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综述
6月份,国内棕榈油价格先抑后扬,总体较上月大幅下跌。截止本月6月29日,沿海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在4820-4950元/吨,大多跌200-220元/吨。
二、市场回顾与分析
1、期货市场:
马盘期货:
MPOB月报显示,马棕5月产量152.54万吨,环比下滑2.11%;出口129.06万吨,环比下滑15.65%;期末库存217.04万吨,环比下滑0.51%。总体来看,产量高于预期,出口不及预期,致期末库存下滑幅度不及预期,报告偏空。1-5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759万吨,较2017年同期的720万吨增加390万吨,增幅为5.4%。因马毛棕出口关税5-6月恢复至5%,而竞争对手印尼维持零关税,马来棕油出口受影响,船运调查机构SG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6月1-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862,215吨,比5月份同期减少14.1%。而印尼棕榈油协会(GAPK|)数据显示,印尼4月棕榈油及棕榈仁油出口量较上年同期下降7%至239万吨,这是异常现象,因通常在斋月前,印度棕榈油需求会增加,但今年受印度进口关税上升影响,需求下降,印度卢比贬值也影响了买家进口棕榈油的能力,印度5月份棕榈油进口量明显低于四月份,5月棕油进口50.2万吨,作为对比,4月份进口77.9万吨,打压马盘下挫,而原油走下坡路以及欧盟拟禁运输燃料中使用棕榈油的消息,更是令马棕油跌势加快,马盘一度跌至2238林吉特。但月末中美贸易战硝烟再起,马币持续走软,以及原油扭转跌势并重返70美元上方,生物柴油需求前景向好,令马盘收复部分跌势,重新站上2300林吉特,整体较上月仍下跌,截止本月底,截止6月29日,马盘9月主力合约收报2323林吉特,较上月2420跌97林吉特。
美盘大豆类期货:
美国中西部作物带近期迎来充沛降雨后,今年美豆丰产预期令市场进一步承压,私营分析机构Informa经济公司预计2018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为8990.2万英亩,比美国农业部的预测高出92万英亩。此外,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对于美国违反国际义务对中国造成的紧急情况,中方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中美贸易战硝烟再起,特朗普发布声明称,因中国反制,已指示美国贸易代表确定准备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若中国拒绝改变做法,将再增加2000亿美金。而商务部发言人称:如果美方制定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中方将出台数量型和质量型相结合的措施反击。因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背景下,投资者担心最大大豆进口国-中国对美豆需求下降。加上产区天气依旧良好,产量前景看好,CBOT大豆期货市场也是因此承压不断下挫,跌至900美分下方,截止6月29日下午15:00,CBOT大豆7月合约收盘861.6美分,较上月1021.6暴跌34.65美分,11月大豆7月合约收盘884美分,较上月1034.25暴跌150.25美分。截止6月29日下午15:00,CBOT豆油7月合约收至29.02美分,较上月31.52暴跌2.5美分,12月大豆合约收至29.66美分,较上月31.90暴跌2.24美分。
大连盘棕榈油期货:
由于交易商买粕卖油套利,本月大连盘油脂期货滞涨下跌,截止6月29日,大连盘豆油1809主力合约收盘价5570元/吨,较上月5844跌274元/吨,大连盘棕榈油1809主力合约收盘价4856元/吨,较上月5096跌240元/吨。
原油期货:
国际油价还承压于OPEC成员国展现出的增产意向,因此原油承压一度跌至63.40美元。但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的重要出口终端再次被武装组织控制,这令该国出口水平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加拿大最大的油砂设施出现生产问题,这帮助美国原油价格强势反弹。此外,美国国务院命令各公司将从伊朗进口的所有进口产品从11月起降至零,原油价格受到提振大幅上涨。而美国原油库存报告利好,同时伊朗原油出口危机也有效抵消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增产带来的逆风因素。原油收复之前跌势,大幅飙升,本月原油前低后高,震荡上涨,截止6月29日下午15:00,美国WTI 8月原油期货收报73.21美元,较上月66.97暴涨6.24美元。
