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棕榈油10月份回顾与后市展望:滞涨回调

2018-11-22 9:48:48来源:天下粮仓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行情综述

10月份,国内棕榈油价格延续上月震荡回调态势,但跌幅收窄。截止本月10月31日,沿海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在4620-4740元/吨,大多较上月底跌10-20元/吨。

二、市场回顾与分析

1、期货市场:

马盘期货: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9月末棕榈油库存环比增加1.45%至254万吨,产量环比增加14.38%至185万吨,出口环比增加47.18%至162万吨。此前一项调查显示,9月末月库存将小幅下降07%至247万吨,而产量预期将增加14.7%至186万吨,出口预期大増50%至165万吨。出口数据略不及预期至期末库存略增,报告稍偏空,此外,SPPOMA显示10月1日-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比9月份增加2.58%,单产增加0.42%,出油率增加0.41%,另一机构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OPA)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0月1日-20日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环比增5.4%,其中马来本岛增2.9%,沙巴增13.3%,沙捞越平。目前来看,产量预期继续增加,但出口需求持续偏弱,船运调查机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0月棕榈油出口量较9月同期减少12.4-14.1%。马来西亚累库的概率较高,加之,本月原油期货大幅下跌,共同打压本月马盘棕油期价下跌,截止10月31日,马盘1月主力合约收报2150林吉特,较上月2216跌66林吉特。

美盘大豆类期货:

中美贸易战持续,促使中国暂停进口美国供应,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数据最示,本销售年度迄今,美国的大豆出口销售比去年下降了约26%。与此同时,美国中西部多数地区的天气状况有利于收割,美国农业部(USDA)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称,截至2018年10月28日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为72%,分析师预估均值为70%,前一周为53%,此外,巴西大豆播种工作快速展开,截至10月25日,巴西2018/19年度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完成46%,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远远高于上年同期的30%,也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进度28%,本月美豆收跌,截止10月31日下午15:00,CBOT大豆11月大豆收至835.6美分,较上月845.50跌9.9美分。截止10月31日下午15:00,CBOT豆油12月大豆合约收至28.02美分,较上月28.99跌0.97美分。

大连盘棕榈油期货:

本月大连盘油脂期货下跌,截止10月31日,大连盘豆油1901主力合约收盘价5652元/吨,较上月5854跌202元/吨。大连盘棕榈油1901主力合约收盘价4650元/吨,较上月4698跌48元/吨。

原油期货:

继沙特能源部长称该国已将石油产量提高至1070万桶/日并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之后,沙特方面再次表示,OPEC及其盟友正尽可能多地生产石油,以向客户保证能满足他们的石油需求,并消除围绕供应短缺的任何不确定因素(有传闻称沙特或将大幅增产至每日1200万桶,以此作为交换条件,令美国放弃在记者卡舒吉遇害案中的穷追猛打),另外,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19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加634.6万桶,预期增加370万桶,前值增加649万桶。因市场担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供应上升。本月原油滞涨大跌。截止10月31日下午15:00,美国WTI 12月原油期货收报66.65美元,较上月73.33暴跌6.68美元。

2、现货市场行情走势及成因分析

国际市场:

马来西亚及印尼棕榈油CNF价格:截止本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CNF价545美元/吨,12月船期报价547.5美元/吨,11月船期到港完税成本4620-4690元/吨,较广州港口棕榈油持平,较天津港口低出10元/吨。

印尼12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545美元/吨,完税成本在4620元/吨。2019年1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560美元/吨,完税成本在4740元/吨。2019年2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572.5美元/吨,完税成本在4850元/吨。

国内市场:

本月国内棕榈油市场震荡回调,截止本月10月31日,沿海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在4620-4740元/吨,大多较上月底跌10-20元/吨。(天津贸易商4700-4710跌20,日照贸易商未报,张家港贸易商4700跌20,广州贸易商4620-4650跌10,厦门4710跌10)。

3、市场成因分析:

由于本月后半月豆棕油现货价差不断收窄,以及因气温下降,棕榈油需求受限,市场交投持续低迷,加之后期棕油到船增加,后期棕榈油库存预计缓慢增多。与此同时,本月国内油厂开机率超高,豆油库存攀升至185万吨历史高位。利空气氛弥漫,均打压本月国内棕榈油价格呈现弱势震荡。

三、棕榈油供需面分析

1、供应面

棕榈油进口量:

