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棕榈油7月份回顾与后市展望:先抑后扬

2018-8-28 9:31:17来源:天下粮仓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行情综述

7月份,国内棕榈油价格先抑后扬,但整体较上月仍下跌。截止本月7月31日,沿海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在4690-4790元/吨,大多跌130-180元/吨。

二、市场回顾与分析

1、期货市场:

马盘期货:

根据mpob报告显示,马来西亚6月棕榈油产量为133.3万吨,较5月产量下滑12.6%,是自2008年以来同期最低值。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的下滑,受到了开斋节期间棕榈油工人放假的影响,但是斋月期间出口的下滑却使得马来棕榈库存不降反增,2018年6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为2188660吨,较上月2170620吨增0.83%。同样的状况也在印尼发生,根据印尼GAKPI的公开数据显示,5月底棕榈期末库存已经达到476万吨,6月份库存为485万吨,是历史同期最高值,7月13日马盘棕油期价下调至2156林吉特,较上月2327下跌171林吉特。但后半月马来出口好转,船运调查机构SG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1-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910,774吨,比6月份同期提高5.6%。作为对比, 7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692,334吨,环比提高3.3%。7月1-15日环比减少8.8%。7月1-10日环比减少23.1%。而在高库存压力下,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已经将8月份毛棕榈油出口关税下调至4.5%,或将对马来出口带来提振,此外,生物柴油方面传来一些利好。马来西亚将在2019年的下半年实施B10生物柴油强制掺混标准,即当地生产的生物柴油中的生物成分比例将会从目前的7%提高到10%。印尼政府宣布将国内生物燃料掺混率从20%提高到30%。棕榈油主产国大幅提高棕榈油在生物柴油中的掺兑比例,有助于提高棕榈油消费需求,支撑后半月马盘跌势放缓,小幅反弹,但本月马盘整体较上月仍下跌,截止本月底,截止7月31日,马盘10月主力合约收报2173林吉特,较上月2327跌154林吉特。

美盘大豆类期货:

美国于当地时间7月6日起对第一批清单上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之后,中国对美加征关税将立即启动,7月10日,特朗普政府推进再向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中国也出台了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对原产地美国的大豆实施关税加征措施,中美贸易战有加剧升级的迹象,引发投资者担心全球最大进口国中国的长远需求。7月13日,美豆11月主力合约一度跌至826.2美分,较上月再跌57.8分,但随后技术买盘介入,帮助豆价反弹。而美国商品出口需求有望改善,因中国需求的转移已经压制美国大豆价格,推动巴西大豆价格升水。但是随着两者价差拉大,美国大豆价格看起来逐步比巴西大豆更有竞争力,促使许多国家提高美豆进口步伐。截至2018年7月26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740,323吨,去年同期为493,492吨。同时,7月24日,美国政府计划将通过直接资助、食品采购、配给项目和一项贸易促进计划的方式向农户提供120亿美元的资金包括直接购买大豆,另外,美国和欧盟贸易关系有所缓和,双方达成一致,同意暂停进一步加征关税,欧洲已经同意进口更多的美国大豆,帮助美国农户,因为双方就降低其他贸易壁垒展开谈判,减轻贸易战的威胁。此外,市场担心干燥天气可能造成玉米和大豆单产潜力下降,提振玉米和大豆期货市场。后半月美豆止跌反弹,收复上半月全部跌幅,整体较上月上涨,截止7月31日下午15:00,CBOT大豆11月大豆收至890美分,较上月884涨6美分。但原油走低及买豆油卖豆粕的套利解锁令美豆油收跌,打压上半月美豆油一度跌至27.95美分,较上月跌1.71美分,但下半月也收复部分跌势,截止7月31日下午15:00,CBOT豆油12月大豆合约收至28.93美分,较上月29.66跌0.73美分。

大连盘棕榈油期货:

本月大连盘豆油期货震荡整理,连棕油下跌,截止7月31日,大连盘豆油1809合约收盘价5642元/吨,较上月5570跌72元/吨,1901主力合约收盘价5820元/吨,较上月5756涨64元/吨。大连盘棕榈油1809合约收盘价4706元/吨,较上月4856跌150元/吨,1901主力合约收盘价4842元/吨,较上月4942跌100元/吨。

原油期货:

美国财长努钦表示,在制裁伊朗方面,将考虑豁免一些国家进口其石油。此外,沙特正响应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欧佩克增产以控制石油价格的呼吁,将在8月再进行增产,打压上半月原油一度跌至66.29美元,较上月跌6.26美元,但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宣布油港Zawiya石油出口遭遇不可抗力,Sharara石油产出下滑至12.5万桶/日。OPEC与非OPEC产油国6月石油减产协议执行率降至121%。另外,伊朗外交部表示,如果美国试图阻止其石油出口,将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美国将很快对伊朗重新实施制裁,伊朗则威胁称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对抗石油出口遇阻,而关闭该海峡将对伊朗、石油进口国和整个石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另外,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美国7月20日当周的商用原油库存减少614.7万桶,降至2015年2月以来新低,大于预期的降幅300万桶和前值增幅583.6万桶。美国石油期货交割地库欣地区的库存减少112.7万桶,已连降十周,并刷新2014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分析人士指出,EIA原油库存降幅远超预期,加上由于一天内两艘油轮遭受也门叛军袭击,沙特已经暂停红海的原油运输,提振后半月原油止跌反弹,收复上半月大部分跌势,本月原油震荡收跌,截止7月31日下午15:00,美国WTI 9月原油期货收报69.85美元,较上月72.55暴跌2.7美元。

2、现货市场行情走势及成因分析

国际市场:

马来西亚及印度棕榈油FOB价格:截止本月底,马来西亚8月船期到港完税成本4810-4870元/吨,较广州港口棕榈油高出120元/吨,较天津港口高出160元/吨。印尼9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577.5美元/吨,完税成本在4790元/吨。10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582.5美元/吨,完税成本在4830元/吨。11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585美元/吨,完税成本在4850元/吨。12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587.5美元/吨,完税成本在4870元/吨。2019年1-3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605美元/吨,完税成本在5020元/吨。

国内市场:

本月国内棕榈油市场先抑后扬,截止7月13日,沿海24度棕榈油跌至4580-4700元/吨,较上月跌220-250元/吨,但下半月止降回升,收复部分失地,截止本月7月31日,沿海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在4690-4790元/吨,较上半月低点回升60-110元/吨,但总体较上月仍跌130-180元/吨。(天津贸易商4710-4720跌160,日照贸易商4790跌160,张家港贸易商4720跌180,广州贸易商4690跌130,厦门4770跌180)。

3、市场成因分析:

当前国内油厂大豆供应充裕,油厂整体压榨量仍保持在偏高水平位,而因豆油终端需求疲弱,油厂走货速度缓慢,豆油库存持续放大至160万吨,加上国储大豆、豆油持续拍卖,而棕油走货情况未明显改善,基本面供应过剩的局面令本月国内棕榈油价格继续下跌。

三、棕榈油供需面分析

1、供应面

棕榈油进口量:

7月棕榈油进口量预估38-43万吨(其中24度25-30万吨,工棕13万吨),较上月预估值降5万吨,8月进口量预估47-48万吨(其中24度34-35万吨,工棕13万吨),较上月预估值持平,9月进口量预估上调至50万吨(其中24度34万吨,工棕16万吨),较上月增4万吨,10月进口量预计50万吨(其中24度37万吨,工棕13万吨)。

棕榈油库存量:

本月国内库存继续下降,截止本月底,全国港口食用棕榈油库存总量56.28万,较上月61.13下降4.85万吨,降幅7.9%。

大豆压榨量:

根据我们最终的详细调查核实,7月份油厂大豆压榨755.425万吨(出粕5967857吨,出油1435307吨),较6月份的压榨量762.28万吨减少0.89%,较去年同期的794.7万吨减少4.94%。

2017/2018大豆压榨年度(始于2017年10月1日)迄今,全国大豆压榨量为73,639,320吨,较2016/2017年度的71,933,850吨增加1,705,470吨,增幅为2.37%。2018年自然年度(始于2018年1月1日)迄今,全国大豆压榨量总计为49,284,300吨,较2017年的49,009,800吨增加274,500吨,增幅为0.56%。

大豆进口量:

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6月中国大豆进口870万吨,较5月份969万吨,减少99万吨,环比增加10.22%,较去年同期769吨,增加101万吨,同比增幅13.13%。6月份的进口数据位于市场预期范围内,因为担心贸易战,大家都在大量进口巴西大豆,提前储备更多的大豆。

据我们最新调查显示,2018年7月份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实际到港125船796.81万吨,8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84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801.51万吨增4.6%。后续大豆到港量:9月大豆到船840万吨,10月份大豆到港初步预期在730万吨,11月份初步预期620万吨。

据Cofeed统计,截止7月31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160万吨,较上个月同期150.17万吨增9.83万吨,增幅为6.55%,较去年同期的141.66万吨增18.34万吨幅增12.95%,五年同期均值127.1416万吨。

大豆类拍卖:

7月4日国储拍卖量500051吨2013年大豆,成交均价3028元/吨,成交量为283559吨,成交率为56.7%;当天,国储还拍卖了58553吨2011年豆油,成交均价5002元/吨,成交量为29817吨,成交率为50.92%。7月10日,国储豆油拍卖50318吨2011年豆油,成交均价5000元/吨,成交数量6286元/吨,成交率为12.49%,终端承接率不高,7月17日,菜油计划销售临储菜油62936吨,成交54706吨,均价6077元/吨。7月18日,国储拍卖49.5万吨大豆,成交率28%,7月25日,中国通过拍卖会售出59079吨国家临时存储大豆,相当于计划拍卖量503781吨的11.72%。成交价格区间位于2920到3040元/吨之间,平均价格为每吨2997元。自6月27日以来,中国已经通过拍卖会售出103.1万吨国储大豆。7月25日,中国通过拍卖会售出800吨国家临储进口豆油,成交价格为每吨5000元。

2、需求面

棕榈油成交量:

本月国内豆棕价差有所拉大,截止7月31日,国内豆棕价差扩大至773元/吨,较上月625扩大148元/吨,吸引部分买家逢低补库,本月国内棕榈油成交量较上月好转,本月成交总量在33300吨,相对比,上月29600吨。

综上所述,中美贸易不断升级,叠加美豆种植区迎来有利降雨,多重利空下,上半月美豆最低下探830美分下方,此外,囯际原油价格在利比亚油田复产以及俄罗斯增产的预期下承压下行,而因出口疲弱叠加库存增加,共同打压上半月马盘走低。加上,国内棕榈油供给无忧,且中美贸易战担忧,中下游经销商入市补库积极性低迷,导致市场需求清淡,油厂走货速度较慢,豆油库存持续放大,与此同时,豆油、莱油抛储增加油脂压力,共同打压国内棕榈油价格继续下跌,截止7月13日,沿海24度棕榈油跌至4580-4700元/吨,较上月跌220-250元/吨。但下半月,贸易战及美豆产区天气不确定性大,尤其天气趋于干燥及美豆出口好于预期,提振美豆不断回升,而出口改善也提振马盘回升,加之,中美贸易战令进口大豆成本进一步提升,且因到船较少,国内棕榈油库存持续下降,进口商挺价意愿较强,均提振后半月国内棕榈油止跌反弹,收复部分失地。截止本月7月31日,沿海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在4690-4790元/吨,较上半月低点回升60-110元/吨,但总体较上月仍跌130-180元/吨。

三、后市预测

现阶段马来产地库存已经止降回升,6月棕榈油期末库存218万吨,终结了连续五个月的下降,印尼库存也在增加,在产量没有如预期大增背景下,库存难去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需求端萎靡不振。此外,产区8月处于产量高峰期,8月大概率增产,虽然8月马来西亚毛棕油关税下调至4.5%,但预计对马棕油出口提振力度有限,因印尼维持零关税,8月份马来西亚棕油库存增加可能性仍较大,预计8月马盘棕油期价仍可能在低位徘徊,而国内油脂也在累积库存中,加之国储继续拍卖,目前油脂整体基本面依旧偏弱,形势仍不乐观。

但因为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令美豆期价一度跌至十年低点,欧盟一些国家趁机购买低价美国大豆,加上天气转干燥或影响大豆单产前景,美豆已经脱离低点,震荡反弹。另外,在斋月期间,全球穆斯林对棕榈油的消耗主要依赖于前期的进口,库存的下降会使得斋月过后进口量再度放大。而主要的棕榈进口国印度在6月将毛豆油和葵油的进口关税分别由30%和25%同时提高至35%,虽然目前税率上仍低于棕榈油的设定,但是考虑到品种间的价差仍会拉高棕榈油的进口比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去支撑马来国内棕榈油的价格,预计马盘继续下跌的空间也不会太大。

贸易战方面,美国计划将2000亿自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自此前公布的加征10%上调至加25%,听证会后评论时间由8月30日延长至9月5日,8月3日中国宣布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中美双方分歧较大,预计短期内贸易战难以言和。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因难以满足中国买家需求,巴西大豆升贴水大涨,加上贸易战令人民币一度大幅贬值至6.9,大豆及油脂进口成本被进一步提高。这均对国内油脂市场利好。

总体来看,贸易战暂难结束,加上中下旬国庆、中秋备货将启动,预计8月国内棕榈油价格下方支撑增强,或有望止跌,但8月份马来西亚棕油库存增加可能性仍较大,预计8月马盘棕油走势仍受影响,另外,油脂基本面压力未缓解,棕榈油现货即使反弹,空间也将有限。预计8月份棕榈油价格整体跟盘频繁震荡为主,低位在中下旬或略有抬升。沿海24度棕榈油主流波动区间或在4600-4900元/吨一线。

(关键字:棕榈油)

(责任编辑: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