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以来,在终端市场,鸡蛋零售价上涨较快,有的消费者一度感觉“鸡蛋涨疯了”,其实,这是与前几个月蛋价偏低时相比所产生的一种“错觉”。“目前,大连市场上,普通鸡蛋零售价为每斤4元-4.5元,而一斤能称7-9个鸡蛋,算下来价格并不算高。”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最近的蛋价与曾经所谓的“火箭蛋”行情,还相差甚远。
那么,今年上半年,鸡蛋行情为何处于低位?李晓东认为,主要原因是:全国范围内,蛋鸡存栏量非常高,鸡蛋供应十分充足。“除了产能过剩外,受疫情冲击,消费总体不旺,尤其是餐饮店接待量大幅下滑,对鸡蛋的需求也减少了。”大连“福禧”牌鸡蛋负责人表示,供需两端的“一高一低”形成叠加效应,使得上半年蛋价总体低迷。
“7月份掀起的这波涨价行情主要是因为盛夏炎热,蛋鸡产蛋率下降,加之多地出现洪涝灾害,暂时影响了鸡蛋的各地调运。但此类影响毕竟是短期的,而且,夏季也不利于鸡蛋的存储,蛋企及蛋鸡养殖户都有限期出货的压力。”该业内人士表示,在蛋企及大型经销商等囤积惜售一段时间后,不得不向市场集中投放,蛋价于是应声回落。
“黄金行情”后谁都不愿离场
事实上,当下,蛋鸡存栏量偏高是有“前因”的。“去年,蛋价较高,蛋企及蛋鸡养殖户大都赚钱了。以普通鸡蛋为例,去年最贵时,出场价为5元/斤,最低时也在4元左右,零售价自然更高。”刘俊告诉记者,在高行情刺激下,蛋企等纷纷扩大蛋鸡养殖规模,一些场外资金也争相介入,由此埋下了产能过剩的隐患。而今年春节后,蛋价意外走低,但从业者却鲜有离场的,相反,不少人还坚信“行情会马上反转”,甚至在冷库中大量囤蛋。后来,蛋价长期低迷,囤积的鸡蛋只能拿出来销售,结果,进一步冲击了行情。
“上半年,蛋企及蛋鸡养殖户都在咬牙坚持,确实很少有撤离的。大家都愿意依据‘以往的规律’做事,但今年恐怕不灵了。”李晓东回忆说,2017年上半年,鸡蛋出场价仅为2元左右,蛋企及蛋鸡养殖户赔得很惨,许多人扛不住了黯然离场。但当年8月到次年2月,蛋价强势反弹,坚守者很快将亏进去的钱都捞了回来,扭亏为盈,那些中途离场者懊悔不已……因此,今年,许多从业者一直在苦等“规律应验”。此外,还有蛋企相信“肉价与蛋价应该并驾齐驱”的规律,现在看,或许也是空盼一场。
“蛋鸡存栏量高,除了‘蛋的原因’之外,还有‘鸡的原因’。”大连“福禧”牌鸡蛋负责人介绍,蛋鸡养殖周期通常是500多天,但如今,有的蛋企还养着不少700来天的蛋鸡,没有及时淘汰。原来,去年,淘汰的蛋鸡收购价曾高达每斤11元-12元,而今年五六月份,则跌至每斤3元左右,现在则涨到了5元,但一些蛋企仍然惜售,导致了大量老蛋鸡的存在。
(关键字:蛋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