10月进口量预计45-48万吨(其中24度33-35万吨,工棕12-13万吨),较上月预估值降1万吨,11月进口量预计47-49万吨(其中24度35-37万吨,工棕12-13万吨),较上月预估值持平,12月进口量预计52万吨(其中24度40万吨,工棕12万吨)。

棕榈油库存量:

本月国内库存明显下降,截止本月底,全国港口食用棕榈油库存总量41.55万,较上月同期的47.15万吨降5.6万吨,降幅11.9%,较去年同期47.27万吨降5.72万吨,降幅12.1%。往年库存情况:2017年同期47.27万,2016同期30.56万,2015年同期70万,2014年同期47.36万。5年平均库存为48.4万吨。今日国内主要港口工棕库存9.28万吨。

大豆压榨量:

据Cofeed预期,10月份全国大豆压榨总量在830万吨,高于上月的797万吨,也较去年同期的756万吨大幅上升。

2018/2019大豆压榨年度(始于2018年10月1日),全国大豆压榨量为6,975,285吨,较去年同期的6,360,557吨增加614,728吨,增幅为9.6%。2018年自然年度(始于2018年1月1日)迄今,全国大豆压榨量总计为72,414,150吨,较2017年度同期的72,374,229吨增39,921吨,增幅为0.55%。

大豆进口量:

据Cofeed实时调查统计,2018年10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102船639.9万吨。由于陆续有部分美豆船期取消,预估11月份到港降低到610万吨。12月份大豆到港预估降低到600万吨,1月份500万吨。该到港量远低于去年同期(上年11、12和1月到港量分别为11月868.42万吨、12月955万吨、1月848万吨),供应不足部分预计需要国储豆来填补。

截止10月26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185.77万吨,较上周同期的183.03万吨增2.74吨,增幅为1.5%,较上个月同期168.12万吨增17.65万吨,增幅为10.5%,较去年同期的160.25万吨增25.52万吨幅增15.93%,五年同期均值138.99万吨。

大豆类拍卖:

11月份起将暂停临储大豆竞价销售。据统计,自6月14日国家临储大豆开拍至10月31日,20周累计投放临储大豆523.9万吨,实际成交量200.7万吨,平均成交率38.31%。

2、需求面

棕榈油成交量:

本月上半旬,国内豆棕价差一度扩大至1038元/吨,部分低位承接尚可,棕榈油成交明显好转,但下半月,随着国内外油脂期货市场下跌,且国内豆棕价差收窄至868元/吨,较上旬高位1038降170元/吨,影响买家入市,加之随着气温不断降低,也对棕榈油勾兑用量也将形成抑制,棕油成交量明显转淡。本月成交总量在33200吨,相对比,上月22650吨,增10550吨,增幅46.6%。

综上所述,美豆收获步伐加快,但出口需求匮乏,美豆下跌,而国际原油大幅走低以及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需求持续偏弱,打压马盘棕油期价下跌。加之,由于压榨利润良好,本月国内油厂大豆开机率大幅提升,豆油库存飙升至186万吨高位,而后半月国内豆棕价差不断收窄,影响买家采购,市场交投持续低迷。供大于求格局明显,打压本月国内棕榈油价格继续下跌。但因棕榈油到船推迟,国内棕榈油库存持续下降,且货权也比较集中,进口商挺价意愿仍较强,加之鉴于中美贸易战短期内难以结束,以及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新的配合饲料团体标准,下调蛋白含量的低限并设立上限,将影响粕类需求,利多油脂行情,本月棕榈油价格跌幅明显收窄。

三、后市预测

伴随着大豆收获步伐加快,市场供应改善,而中美贸易战令人担忧,美元汇率走强触及16个月以来新高,削弱了美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多重利空施压于美豆市场。另外 ,马来棕油10月产量增加可能性较大,预计季节性需求迟缓将冲击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预计马盘后期回落风险仍不小。而双节备货结束之后,10-11月份为油脂需求阶段性淡季,12月份之后才有望迎来元旦、春节新一轮备货,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棕榈油勾兑用量将下降。因目前棕榈油与豆油价差仍过小,严重抑制需求,但棕榈油进口利润改善,吸引买家采购积极性,10月底,进口商新增买船11船左右,多为12月船期,据悉11月24度棕油预计进口量35-37万吨,12月24度棕榈油进口量预计40万吨,预计后期棕榈油库存仍可能增加,只是仍相对缓慢。

