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水泥等建材产业2017年度发展报告

2018-2-13 11:01:55来源:贵州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7年,贵州省建材行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认真贯彻国办发〔2016〕34号文件精神,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材行业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新业态和新局面。

一、总体运行情况

(一)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截止2017年底,全省建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100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776.51亿元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0%。实现工业增加值429.19亿元,同比增长6.8%。累计完成投资270亿元,同比下降8.5%。随着全省加快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的提速,绿色智能化改造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等领域成为今年投资亮点,建材产业投资质量、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经济效益稳定增长。面对行业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的严峻形势,我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国发34号文件精神,引导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等,建材行业提质增效效果明显。据统计,全行业实现利润75.46亿元,同比增长42%。上缴税金43.68亿元,同比增长6.26%。规模以上建材企业亏损数约125家,同比减少22.9%,亏损面为13.7%,同比下降8.4%。

(三)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加。我省加强了品牌建设和绿色产品市场拓展,出台了《贵州省建材产业“三品”工程实施方案》,推进15个新型建材示范基地培育创建工作,并先后成功举办了“2017年中国(贵州)国际住宅产业与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和“2017第三届贵州(安顺)国际石材博览会暨第三届全国石雕石刻设计大赛”等一系列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大型推荐活动,提高了我省建材产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主要建材产品产量稳步增加。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全省水泥产量为11356.51万吨,同比增长8.2%。

(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全省建材行业紧紧围绕以粉煤灰、磷石膏、尾矿、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废生产新型建筑材料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规模,全行业全年累计综合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约3750万吨,利用率约61%;协同处置垃圾和污泥约45万吨。2017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水泥错峰生产工作。全省水泥企业全年普遍完成停窑60天至85天,共计压减熟料产量2340万吨,减少燃煤消耗36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24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597万吨,减少粉尘排放0.312万吨,节能减排与减轻雾霾污染效果明显,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转型升级、绿色智能制造提速。全行业依托“贵州千企改造工程”政策和平台,转型升级、绿色智能制造水平的到大幅度提升,做大做优了一批建材行业的骨干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引领示范效果十分显著。如:清镇海螺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程、兴达兴建材有限公司高性能混凝土+大数据(砼智造)技术改造、贵州兴贵恒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砌体装配式墙体技术改造等一批“千企改造工程”示范项目的绿色化和智能化水平均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积极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工作,经评审公示,贵州安凯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6户企业获绿色评价标识,使我省混凝土行业绿色生产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二、重点行业情况

水泥行业  2017年,全省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83条,全年水泥产量1.14亿吨,占全国产量的4.4%;同比增长8.6%;产能利用率达到87.7%,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综合利用各类固体废物约2000万吨。2017年在全省农村“组组通”公路的重大机遇下,水泥行业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势态逐步向好。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企业发展能力不足。行业门槛低,管理粗放,人员素质不高;处于产业链的末端,货款回笼仍然不好,资本积累缓慢;特别是传统产品市场具有地域性,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是高端产品缺乏、市场认知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新产品新技术少,绿色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不多。特别是企业的品牌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具有贵州特色的石材、新型建材等产品质量指标虽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品牌创建工作还有待加强。

三是经济效益依赖价格因素。受宏观市场增长影响,建材产品生产增长保持稳定,但效益增长相对明显,价格回升上涨是其主要因素。在建材主要产品中,水泥出厂价格上涨尤为明显,是推动水泥行业乃至建材行业利润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四是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和研发相对滞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储备,有效转化和规模化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较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缺乏先进技术和新产品的引领支撑。绿色产品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保温隔热材料、防水材料等新型建材发展较缓慢。企业远未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一些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缺乏有效解决。

五是监管手段跟不上。长期以来建材行业门类多,门槛低,除墙体材料行业有规范条件外,预拌混凝土、化学建材等行业都没有准入规定,导致混凝土等企业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产业布局不合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严重,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四、2018年工作打算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产业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意见和建材产业供给侧改革方案。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联合重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发展高质量水泥、高性能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装配式建筑部品等,进一步提升绿色智能制造水平促进降本提质增效。继续做好行业调度工作,定期召开建材工业发展运行分析会,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运行中的问题,不断提升建材产业发展运行质量。

(二)着力培育新型建材示范基地和项目。以发展绿色建材产品、装配式建筑部品、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具有贵州特色的竹塑、木塑制品和石材产品为重点,以双百企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建设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培育第一批新型建材产业示范基地。

(三)开展建材产业“三品工程”建设。以水泥、玻璃、墙材等大宗原材料产品为重点,推进质量对标达标。配合省住建厅抓好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生产评价及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认证管理工作。

(四)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支持1-2个利用赤泥、电解锰渣生产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化项目进行试点,力争在该领域获得突破。在磷石膏利用领域,着力打通应用市场的一些瓶颈环节,扩大磷石膏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量。在建材固废利用领域,着力化解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安全、环保、技术和政策法规的方面的难题,不断提高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关键字:水泥)

(责任编辑: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