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政府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轨道上的江苏”新一轮建设路线图。根据规划,江苏5年内将新增1000公里铁路,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赋能。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丁军华在会上解读了新近发布的《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铁路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他介绍,过去5年江苏省累计完成铁路投资2237亿元(人民币,下同),铁路建设总里程达到4204公里。其中,高铁新增2215公里。
经过5年建设,“轨道上的江苏”主架骨初步形成。未来5年,江苏计划再新增1000公里铁路,全面畅通交通大动脉的“毛细血管”,提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根据初步规划,“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将续建4个项目、新开工18个项目、实施扩能改造2个项目,累计投资4500亿元左右。
丁军华表示,《意见》系统性地提出了“轨道上的江苏”的目标体系和时间安排,并围绕目标提出分两个阶段实现。
第一个阶段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江苏”。其中提出,高铁覆盖省内所有设区市和90%以上节点,实现省会南京与各设区市1.5小时通达、与长三角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各设区市与长三角中心城市间3小时通达。宁镇扬、苏锡常、沪苏通率先形成1小时“轨道交通圈”。
第二个阶段到2035年全面建成“轨道上的江苏”。规划要求95%县级以上节点实现高铁通达,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县)高铁全覆盖。
在新增1000公里铁路后,江苏的铁路总里程将达约5200公里,为苏北地区交通的“真空地带”补上短板。同时,长三角的交通大动脉将更加畅通,为区域一体化赋能。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将续建4个项目、新开工18个项目、实施扩能改造2个项目,且大多集中在以江苏省为主建设的城际铁路项目上,呈现出鲜明的层次多、项目多、投资大、任务重的特点,现有的资金投入、资源供给及前期工作、建设、运营等体制机制等已不能适应新阶段发展需求,亟需出台新的政策。
“我省重点研究建立或完善规划引领、前期工作、建设管理、投融资、资源保障、综合开发等多项机制,很多措施和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相对领先的。”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丁军华介绍,前期工作省市协同、建设管理分级负责、资金筹措省市共担、重大项目用地省级统筹保障、站城融合“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等,充分体现江苏省以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江苏”、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引领和带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决心。
在资金筹措方面,《意见》明确提出,加快研究制定江苏省主导建设铁路项目运营亏损补贴的政策、深化研究土地出让收益支持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等政策、支持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铁路项目开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等一系列“干货”,而且新明确城市群城际铁路、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铁路专支线项目的出资原则。
“城市群城际铁路项目,以所在设区市和县(市、区)出资为主,省级原则上按资本金的30%出资。都市圈市域(郊)铁路项目,由所在设区市和县(市、区)负责;纳入国家规划且具有公共属性的铁路专支线项目,以所在设区市和县(市、区)投入为主,省级原则上按照总资本金扣除征地拆迁费用后的30%出资。”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师庆国介绍。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国臣表示,为优先保障重大铁路建设项目所需资源要素,省自然资源厅对列入国家和省重大项目清单的铁路项目及综合开发项目所需用地、用林计划给予保证,并对新开工铁路项目在空间上予以全保障。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陈志鹏表示,在生态资源保障方面制定技术指南,铁路项目按照指南,可以保证对生态环境影响达到最小程度,还可以通过技术上的补偿实现最大限度环境保护。
江苏将最大化发挥省铁路建设领导小组议事协调机构作用,明晰和优化省政府定期会办、省铁路办牵头抓总、省发改委主抓铁路规划和项目审批、省铁路集团作为市场主体、省有关部门合力推动、地方政府全力以赴的组织保障体系。“新机制进一步强化对外协调,总体上要求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按分工对口协调、有序协调,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形成合力。”丁军华说。
(关键字:水泥 江苏 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