另外,因压榨利润可观,油厂加工积极性高涨,国内豆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且传言国储豆明年1-2月定向抛售给部分大型压榨企业,中国远期大豆供应缺口或远小于预期,及今年巴西新豆播种步伐创下历史最快,最早或于12月末可开始装运,1月巴西可装出300万吨大豆,后期大豆供应缺口或低于预期,油厂挺价信心略有减弱。

贸易战动向对市场影响较大。近期频繁传来贸易战有望缓解信号,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也造成了影响,但坦率地说,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目前中美正在接触。10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中美双方确实就两国元首在二十国集团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期间会晤相关事宜保持着沟通。11月6日美国中期选举临近,共和党选举形势并不乐观,最新意向民调显示,由于沙特记者事件及美国股票大跌已经让特朗普支持率降4%至40%左右,而“不支持”特朗普执政的选民则上升了4%至54%。为了争取更多选票,特朗普开始释放一些缓解中美贸易战形势的言语,10月末接受采访时特朗普预期有望与中国达成"绝佳协议"。昨晚又在推特主动发布消息称中美两国元首通过电话良好沟通,贸易问题有望在G20会晤时取得很好的进展。据彭博社11月2日报道,四名知情人士透露,11月1日两国元首通话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在本月晚些时候于阿根廷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上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他已经要求美国要员开始起草潜在的条款。

正是贸易战有望缓解,11月初棕榈油价格再度加速下跌,预计11月份棕榈油价格将延续震荡下滑。

11月末两国元首会晤结果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达成一致,一旦贸易战形势重新严峻(如果11月底两国领导人会晤没有达成一致解决贸易战问题,美国大概率会在12月初宣布对剩余2570亿美元商品征税,加上之前已经征税2500亿,将覆盖所有中国商品),加上春节前小包装备货将在12月份启动,届时棕榈油行情仍有望再度回升。但会晤结果很好,如果贸易战结束,油脂价格会有一个阶段性承压期,之后将随着节前备货启动而慢慢有所改善,但在全球大豆丰产及棕榈油库存高企背景下,也难有太大改善。操作上,因原油期价疲弱,以及国内基本面压力还需要时间消化,预计下一轮包装油备货展开前,预计棕榈油行情难有明显起色,建议暂轻仓操作为宜。

10月份,国内棕榈油价格延续上月震荡回调态势,但跌幅收窄。截止本月10月31日,沿海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在4620-4740元/吨,大多较上月底跌10-20元/吨。

二、市场回顾与分析

1、期货市场:

马盘期货: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9月末棕榈油库存环比增加1.45%至254万吨,产量环比增加14.38%至185万吨,出口环比增加47.18%至162万吨。此前一项调查显示,9月末月库存将小幅下降07%至247万吨,而产量预期将增加14.7%至186万吨,出口预期大増50%至165万吨。出口数据略不及预期至期末库存略增,报告稍偏空,此外,SPPOMA显示10月1日-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比9月份增加2.58%,单产增加0.42%,出油率增加0.41%,另一机构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OPA)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0月1日-20日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环比增5.4%,其中马来本岛增2.9%,沙巴增13.3%,沙捞越平。目前来看,产量预期继续增加,但出口需求持续偏弱,船运调查机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0月棕榈油出口量较9月同期减少12.4-14.1%。马来西亚累库的概率较高,加之,本月原油期货大幅下跌,共同打压本月马盘棕油期价下跌,截止10月31日,马盘1月主力合约收报2150林吉特,较上月2216跌66林吉特。

美盘大豆类期货:

中美贸易战持续,促使中国暂停进口美国供应,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数据最示,本销售年度迄今,美国的大豆出口销售比去年下降了约26%。与此同时,美国中西部多数地区的天气状况有利于收割,美国农业部(USDA)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称,截至2018年10月28日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为72%,分析师预估均值为70%,前一周为53%,此外,巴西大豆播种工作快速展开,截至10月25日,巴西2018/19年度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完成46%,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远远高于上年同期的30%,也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进度28%,本月美豆收跌,截止10月31日下午15:00,CBOT大豆11月大豆收至835.6美分,较上月845.50跌9.9美分。截止10月31日下午15:00,CBOT豆油12月大豆合约收至28.02美分,较上月28.99跌0.97美分。

大连盘棕榈油期货:

本月大连盘油脂期货下跌,截止10月31日,大连盘豆油1901主力合约收盘价5652元/吨,较上月5854跌202元/吨。大连盘棕榈油1901主力合约收盘价4650元/吨,较上月4698跌48元/吨。

