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A1月供需报告前瞻及对中国油粕市场影响分析

2018-1-11 13:30:43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引言:南美产区天气反复,巴西产区雨量适宜,大豆收割开局顺利,但阿根廷产区状况令人堪忧,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将对作物产量有所限制,近来美豆围绕960美分一线震荡。值此之际,本周五晚美国农业部(USDA)将携两大重磅报告亮相农产品市场,众所周知,在此前的12月供需报告中,USDA一如预期维持其对于美国大豆产量预估不变,对市场影响不大。1月供需报告将确定2017年作物最终产量,不过USDA早在此前几个月就给出了创历史纪录的美豆产量估值,市场对于庞大的最终产量已有心理预期。但在丰产背景之下,出口市场竞争激烈,美豆需求欠佳,居高不下的库存预估或给市场带来一定压力,不过若USDA公布产量及库存值低于市场预期的话,或则将为市场带来支撑。那么此次报告后美豆究竟是红是绿呢?届时国内油粕市场走势又会如何演绎?让我们试目以待!

一、1月报告前瞻分析

分析师们平均预期,USDA 1月报告中将把美国2017/18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从44.25亿蒲式耳小幅上调至44.27亿蒲式耳。同时将把美国2017/18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估从4.45亿蒲式耳上调至4.72亿蒲式耳。另外,分析师们还预期USDA 1月报告中将把全球2017/18年度大豆年末库存上调至9,906万吨,而USDA12月供需报告中预估为9,832万吨。

在去年12月供需报告中,USDA一如预期维持其对于美国大豆产量预估不变,而在2018年1月供需报告将确定2017年作物最终产量,不过USDA早在此前几个月就给出了创历史纪录的美豆产量估值,市场对于庞大的最终产量已有心理预期,市场对于本次报告的关注点仍将是需求面。随着2017/18年度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美国大豆出口仍然显著落后于去年同期水平,据USDA此前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4日的一周,2017/18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为29,577,235吨,上年同期34,472,191吨,同比减少14.2%,上周是同比减少14.2%,两周前是同比减少13.5%。考虑到未来几个月里南美大豆将会收获,届时美国大豆出口仍然面临来自南美的激烈竞争,除非美国大豆出口步伐在本年度剩下时间里奋起直追,否则将无法实现美国农业部的此前出口预测目标,这也意味着美国农业部很有可能在1月份供需报告里调低美国大豆出口目标。故而我们分别针对1月份USDA供需报告出口量两种调整情况之后的供需平衡做一个推演,如果美国国内压榨量维持12月不变,单产以及收获面积也不变,结果显示(如下表所示),如果出口量下调至22.00亿蒲式耳,则美新豆期末库存或因此上调至4.71亿蒲式耳,这将和此前市场预估均值基本一致,预计对美豆中性略偏空影响。但如果出口量仅下调至22.15亿蒲式耳的话,则届时期末库存将下调至4.56亿蒲式耳,虽然高于上月报告的预测值,但这将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届时或将对美豆期价有些许提振。

二、过去10年USDA1月报告产量、库存调整趋势及对CBOT大豆行情的影响

通过观察过去10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USDA1月供需报告公布当天,芝商所旗下CBOT大豆期价(代码:ZS)在过去10年间有5年下跌,5年上涨,下跌概率50%,报告后的一周(包括报告公布当天),CBOT大豆期价在过去10年间有5年下跌,5年上涨,下跌概率为50%。也就是说从往年规律来看,USDA1月供需报告后芝商所旗下CBOT大豆期价涨跌参半,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循。

三:报告时的中国油粕基本面情况:

豆粕:因国内油厂开机率大幅下降,部分油厂豆粕胀库问题略有缓解,令本周油厂豆粕库存量略有下降,但总体仍处于高水平。截止1月7日,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87.48万吨,较上周的89.16万吨略减1.68万吨,降幅1.88%,较去年同期64.75万吨增长35.10%。未来两周油厂开机率将重新回升,预计下周豆粕库存量仍可能重新小幅增加。