2、现货市场行情走势及成因分析
国际市场:
马来西亚及印度棕榈油FOB价格:截止本月底,马来西亚6月船期到港完税成本5090-5150元/吨,较广州港口棕榈油高出70元/吨,较天津港口低出60元/吨。印尼7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647.5美元/吨,完税成本在5040元/吨。8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655美元/吨,完税成本在5090元/吨。9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647.5美元/吨,完税成本在5040元/吨。10-12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655美元/吨,完税成本在5090元/吨。
国内市场:
本月国内棕榈油市场先抑后扬,截止6月20日,沿海24度棕榈油跌至4630-4710元/吨,较上月跌380-440元/吨,但月末止降回升,收复部分失地,截止本月6月29日,沿海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在4820-4950元/吨,大多跌200-220元/吨。(天津贸易商4870-4880跌220,日照贸易商4950跌220,张家港贸易商4900跌200,广州贸易商4820-4840跌200,厦门4950跌200)。
3、市场成因分析:
6月14日起国储首拍30万吨大豆,传言总拍卖量或达200多万吨,传言还将拍卖20多万吨菜油及16万吨豆油,随着国储大豆及豆油源源不断的流入市场,而大豆到港庞大,上合峰会后中旬油厂开机率大升,豆油库存跟随增加,棕油市场供应也将增加,油脂供应进一步放大,而棕油需求疲软,打压本月棕榈油价格下跌。
三、棕榈油供需面分析
1、供应面
棕榈油进口量:
因近期棕榈油进口利润仍可观,促使国内进口商仍不断订船,预计6月棕榈油进口量40-42万吨(其中24度27-30万吨,工棕12-13万吨),较上周预估值降2万吨,7月棕榈油进口量预估43-44万吨(其中24度30-31万吨,工棕13万吨),较上周预估值持平,8月进口量预估47万吨(其中24度34万吨,工棕13万吨),9月进口量预估46万吨(其中24度30万吨,工棕16万吨),较上周预估值持平。
棕榈油库存量:
本月国内库存继续下降,6月22日一度降至58.68万吨,临近月末回升,截止本月底,全国港口食用棕榈油库存总量61.13万,较上月62.76下降1.63万吨,降幅2.5%。
大豆压榨量:
大豆到港量庞大,以及青岛上合峰会结束后,油厂开机率开始不断回升,初步预期,6月份全国大豆压榨总量在750万吨,高于上月70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756万吨相差不大。
2017/2018大豆压榨年度(始于2017年10月1日)迄今,全国大豆压榨量为65,772,970吨,较2016/2017年度的64,280,977吨增加1,491,993吨,增幅为2.32%。2018年自然年度(始于2018年1月1日)迄今,全国大豆压榨量总计为41,437,350吨,较2017年度同期的41,580,179吨下降142,829吨,降幅为0.34%。
大豆进口量:
据Cofeed实时调查统计,2018年6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147船954.95万吨,较5月份的904.2万吨增长5.61%,较去年同期的903.48万吨增5.69%。
由于贸易战升级导致中国买家将美西大豆洗船,另外巴西因工人罢工,物流受阻,装船延迟,导致7月份大豆到港量大幅低于预期。据我们初步调查显示,2018年7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132船836.5万吨,较6月份的954.95万吨下降12.4%,较去年同期的923.06万吨降9.37%。往年7月份大豆进口情况:2013年7月729.68万吨,2014年7月747万吨,2015年7月914.16万吨,2016年7月762.2万吨,2017年7月881.67万吨,5年平均为806万吨。
据我们初步调查显示,后续大豆到港量:8月大豆到船800万吨,9月份大豆到港初步预期在750万吨,10月份初步预期630万吨。
据Cofeed统计,截止6月28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149.78万吨,较上周同期的141.88万吨增7.9万吨,增幅为5.57%,较上个月同期132.31万吨增17.47万吨,增幅为13.2%,较去年同期的130.35万吨增19.43万吨幅增14.91%,五年均值则是在114.995万吨。
