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及豆油库存下滑,油脂价格大幅上涨

2019-8-6 10:11:58来源:天下粮仓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升级,国内油脂期货盘得到进一步提振,今日大连盘豆油及棕榈油高开高走,明显上涨,截止11:24,大连盘豆油1909最新5672元/吨,涨126元/吨,盘中高点触及5690元/吨,较7月初的5342涨348元/吨,自5月上旬该合约触及5266元/吨的低点以来,盘面一直在努力的震荡向上。大连盘棕榈油1909合约最新4444元/吨,涨84元/吨,盘中高点触及4456元/吨,较7月上旬的低点4164涨292元/吨,其走势稍弱于豆油。

除了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一系列利多影响之外,还有一方面,就是基本面的持续好转,油厂开机率明显要低于市场预期。上周(7月27日-8月2日),因部分工厂豆粕胀库还未缓解,及广东部分油厂因台风“韦帕”来临,紧急停机,上周油厂开机率再度下降,全国各地油厂大豆压榨总量1492600吨(出粕1179154吨,出油283594吨),较上上周1567600降75000吨,降幅4.78%,当周大豆压榨开机率(产能利用率)为41.78%,较上上周43.88%降2.1百分点。

下游非洲猪瘟仍在蔓延,养殖需求总体偏弱,目前共有32个省份发生家猪(144)和野猪(3起)非洲猪瘟疫情。同时目前已有21个省份122起疫情解封。非洲猪瘟疫情持续频发,尤其近期华南、西南及两湖疫情严重,当地生猪存栏下降明显。与此同时,今年第7号台风“韦帕”(热带风暴级)已于上周登录我国,受其影响华南地区强风雨持续,广东,海南等地出现大风及暴雨天气,水产市场需求季节性增长缓慢,豆粕下游消耗有限。

豆粕胀库现象迟迟得不到明显缓解,影响大豆压榨开机率,豆油产量也随之减少,本周国内豆油商业库存进一步下降,截至8月2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138.82万吨,较上周的143.95万吨降5.13万吨,降幅为3.56%,较上个月同期148万吨降9.18万吨,降幅为6.2%,较去年同期的159.75万吨降20.93万吨降幅13.1%,五年同期均值131.996万吨。而传统中秋、国庆节逐渐来临,食用油需求阶段性旺季将至,包装油备货业已启动,近段时间以来油厂豆油出货整体较前期好转,从Cofeed统计的110家样本数来看,7月31日豆油提货量已经攀升至36130吨,而此前的大部分时间里豆油提货总量是在25000-30000吨。也是豆油库存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棕榈油库存也在下降,截止上周五,全国港口食用棕榈油库存总量60.27万吨,较前一周63.47降5%,较上月同期的69.93万吨降9.66万吨,降幅13.81%,较去年同期52.8增7.47万吨,增幅14.15%。加上,因船货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7月棕榈油出口增加1.64-5.1%,出口好转,以及行业知名分析师预计"因生物燃料和食品领域的消费加速成长,同时棕榈油产量增速放缓,将在今年剩余时间以及2020年提振棕榈油价格走高",利多言论给油脂市场带来些许利好。

还有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在期初库存偏低的情况下,南美库存预期在未来3-4个月逐渐见底,若中美紧张关系持续中国不再采购美豆,南美的远月贴水将继续看好,叠加人民币汇率走贬,共同抬升国内大豆进口成本。加之USDA8月份将公布重新测量的大豆种植面积报告,市场认为美豆种植面积将调增,但是同比明显减少的趋势不会变,且美豆仍处于关键生长期,今年美豆播种较晚,后期有可能会有早霜威胁,天气炒作仍有可能卷土重来,一旦天气出现变化,那么国内外期货盘也将会进一步走强。

综合来看,中美贸易关系进一步升级,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破7,离岸汇率最低跌破7.10,叠加基本面形势不断好转,两项主要利多因素令油脂行情上涨将有望延续,预计在包装油备货结束前,油脂行情将保持偏强运行,整体易涨难跌,期间即使出现回调,空间也有限。

但需要注意的是,8月份24度棕油到港量或高达58万吨,9月24度棕榈油进口量亦有45万吨,远高于正常35-40万吨的水平。目前豆棕价差处于较高水准,棕榈油对豆油的替代性较强,且随着豆粕库存压力有所缓解,考虑到8月大豆到港141船910万吨,后期油厂开机率有望逐渐提升,或影响后期豆油行情上涨空间。

美豆方面,短线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非洲猪瘟疫情降低中国饲料需求,而巴西大豆盘面毛利增加,截止上周五,巴西大豆8月船期盘面榨利盈利215元/吨,前一周同期盈利171元/吨。但美湾大豆由于高额关税仍未取消,压榨仍陷入亏损,截止上周五,美湾大豆8月船期盘面榨利亏损488元/吨,前一周同期亏损647元/吨。由此可见,美豆的出口形势并没有优势可言。短线美豆仍承压,整体将维持偏弱震荡运行。

(关键字:油脂)

(责任编辑: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