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主办的《花生组织蛋白》标准启动暨花生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山东莱西市召开,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副处级干部任光辉、全国粮标委油脂分技术委员会主任何东平等领导和专家出席。
王瑞元在讲话中说,我国是全球花生的主产国。花生是全球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花生的利用价值很高,花生不仅可以作为优质的油料资源,制取优质的花生油,又是制作食品的优质原料。我国花生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2016年达1729万吨,预计2017年为1800万吨,在我国八大油料作物中产量稳居榜首。
王瑞元说,花生与大豆一样,是我国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之一,花生通过低温制油后的饼粕,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是提取蛋白质的重要优质原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我国油脂科技工作者,对花生蛋白的利用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进一步提高花生的利用价值做出了贡献。
任光辉表示,从发展来看,花生产业将从油用型向食用型方向发展,重点将是获得高蛋白的营养健康粮油食品,既可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又可改善和提高我国公众营养健康水平。目前,花生组织蛋白生产发展突飞猛进,定义,质量要求,检测判断指标亟待规范。
任光辉提出,要广泛汲取国内外先进理念并将其体现在相应的标准条款中,充分考虑行业发展实际和社会环境因素,在内容上体现出“可实施”、“能落地”和“有效果”的特点;制定出来的《标准》必须具备安全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不仅要保证蛋白制品加工的原料安全,还要对花生组织蛋白的市场行为进行规范,促进加工企业的发展。
何东平称,随着花生蛋白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生产出花生组织蛋白,但我国没有花生组织蛋白相关的标准,这对于花生组织蛋白作为商品进行生产、销售、监管都是非常不利的。
“为适应花生组织蛋白产业的技术发展和满足产品的市场需求,保障花生组织蛋白质量安全和营养品质,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制定花生组织蛋白标准十分必要。”何东平说,《花生组织蛋白》标准为我国首次制定,2019年将以行业标准发布。
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长张建成看来,我国花生产业存在成本高、资源约束大,科技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产业链条短等问题。
张建成提议,做强我国花生产业,要做到“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花生种植者、花生种业企业、花生加工企业、消费者、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实现“五化”,即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要提高应用基础研究水平,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创新经营体制机制,抓好基地建设;要抓产品开发,抓品牌带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出口。
莱西市政府党组成员张瑞忠在致辞时说,莱西属北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常年降水量670毫米,无霜期186天,这种特有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花生生长发育,极少发生黄曲霉污染,所产花生品质优、口味佳。
近几年莱西大力发展花生产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拥有花生加工企业20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年可加工花生20多万吨,出口18万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4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花生出口基地。
青岛长寿食品花生组织(拉丝)蛋白采用花生蛋白粉为主要原料,经特殊挤压水化混炼工艺而成,是一种新型优质植物蛋白制品,因不含任何添加剂,味道清淡,具有极佳的质感及韧性,良好的吸水性、吸油性、复水快速,其蛋白质含量达50%以上,低脂肪,易被人体吸收等特点,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关键字: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