原油期货:

继沙特能源部长称该国已将石油产量提高至1070万桶/日并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之后,沙特方面再次表示,OPEC及其盟友正尽可能多地生产石油,以向客户保证能满足他们的石油需求,并消除围绕供应短缺的任何不确定因素(有传闻称沙特或将大幅增产至每日1200万桶,以此作为交换条件,令美国放弃在记者卡舒吉遇害案中的穷追猛打),另外,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19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加634.6万桶,预期增加370万桶,前值增加649万桶。因市场担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供应上升。本月原油滞涨大跌。截止10月31日下午15:00,美国WTI 12月原油期货收报66.65美元,较上月73.33暴跌6.68美元。

2、现货市场行情走势及成因分析

国际市场:

马来西亚及印尼棕榈油CNF价格:截止本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CNF价545美元/吨,12月船期报价547.5美元/吨,11月船期到港完税成本4620-4690元/吨,较广州港口棕榈油持平,较天津港口低出10元/吨。

印尼12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545美元/吨,完税成本在4620元/吨。2019年1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560美元/吨,完税成本在4740元/吨。2019年2月船期CNF中国华南港口价格572.5美元/吨,完税成本在4850元/吨。

国内市场:

本月国内棕榈油市场震荡回调,截止本月10月31日,沿海主流港口24度棕榈油价格在4620-4740元/吨,大多较上月底跌10-20元/吨。(天津贸易商4700-4710跌20,日照贸易商未报,张家港贸易商4700跌20,广州贸易商4620-4650跌10,厦门4710跌10)。

3、市场成因分析:

由于本月后半月豆棕油现货价差不断收窄,以及因气温下降,棕榈油需求受限,市场交投持续低迷,加之后期棕油到船增加,后期棕榈油库存预计缓慢增多。与此同时,本月国内油厂开机率超高,豆油库存攀升至185万吨历史高位。利空气氛弥漫,均打压本月国内棕榈油价格呈现弱势震荡。

三、棕榈油供需面分析

1、供应面

棕榈油进口量:

10月进口量预计45-48万吨(其中24度33-35万吨,工棕12-13万吨),较上月预估值降1万吨,11月进口量预计47-49万吨(其中24度35-37万吨,工棕12-13万吨),较上月预估值持平,12月进口量预计52万吨(其中24度40万吨,工棕12万吨)。

棕榈油库存量:

本月国内库存明显下降,截止本月底,全国港口食用棕榈油库存总量41.55万,较上月同期的47.15万吨降5.6万吨,降幅11.9%,较去年同期47.27万吨降5.72万吨,降幅12.1%。往年库存情况:2017年同期47.27万,2016同期30.56万,2015年同期70万,2014年同期47.36万。5年平均库存为48.4万吨。今日国内主要港口工棕库存9.28万吨。

大豆压榨量:

据Cofeed预期,10月份全国大豆压榨总量在830万吨,高于上月的797万吨,也较去年同期的756万吨大幅上升。

2018/2019大豆压榨年度(始于2018年10月1日),全国大豆压榨量为6,975,285吨,较去年同期的6,360,557吨增加614,728吨,增幅为9.6%。2018年自然年度(始于2018年1月1日)迄今,全国大豆压榨量总计为72,414,150吨,较2017年度同期的72,374,229吨增39,921吨,增幅为0.55%。

大豆进口量:

据Cofeed实时调查统计,2018年10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102船639.9万吨。由于陆续有部分美豆船期取消,预估11月份到港降低到610万吨。12月份大豆到港预估降低到600万吨,1月份500万吨。该到港量远低于去年同期(上年11、12和1月到港量分别为11月868.42万吨、12月955万吨、1月848万吨),供应不足部分预计需要国储豆来填补。

截止10月26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185.77万吨,较上周同期的183.03万吨增2.74吨,增幅为1.5%,较上个月同期168.12万吨增17.65万吨,增幅为10.5%,较去年同期的160.25万吨增25.52万吨幅增15.93%,五年同期均值138.99万吨。

大豆类拍卖:

11月份起将暂停临储大豆竞价销售。据统计,自6月14日国家临储大豆开拍至10月31日,20周累计投放临储大豆523.9万吨,实际成交量200.7万吨,平均成交率38.31%。

2、需求面

棕榈油成交量:

本月上半旬,国内豆棕价差一度扩大至1038元/吨,部分低位承接尚可,棕榈油成交明显好转,但下半月,随着国内外油脂期货市场下跌,且国内豆棕价差收窄至868元/吨,较上旬高位1038降170元/吨,影响买家入市,加之随着气温不断降低,也对棕榈油勾兑用量也将形成抑制,棕油成交量明显转淡。本月成交总量在33200吨,相对比,上月22650吨,增10550吨,增幅46.6%。

综上所述,美豆收获步伐加快,但出口需求匮乏,美豆下跌,而国际原油大幅走低以及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需求持续偏弱,打压马盘棕油期价下跌。加之,由于压榨利润良好,本月国内油厂大豆开机率大幅提升,豆油库存飙升至186万吨高位,而后半月国内豆棕价差不断收窄,影响买家采购,市场交投持续低迷。供大于求格局明显,打压本月国内棕榈油价格继续下跌。但因棕榈油到船推迟,国内棕榈油库存持续下降,且货权也比较集中,进口商挺价意愿仍较强,加之鉴于中美贸易战短期内难以结束,以及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新的配合饲料团体标准,下调蛋白含量的低限并设立上限,将影响粕类需求,利多油脂行情,本月棕榈油价格跌幅明显收窄。

三、后市预测

伴随着大豆收获步伐加快,市场供应改善,而中美贸易战令人担忧,美元汇率走强触及16个月以来新高,削弱了美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多重利空施压于美豆市场。另外 ,马来棕油10月产量增加可能性较大,预计季节性需求迟缓将冲击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预计马盘后期回落风险仍不小。而双节备货结束之后,10-11月份为油脂需求阶段性淡季,12月份之后才有望迎来元旦、春节新一轮备货,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棕榈油勾兑用量将下降。因目前棕榈油与豆油价差仍过小,严重抑制需求,但棕榈油进口利润改善,吸引买家采购积极性,10月底,进口商新增买船11船左右,多为12月船期,据悉11月24度棕油预计进口量35-37万吨,12月24度棕榈油进口量预计40万吨,预计后期棕榈油库存仍可能增加,只是仍相对缓慢。

另外,因压榨利润可观,油厂加工积极性高涨,国内豆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且传言国储豆明年1-2月定向抛售给部分大型压榨企业,中国远期大豆供应缺口或远小于预期,及今年巴西新豆播种步伐创下历史最快,最早或于12月末可开始装运,1月巴西可装出300万吨大豆,后期大豆供应缺口或低于预期,油厂挺价信心略有减弱。

贸易战动向对市场影响较大。近期频繁传来贸易战有望缓解信号,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也造成了影响,但坦率地说,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目前中美正在接触。10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中美双方确实就两国元首在二十国集团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期间会晤相关事宜保持着沟通。11月6日美国中期选举临近,共和党选举形势并不乐观,最新意向民调显示,由于沙特记者事件及美国股票大跌已经让特朗普支持率降4%至40%左右,而“不支持”特朗普执政的选民则上升了4%至54%。为了争取更多选票,特朗普开始释放一些缓解中美贸易战形势的言语,10月末接受采访时特朗普预期有望与中国达成"绝佳协议"。昨晚又在推特主动发布消息称中美两国元首通过电话良好沟通,贸易问题有望在G20会晤时取得很好的进展。据彭博社11月2日报道,四名知情人士透露,11月1日两国元首通话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在本月晚些时候于阿根廷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上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他已经要求美国要员开始起草潜在的条款。

正是贸易战有望缓解,11月初棕榈油价格再度加速下跌,预计11月份棕榈油价格将延续震荡下滑。

11月末两国元首会晤结果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达成一致,一旦贸易战形势重新严峻(如果11月底两国领导人会晤没有达成一致解决贸易战问题,美国大概率会在12月初宣布对剩余2570亿美元商品征税,加上之前已经征税2500亿,将覆盖所有中国商品),加上春节前小包装备货将在12月份启动,届时棕榈油行情仍有望再度回升。但会晤结果很好,如果贸易战结束,油脂价格会有一个阶段性承压期,之后将随着节前备货启动而慢慢有所改善,但在全球大豆丰产及棕榈油库存高企背景下,也难有太大改善。操作上,因原油期价疲弱,以及国内基本面压力还需要时间消化,预计下一轮包装油备货展开前,预计棕榈油行情难有明显起色,建议暂轻仓操作为宜。

(关键字:棕榈油)

(责任编辑: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