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度国内油脂盘面波动异常剧烈,周四受外部宏观市场利空情绪的影响油脂普遍重度下挫,而后再次回补涨势。周内棕榈油追随十一国庆节期间外盘强劲走势而涨幅最大,其次为菜油,而豆油9月累库至170万吨超出市场预期,远期去库存的进度因而将受影响,因而豆油周内涨幅最小。本周出具了MPOB报告以及USDA供需数据,虽然MPOB报告显示9月马来期末库存略高于预期,而USDA确认了印尼国内消费的强劲,连续两个月上调棕榈油消费量,大大缓解了以棕榈油为首的国际植物油的库存压力。10月以后POGO价差跌至-200美金每吨的历史低位,国际植物油价格的利空因素在逐渐变少,国内油脂价格的底部也在不断抬升中。
豆油
第40周(10月8日-12日)全国豆油累计成交量14.8万吨,节前成交量为9.7万吨。豆油成交略有恢复,成交以山东以及广西等地的现货低位成交为主,基差成交量有限。
节后国内一豆现货基差下跌,提货水平下降导致的库存压力较大导致部分地区基差下滑明显。其中华东地区一豆基差下跌至1901-120,广东地区维持1901-150,天津地区未定1901-160,日照地区下跌至1901-160. 各地区基差均处于历史同期超低水平。豆油基差的上涨仍需等待,预计四季度后将逐渐走强。
棕榈油
第40周(10月8日-12日)全国棕榈油累计成交量放量至2.44万吨,节前一周成交量仅700吨,本周成交多数以远期基差以及18度现货基差为主。
本周全国24度棕榈油现货基差稳定较前一周略有上涨。其中,华南地区较节前1901-80上涨至1901-60,华东地区稳定1901-20,天津地区上涨至1901+10。
菜油
第40周(10月8日-12日)全国菜油累计成交上升至1.72万吨,节前一周成交量仅7000吨,成交多数以低位现货为主。
本周全国四级菜油现货基差稳定偏跌。其中,华东地区四级菜油基差为1901-220,广东地区下跌至1901-350,广西地区下跌至1901-340。节后菜油提货量下降明显,在菜籽到港量偏多的情况下,预计菜油港口库存暂时难以明显下滑。
油脂商业库存
截至第40周,全国三大油脂总库存增至267万吨,去年同期为229万吨。其中主要豆油库存增长明显,棕榈油和菜油库存基本稳定。
其中,豆油库存节后增长至171万吨,前一周为165万吨,去年同期为155万吨,库存为历史新高。低度棕榈油库存略下降至46万吨,前一周为47万吨,去年同期为36万吨。菜油港口库存维持50万吨,去年同期为43万吨。
豆油库存增量大于市场预期导致后期去库的时间点不断后移,预计11月甚至是12月以后国内豆油库存将会随着大豆压榨量预期的下降而下降,而近期10月左右豆油库存将继续保持高位。国内棕榈油四季度采购量充足,未来大概率将少量累库。而菜油在菜籽压榨量和毛菜油到港量同比增加的情况下,去库进程将较为缓慢。
逻辑分析
油脂市场的核心交易重点仍然集中在原油价格趋涨导致的国际油脂利空不断兑现,而国内油脂集中在年末缺豆以及油脂消费旺季导致的11-12月份去库存的预期。
USDA连续上调印尼棕榈油国内消费量,生柴产量数据亮眼刺激了棕榈油的需求,18-19年度国际棕榈油期末库存量被不断下调。年度而言,在POGO价差处于低位的背景下,生柴需求的边际增量刺激国际植物油价格的弱势不断兑现。而短期内季度角度而言,10-11月马来产量上升恢复,而印度油脂库存量高企,植物油高价抑制了印度油脂消费量,因而在近期印尼产地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马来产地在10-11月份大概率继续累库将抑制每次油脂价格反弹的高度。国际油脂近期大概率震荡趋势,短期内实际突破仍有难度。
国内方面豆油的去库是市场关注的焦点。9月以来油厂开机率偏高,而10月大豆到港量同比增长10%,结合当前大豆库存高企,因而10月大豆压榨量仍将维持相对高位。短期看提货量有所萎缩,豆油170万吨的超高库存在10月仍难以下降,近期现货基差明显下跌,这也是近期豆棕价差扩大的头寸需求阶段性离场的原因。豆油去库的时间点预计后移,大概率发生在11月末甚至是12月以后。但预计油脂底部不断抬升夯实,每次回落的相对低位仍是较好的买点。
(关键字:棕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