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油脂弱势难改,菜油波动风险加剧

2018-6-22 9:22:12来源:粮油市场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端午节后,油脂期货走势令人意外,贸易争端再起,油脂价格反而大跌,其主要原因是,贸易争端对油脂的利多提振要弱于豆粕,国外棕榈油处于增产周期内并且可以替代豆油。同时市场预计欧盟将逐步弃用棕榈油生产的生物柴油,因此油脂价格高台跳水,剧烈波动。

菜油现货表现不佳。油厂进口菜籽陆续到港,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当周,国内沿海进口菜籽总库存增加至70万吨,较上周的49.8万吨增加20.2万吨,增幅为40.56%,较去年同期的69.45万吨增加0.79%。油厂开机率大幅回升,但是需求不振,提货缓慢,库存回升。两广及福建地区菜油库存增加至93000吨,较上周的76000吨增加17000吨,增幅为22.37%,但较去年同期的111400吨减少16.52%。华东总库存在287000吨,较上周的267900吨增加19100吨,增幅为7.13%,较去年同期的370500吨减少83500吨,下降22.54%。开机率提升,下游提货缓慢,库存回升,基差维持弱势,菜油现货市场表现疲软,对价格产生拖累。

临池油脂弱势难改。端午节后,欧盟达成一项非正式协议,将在2030年前逐步弃用棕榈油生产的生物柴油,这使得本就疲弱的需求雪上加霜。而目前市场预计棕榈油处于增产周期内,供应充裕,在供需双弱的预期下,节后大连盘棕榈油惨遭跌停。

豆油表现同样疲弱。虽然受贸易战的担忧豆油价格短暂冲高,但是受到棕榈油的拖累,价格又遭重挫。目前豆油库存高企,同时本周国储将继续拍卖30万吨大豆及5万吨豆油,下周将拍卖50万吨大豆和5万吨豆油,9月份之前进口大豆到港庞大,目前国内豆油及棕榈油供应充裕,对整体油脂市场存在拖累。

贸易争端加大价格波动风险。中美贸易争端影响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但是主要利多效应体现在豆粕上。而国外棕榈油供应充裕,且豆油供应减少可以用棕榈油替代,因此贸易战对油脂利多提振要弱于豆粕,市场参与者在油粕品种间进行对冲交易,整体油脂表现较弱。由于贸易战的不确定性,预计价格波动风险会加大,需要控制风险。

总之,目前国内菜油现货压力较大,而临池的豆油、棕油同样疲弱,整体油脂压力较大。不过由于菜油储备库存压力持续释放,后续储备压力会消散,对菜油的长期价格是一个有利的支撑。但是由于临池油脂较弱,以及贸易战的不确定性,预计单边价格波动风险会加剧,油粕间和油脂品种间阶段性对冲机会可关注。

 

(关键字:油脂)

(责任编辑: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