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振兴计划即将发布,今年大豆或扩产1000万亩

2019-1-28 9:42:28来源:华夏时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在进口大豆的冲击下,黑龙江大豆的总产量、面积连年下降。虽然近两年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所恢复,但也仅为历史极值的二分之一。”1月24日,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杨宝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受政策的刺激,国产大豆的种植热情有望继续提高。

记者获悉,日前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新的大豆振兴计划,提出要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安徽、山东、河南、四川等传统大豆种植区实施新的大豆振兴计划。该方案明文提出,2019年大豆生产者补贴将会于春节前后公布。

据悉,这份名为《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函,1月10日由农业农村部种植管理司下发多个省份征求意见。

在业界看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国家可能继续鼓励增加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国产大豆产量,大豆种植收益可能也会提高。”黑龙江的大豆种植户侯先生告诉记者,他判断,未来一段时间振兴大豆种植业将是一项重要的政策。

事实上,2018年国产大豆种植热情并不高。2018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虽然较2017年有所下降,但仍达到8803万吨,远远高于国内产量。“今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有望继续增加。”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在农业农村部近日召开的农产品市场运行发布会上透露,未来几个月是东北大豆主产区春耕备种的关键期,“我们将推动尽早出台有关支持政策,引导好生产和市场预期”。

大豆振兴计划呼之欲出

有关国产大豆的相关消息依然备受大家关注。

据国家有关部门下发的《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意见函显示,我国将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安徽、山东、河南、四川等传统大豆种植区实施新的大豆振兴计划。力争到2020年,大豆自给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2年,大豆自给水平再提高1个百分点。

梳理发现今年的大豆振兴计划重点有三: 一是扩大大豆面积,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2022年达到1.5亿亩,其中2019年大豆面积增加1000万亩;二是通过种植结构(比如减少玉米、增加大豆)调整来增加大豆面积;三是优化补贴政策,调动种植大豆积极性。

“种豆好不好,收益是关键。”侯先生说,如果种植玉米的收益比种植大豆的好,很多农户对种植大豆的信心就不足。

据记者了解,国家为了解决大豆的消费需求,大力扶持和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对大豆加大补贴力度,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和补贴来推动和扩展大豆的种植面积,以解决国内大豆需要进口的现状。

从2016年开始国家筹资35亿元来发展大豆的种植面积,对大豆加大力度补贴,尤其是2018年大豆的补贴力度加大了,东北地区大豆的补贴更高,平均每亩在300元以上,比如黑龙江地区的大豆补贴每亩320元,吉林省地区最高大豆补贴达到了560元。

毋庸置疑,2019年大豆补贴还会增加的。据最新2018年度哈尔滨大豆种植生产者补贴标准为合法种植每亩320元/亩,玉米种植生产者补贴标准为合法种植每亩25/元。

值得注意的还有,振兴方案还明确提出,要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统筹安排东北地区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按照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原则充分考虑平衡玉米大豆植收益,合理确定玉米大豆具体补贴标准。

在重点区域方面,该振兴方案提出,做大做强东北和黄淮海优势产区,稳定西南间套作产区。2019年,东北地区第一批退出的500万亩轮作面积,一部分安排在黄淮海地区,开展夏玉米改种夏大豆;另一部分安排在长江流域,开展水稻与油菜轮作。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大豆需求快速增加,产需缺口高达近9000万吨。 因此,振兴方案提出“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逐步形成国内农业种植结构与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动态衔接调整的格局。”

不过,四川苍溪县的种植大户夏金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补贴提高不了大豆种植面积,只有提高价格才是最好的办法。“直接提价,农民不愿种豆的积极性就会反转。一亩地的大豆能打三百多斤,按现在价格1.7元,按350斤,能出600元,包地500,轮作补贴470,另外豆种、化肥、翻地、坐水种地和除草剂、打虫药等共计300,净利润不到300。”夏金阳说,种植户一算就知道种大豆划算,还是种植玉米划算。

此次振兴方案明确表示,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生产实际,形成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错位竞争、相互补充的格局。

对外依赖度依然很高

至今,中国大豆供需对外依赖度有增无减。

记者梳理发现,中国大豆对外依赖度至今还非常高,而正在实施的大豆振兴计划试图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现在看来,大豆产业2019年还是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主要是因为我国大豆的消费量特别大,2018年超过了1.1亿吨,而国内的生产总量只有1000多万吨,90%需要靠进口。

最近两年的数据也显示,2017年国产大豆总产量创下了近几年来的新低,只有1450万吨,但进口大豆总量达到了9600万吨万吨,后者是前者的6.5倍。2018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9000万吨,国产大豆总产量不到1500万吨,与2017年差不多。换言之,中国每消费10斤大豆中,近9斤是进口大豆,1斤多点才是国产大豆。

国产大豆方面,记者查到最高的数据到1900万吨,最低的时候只有区区900万吨,相差1000万吨。

2018年受贸易“阴云”影响,美国大豆价格暴跌25%,而中国市场留下的“空白”,很快被其他国家“坐收渔利”。据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国内大豆进口总量8803.34万吨,较2017年的9553.65万吨减少750.31万吨,降幅7.85%,为2012年以来多年连续上升之后的首度出现下降。

据分析,2018年受到中美贸易“阴云”的影响,中国买家不敢冒然买进美豆。此外,由于国内爆发非洲猪瘟,养殖户补栏谨慎,饲料需求下降,导致对大豆(豆粕)需求有所下降。

美国出口下降,巴西却趁此收获不少。据1月20日巴西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巴西农业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1016.9亿美元,其中,向中国内地出口农产品总额高达355.9亿美元,占据全年35%,同比增长33.8%,而对华出口的农产品中,大豆无疑占据大头。

数据是最好的例证。2018年1至8月美国对中国出口大豆786万吨,此后据海关数据显示,9月-10月进口量仅为19.8万吨,11月进口为零,12月的数据尚未公布。据业内初步估计,2018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约为816万吨,而2017年这一数据却高达3,290万吨,同比下降75%。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也显示,2018年1月至8月巴西对华出口大豆数量达到5090万吨,9月份759万吨, 10月653万吨,11月507万吨,12月423万吨。因此,2018年中国进口巴西大豆为7432万吨,去年同期为5,093万吨,同比上涨45.9%,占据2018年中国进口大豆量的84.4%。

而美国遗留下的“空白”,很快被巴西抢占。

事实上,不止巴西,俄罗斯对华出口增速第一。据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对美国进口额1550.9亿美元,同比增长0.7%;中国对巴西进口额775.1亿美元,同比增长31.7%; 中国对俄罗斯进口额590.8亿美元,同比增长42.7%。

对比发现,2018年,巴西、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增速加快的情况下,美国大豆对中国出口少之又少。业内认为,不管是美豆失去中国市场,还是巴西大豆成功补位,都受特朗普的经贸政策影响,与对应的则是中国的大豆需求非常可观,这就是现实。

 

(关键字:大豆)

(责任编辑: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