豆油:因国内油厂开机率大幅下降,加上随着春节的临近,传统的节前备货工作已经开展,国内豆油成交明显好转,油厂出库速度也加快,国内豆油库存因此下降,据Cofeed统计,截止1月5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161.4万吨,较上周同期的165.038万吨降3.638万吨降幅为2.2%,较上个月同期的168.88万吨降7.48万吨降幅为4.43%,较去年同期的88.38万吨增73.02万吨增82.62%。另外,据Cofeed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124船808.89万吨,较12月份的907.75万吨下降10.89%,较去年同期的766万吨增长5.59%。2月份最新预期590万吨,3月份最新预期700万吨。因节前备货需求展开,近阶段豆油库存也将会趋降。但毕竟榨利良好,就眼下而言油厂开机率还尚处于超高水平,豆油库存要想快速下降,也不容易,整体看来预计春节前国内豆油库存将呈缓步下滑趋势。

四、美豆后市展望及对中国油粕市场影响

美豆方面:随着2017/18年度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美国大豆出口仍然显著落后于去年同期水平,主要原因是2017年巴西大豆丰收,销售季节远长于往年。据USDA此前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4日的一周,2017/18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为29,577,235吨,上年同期34,472,191吨,同比减少14.2%,上周是同比减少14.2%,两周前是同比减少13.5%。考虑到未来几个月里南美大豆将会收获,届时美国大豆出口仍然面临来自南美的激烈竞争,除非美国大豆出口步伐在本年度剩下时间里奋起直追,否则将无法实现美国农业部的此前出口预测目标。因此周五晚USDA报告中是否调整该数据将对美豆走势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南美天气情况反复扰动,商品气象集团(CWG)称,上周末期间的降雨令巴西约一半,阿根廷约30%的大豆农田受益。但也有气象专家表示,本周阿根廷的干旱状况预计将加重,这导致播种进度落后于往年同期,并且易造成作物在生长周期之末遭遇霜冻的风险。而受干旱影响,阿根廷估计还有225万公顷的大豆尚未播种,这些作物可能易遭遇5月霜冻天气的侵害。多空并存之下,预计短线芝商所旗下CBOT大豆期货合约(代码:ZS)将维持震荡整理态势,波动区间或在950-990美分。

国内油粕方面:

油脂方面:出口需求及南美天气博弈之下,美豆料将维持震荡整理态势,暂难给国内油脂带来明确指引。而随着国内春节的临近,传统的节前备货工作已经开展,国内豆油成交明显好转,油厂出库速度也加快,这将给予国内油脂市场利多支持,但目前豆油库存虽有所下降,但仍处历史高位,棕榈油库存也增至64万吨附近,庞大的油脂库存消化仍需要时间,这将给豆油现货带来不利,制约其行情反弹步伐,预计春节备货结束前豆油行情整体或将呈现震荡适度回升态势。

豆粕方面:美豆在出口需求及南美天气博弈背景下整理胶着走势,在无新利多消息指引前,短期难以突破箱体震荡区间。而因环保检查,及元旦假期,以及部分油厂豆粕胀库,令上周油厂开机率一度大幅下降,国内豆粕库存也因此有所下降,但1月5号以后油厂大多陆续恢复开机,未来两周油厂开机率将重新回升,周度压榨量分别在185万吨左右,后期豆粕库存或将重新步入上升通道,基本面压力依然较大。不过油厂未执行合同较大,且对1月份下半月的节前备货仍有期待,这促使油厂挺粕,如果1月报告无意外利多提振美豆期价的话,预计短线豆粕将呈偏弱震荡态势,关注饲料企业下半月节前备货小高峰能否对豆粕行情带来些许提振。

 

(关键字:USDA 油粕)

(责任编辑: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