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一临近,鸡蛋现货开始止跌上涨,4月17日芝华鸡蛋价格指数涨至3.46,较4月月初上涨8.8%。鸡蛋近月合约大幅上涨,JD1805收于3700元/500千克,涨幅3.73%;JD1806收于3716元/500千克,涨幅3.45%;JD1807收于3713元/500千克,涨幅2.57%。为此,对于现状以及未来行情可能的走向,芝华数据走访了蛋鸡行业的业内大咖L先生;将这些基本面的深入分析与见解呈现给大家,以期对读者的分析判断提供参考。
存栏决定价格 历史可能重演
业内大咖L先生表示,理解存栏对目前的蛋价状态才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我们有时候会把淘汰和存栏混在一起进行谈论,这样的分析结果其实是不太明晰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首先用理论存栏来做一个图表,然后把淘汰做一个修正。这样,对整个存栏的理解就可以相对透彻一些。”他对芝华数据等数据方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表示从近三年的曲线上面都可以看出,最近的理论存栏都是偏低的,这和目前的价格状态也是相吻合的。“今年春节以后的最低价格其实在两块八、两块九,这个价格跟春节时期相比是比较低的。但是和往年相比,这个价格又是相对偏高的。去年的11月份也是一个低点,这些价格的低点都是存栏最真实状态的一个反应。”
理论存栏通常认为510天淘汰,也就是17个月淘汰。那么很多人就存在两个误解。第一个误解,就是认为经过10、11、12月份甚至1月份的大量补栏以后,现在存栏应该比春节还要多一些,因此会对鸡蛋现货向上走存在疑虑。业内大咖L先生表示这个看法是不对的,存栏变化应该用补栏减去淘汰,4月份的存栏等于12月份的补栏减去3月份的淘汰。“第二个误解,就是数据需要进行更正。目前的市面上有很多的存栏数据,但这些其实都是理论数据,那么哪一个相对准确呢?哪些数据能够解释最近几年的价格变化,谁就相对准确。如果不能解释实际价格变化,那么数据就是相对有误差的。”
回顾历史上几次出现端午行情的年份,可以发现,前面都有长时间的极低价,而极低价就说明淘汰比较集中。“只有前面淘汰比较集中,后面才会出现一个猛烈的上涨。这个上涨是在端午和五一这两个节日需求叠加的情况下引导的,所以有很多年份端午行情是不存在或者是很弱的。”
受访者表示,今年端午之前的走势与2007年现货价格走势十分相似。在2006年禽流感爆发叠加高存栏的状态下,形成了一个长时间的补栏低峰期,因此07年春节的价格相当高。“高价导致延迟淘汰,老鸡都在春节过后2、3月份慢慢地全部淘汰了,所以07年端午出现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这个价格是相当惊人的,比当年春节时候的价格高了4至5毛钱。我觉得今年很可能重演这样一个事实。”
惊人淘汰量助力端午行情
对目前的蛋价走势进行归结,业内大咖L先生表示对于端午行情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的,并把端午行情分为“两步走”:第一步的目标是接近春节的高点,也就是4块3左右;第二步,他再次强调,由于今年目前的这个鸡蛋走势与07年是如出一辙:“如果按照07年的图谱来说,高点应该在4块8。”
对于端午行情的看好,他表示首先有淘汰量的增加作为依据。“即使行情好,老鸡毕竟还是需要淘汰的,本来已经延迟到了大概540-580天,在后面再加上三个月的话就是600多天,这种鸡没办法在市场生存的。即使能够产蛋,蛋的质量也不高,贸易商不愿意收,所以也会被迫淘汰掉。此外,春季是补栏高峰,一旦错过补栏就会赶不上中秋行情,所以为了腾栏也必须淘汰老鸡。”根据芝华数据监测显示,进入2018年4月份,清明节前后老鸡的淘汰量非常大。业内大咖L先生分析道,淘汰量有迅速的上升,这是决定行情发展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淘鸡日龄已经从560天一直下降到了490天,相当于一下子多了两个月的淘汰量,这一点从大蛋比例的下降也可以得到验证。如果大蛋持续性地减少,说明延迟淘汰的情况正在慢慢的好转,也就是老鸡正在逐步地淘汰。”他表示,经过3、4月份的淘汰,大概整个市面上有8%到10%的存栏被会被消耗下去。“也就是说现在的存栏数据应该是比春节的时候要低8%到10%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数量,是整个行情能够发展的一个根本动力。”
那么既然存栏下降,为什么3月份的蛋价依旧没有起色呢?业内大咖L先生表示,主要是因为3月份的消费需求往往都比较弱,而到了4月份,消费慢慢增加,随着三月三、五一、端午等节日的临近,工业上面的需求和家庭的消费都在这个时候慢慢的起来了,因此蛋价也被引导向上,这是第二个依据。
此外,他认为今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贸易商基本上很少库存。“北方基本上没有听到冷库蛋库存等消息。关键原因就是价格太高,所以在真正需求爆发的时候是没有库存的打压的。这是为什么蛋价爆发力这么强的一个根本性原因,也是我们能够预计蛋价能到4.8元/斤的另一个依据。”
短期内行情不会回调
按照价格运动规律,蛋价在上涨以后,周末往往会出现回调。“以前价格上涨首先是由于贸易商囤货、抢货,所以往上涨了四、五天以后就会落下1毛到2毛,然后再进行第二步的上涨。但是这一次上涨完全不一样,上去以后就没有再进行回调了,囤货的现象已经消失了。”他分析道,近几天已经开始了第二波的上涨,而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大家普遍认为还会回调,都在等着回调然后进货、囤货。但事实会告诉大家此次行情是没有回调的,等你抢货的时候,这个行情可能已经到了高潮。”
4月10日至15日,芝华数据团队赴福建、广东地区进行了产业深度调研(获取调研内容请关注“芝华数据”公众号:zhsjfx,或添加“芝华蛋仔”微信咨询:zhsjdz)。从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很多规模化的企业开始陆续投产,小蛋也在增加,而大蛋有所减少。那么这些是否会对价格产生影响呢?分析人士表示,去年去产能的都是一些小户,近期产能恢复靠大户,这就是所谓产业规模化进程。“这些因素对蛋价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影响要在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显现,也就是端午后才会体现在蛋价上。”
(关键字:蛋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