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报道,阿根廷油籽压榨商行业商会CIARA主席Gustavo Idigoras周四表示,该国大豆压榨商未来数月可望进入中国豆粕市场。Idigoras受访时表示,阿根廷政府将向中国提出一份寻求对华出口豆粕的企业名单,其中包括邦吉BG.N和嘉吉CARG.UL在阿的(部)门。
“将豆粕卖到中国一直是阿根廷追求的目标,但以往中国都拒绝了。”Idigoras指出,以前中国宁可购买大豆后在国内压榨成豆粕。豆粕主要用做家畜饲料。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国,中国则是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Idigoras表示,该国农业(部)农业市场秘书Marisa Bircher目前人在北京,将正式提交这份名单。“未来几个月进入中国市场的问题可望解决。”Idigoras说。“中国动物饲料厂对进口阿根廷豆粕已表现出强烈需求。”
欧盟乘低价加大美国大豆进口
上周,美国和欧盟达成和解协议,欧盟同意了包括进口更多美国大豆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在截至7月30日的五周内,欧洲从美国进口了36万吨美国大豆,占据了美国大豆市场的37%,是去年同期水平的三倍之多。同时欧盟大豆进口量占据了美国大豆市场的37%,而去年仅为9%。
在中国取消美国大豆订单,转而向巴西、阿根廷等国进口大豆后,美国大豆价格大跌。上周末11月美国大豆收高28美分,结算价报每蒲式耳9.19美元,为6月18日以来最高水平。
欧盟主要进口大豆及豆粕作为禽类、生猪、牛类饲料,同时用于乳业生产。因本身产量不能满足需求,目前欧盟每年进口大豆约3000万吨。目前美国的大豆和豆粕价格最具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于欧盟进口商和消费者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欧洲与中国的购买力相去甚远。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对中国出口大豆达123亿美元,对欧盟出口仅为16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仅去年美国就向中国出口大豆3682万吨,而据彭博社统计2018-2019年欧洲对美大豆需求量仅1530万吨。因此,特朗普希望欧盟缓解因对中国经贸紧张而导致的大豆等农产品出口量锐减的困局恐怕不容易。
中国有多种方式抵消冲击
与此同时,虽然对美国大豆征收关税对中国也产生冲击,但分析人士表示,有办法弥补这个影响。例如在养猪方面,大豆是常用的蛋白质来源,通常占猪饲料的20%左右。 通过改变家畜饮食、寻找大豆饲料替代品可以将影响降到最低。
除此之外,中国可以增加从其他国家进口大豆。中国取消美国大豆订单后,巴西将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而根据统计,2012年至2017年,中国从加拿大和俄罗斯进口的大豆也迅速增加。
另外,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称,中国一直以来进口的大豆数量远远超过实际需要,所以短期内不进口美国大豆完全没有问题。2017年中国总共进口了9500多万吨大豆,而需求只有6300万吨。鼓励国内种植大豆,加上其他手段,中国能够帮助农民承受贸易冲突的冲击。
(关键字: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