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

2018-11-26 9:31:30来源:国际商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中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贸易要在适度进口的前提下,注重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近日在于广州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上如是强调。

目前,在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来源的占比越来越大。根据叶兴庆的测算,中国主要的动物性产品的需求峰值会超过1.23亿吨。奶类、水产品、蛋类需求都会保持长期增长。2030年,中国的饲料粮需求或超过5亿吨,并推高粮食需求总量,且不排除数据有进一步上调的可能。

在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粮食生产面临成本倒挂、环境超载等诸多挑战。在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上,中国的生产成本已在最近几年先后超过美国。“这是由中国人多地少的自然禀赋决定的。”叶兴庆指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推动农业、工业成本的上升,在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相对平稳的状态下,成本倒挂的幅度会继续扩大。

近年来,面对新的形势,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中国将“适度进口”作为粮食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其中,注重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

实际情况是,过去十年左右,中国的大米、小麦、玉米、棉花、糖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都是净进口。同时,奶粉、牛肉、羊肉等动物性产品也处于净进口状态,且近年的进口增速非常快。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度集中。谷物、大米、大豆、食用油等农产品的进口集中度非常高,且大豆等产品的进口贸易通道也高度集中。“考虑到我国市场规模庞大,特别是未来农产品进口贸易增长潜力巨大,且中国的沿海到内地距离遥远,农产品市场供应的稳定性、可靠性十分重要。”叶兴庆表示,从维护农产品来源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促进农产品进口来源地、运输通道、进口口岸和贸易渠道的多元化,是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适度进口的前提下需要特别关注和大力推进的。

2013年年底中央提出了新的粮食安全战略,2014年、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强调,要优化进口的全球布局,推进重要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

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中国重要农产品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提供了重要契机。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投资、贸易、科技、动植物检疫合作。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为重点,支持农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这也会对中国进口农产品结构、进口来源地和进口入境地带来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大宗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未来其相关产品会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同时,随着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大宗农产品的入境口岸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比如向东亚沿着“一带一路”沿线进口增量,中国西部地区口岸的进口量就会上升,从而会进一步影响到粮油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布局。

目前,向西开放,已有企业在中亚国家建立了粮食种植基地和油料加工基地;向北开放,也有企业开始利用俄罗斯远东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生产土地密集型产品。

叶兴庆认为,未来,中国重要农产品进口的多元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其间,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更强、贸易稳定性更高,就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中国市场份额。

(关键字:农产品)

(责任编辑: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