大豆类拍卖:
6月14日国储首拍30万吨大豆,2012年大豆拍卖最低价为3040元/吨,最高价为3080元/吨,成交率为100%;2013年大豆拍卖最低价为2960元/吨,最高价为3190元/吨,成交率为60.5%。6月27日国储拍卖量50万吨大豆成交率21%,成交均价仅3008元/吨。6月22日,国储抛售5万吨2011年豆油,平均价为5001元/吨,成交率为39.63%;6月27日再次抛售5万吨,平均价为5000元/吨,但因酸价过高(酸价近5),导致市场成交寥寥,成交率仅有3.98%。传言总拍卖量或达200多万吨,豆油拍卖总量为16万吨。
2、需求面
棕榈油成交量:
截止6月29日,国内豆棕价差在625元/吨,价差仍处不正常范围,而本月国内外油脂期货盘波动频繁,买家避市观望,成交量仍然不大,本月主要港口成交总量仅在29600吨,相对比,上月25250吨。
综上所述,美国产区天气良好提振美豆前景,及美国和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紧张,打压美豆持续下行,而马棕出口随着零出口关税及斋月备货结束出现大幅回落,欧盟6月中旬宣布或将取消棕榈油的生物柴油,加上,国储拍卖大豆消息来袭,国储豆油拍卖又加码。对本身基本面就疲软的基本面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共同打压国内棕榈油价格下跌,截止6月20日,沿海24度棕榈油跌至4630-4710元/吨,较上月跌380-440元/吨。
但月末贸易战不断升级,对于国内油脂板块所带来的利多不言而喻,且在马来西亚棕榈油6月产量可能下降,以及原油坚挺运行的背景下,马来棕油止跌反弹,加上大豆进口量若受贸易战影响下降,豆油产量将减少,中国很可能增加采购棕榈油弥补供应缺口,共同提振月末棕油现货价格止跌反弹,收复部分失地。截止本月6月29日,沿海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在5020-5100元/吨,较6月20日低位回升160-240元/吨,但整体较上月仍跌200-220元/吨。
三、后市预测
总体来看,7月6日中美互相加征关税是大概率事件,贸易战全面爆发之后,美国大豆出口将被大量削减,另外,大豆播种进度快于正常,作物状况非常良好。双重压力下,美豆跌跌不休,市场普遍预计美豆11月合约跌破850美分关口概率较大。
而3月马来西亚雨季结束,棕榈油产量开始恢复,5-6月因值斋月假期增多放缓油棕果收割等因素产量回落,斋月结束后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7-8月将重新恢复,环比上升。而2018年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1-5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7,587,151吨,较2017年同期的7,201,929吨增加504,006吨,增幅5.3%,根据马来、印尼平均累计降雨量,2018年前5个月降雨情况理想,有利于下半年产量恢复。因此,市场对马盘后市并不看好,知名分析师Dorab Mistry表示,未来两个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价格预计将会下跌至每吨2100令吉,低于豆油价格,原因在于棕榈油产量提高,加上马来7月仍维持5%关税,而竞争对手印尼维持零关税。
后期棕榈油产量和库存有望止降转升,而后期出口形式也不乐观,不利于马盘期价;另外,目前沿海油厂大豆豆油库存同比增15%以上,油厂开机率高企,豆油库存149万吨同比增15%,油脂供应充裕但需求极度疲软,继续向油脂行情施压。
从基本面来看,棕榈油行情仍面临不小的压力。但中美贸易战将在7月6日正式爆发,双方将互加关税,贸易战的展开使得市场对中国经济感到担忧,加上美元坚挺,资本外流,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这大幅推升大豆及棕榈油等进口成本。再有,进入7月份之后,美豆也将进入关键的生长期,天气炒作的序幕将拉开。7月下半月美豆开始进入最为关键的灌浆期,这时的天气对单产影响很大。在今年阿根廷大豆减产2000多万吨的背景下,美豆不能再出现任何闪失。因此一旦天气转为干燥,天气炒作的热度不容忽视。加上,国际原油强势上涨并突破70美元/桶,有助于改善生柴生产及掺混利润,提振棕榈油的生柴消费前景。
总体而言,贸易战爆发将对冲基本面压力,7月份国内棕榈油现货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但贸易战对油脂的利多提振明显小于豆粕,交易商买粕卖油套利也影响油脂上涨幅度,预计7月份棕榈油将跟盘震荡偏强运行为主。操作上,买家追高需谨慎,遇回调逢低可适量补库。
(关键字:棕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