口难以如期进厂的可能,部分油厂或将因此断豆停机。另外进入1月后国内豆油消费需求将逐步启动,豆油行情将因利空出尽而呈现回暖趋势,但因远高于历史同期的豆油库存量,本次春节前备货旺季下的豆油涨势或将难以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综上所述,短期外围油脂市场天气利空炒作对国际豆类商品的影响将逐渐减弱,本周国内豆油行情或将跌幅放缓并企稳甚至出现反弹上涨,但因仍需时间消耗利空因素,本周豆油难有大涨可能。在进入1月后,大豆延期到港限制油厂开机率、节前备货需求的改善,或将提振豆油行情在1月中旬左右稳步走强,因此建议贸易商可将前期采购的高价货留于1月行情转好后再出售,而当前已无豆油库存的贸易商在连豆油期货1805合约接近5600元/吨的相对低位时,为1月用油适当备货则相对划算。
(关键字: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