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周评:限电影响,全国水泥价格持续上涨

2021-10-15 15:44:30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张铁芝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本周全国水泥价格继续上涨,涨幅仍然较大,但相比9月底,涨势有所放缓。一,供应方面,国庆长假期间,部分省份水泥企业停产力度任然较大,但节后有恢复生产的情况,水泥库存有所下降,北方下降,南方部分省份库位上升。二,需求方面,水泥价格上涨导致部分用户采取观望态度,加之国庆期间北方部分省份连续降雨,需求量有所下降,国庆节后恢复相对较快,相比9月底有明显上升。

本周各区域市场评述

西北:成本推动价格普涨,需求面临压力

受成本压力推动,西北各省市水泥价格普涨,国庆节开始陆续出现了1-2轮上涨,涨幅多数达到100元/吨以上。涨价后需求普遍受到压力,加上局部地区出现降温和降雨天气,需求表现不理想,出货也不稳定。宁夏等传统低价市场价格也涨至400元/吨,但仍有部分厂家维持相对低价走货,市场竞争压力仍然较大。

宁夏、甘肃和陕西局部有停产情况,但相比国内其他地区,水泥企业停产影响不大,涨价主要还是成本攀升导致。

华北:各省市价格普涨,销量不佳,但落实情况较好

国庆节后,京津冀市场水泥价格继续推涨,主要是京津唐、承德和秦皇岛上涨,上涨后价格已经明显超过冀中南地区。冀中南市场大厂水泥价格也都站稳500元/吨。虽然需求普遍疲弱,下游用户采购意愿受到较大压制,但开单价基本落实到位。

山西和内蒙古水泥价格也有上涨,累计涨幅最高到100元/吨。但有较多厂家前期低价单较多,对新开单的增量造成影响。

东北:东三省停产,价格上涨

东三省从9月底开始有不同程度停产和减产,辽宁国庆节后集中停窑15天,东北10月15日开始错峰5个月,吉林情况相对宽松。水泥价格在国庆节后再次上涨,最近两次上涨,涨幅累计达到160-200元/吨,大连完全停产,部分厂家已经全员放假,据闻价格超过800元/吨,但不太可能有成交,意义不大。

华中:河南价格起伏不定,湖北涨价湖南放缓

河南国庆节期间有部分厂家水泥价格回落30-40元/吨,节后再次推涨30元/吨,但河南水泥企业生产相对正常,加上节日期间降雨较多,需求不理想,涨价最终并未落实。到最近一周,价格再次出现下跌,出厂价多数回到500元/吨之下,只有成本勉强支撑价格。本周开始有一定程度停产,停窑约4成,但不足以改变供需关系。

湖北国庆节后出现涨价迹象,10月10-12日,鄂东到鄂西陆续上涨了60-100元/吨不等,但临近河南的区域并未上涨。涨价主要受成本和长江上下游涨价带动,本地供应较为充裕。

湖南最近一次涨价在9月29日-10月1日,涨幅在50元/吨。从10月7日开始全面恢复生产,供应恢复正常后,有小部分民营厂家希望促进出货,价格有不同幅度下调,但并未形成普降。出于对后期生产稳定性的担忧,水泥企业普遍在填充库存,并未有太强的促销意愿。湖南水泥价格较高,部分下游用户减少或停止拿货。

华南:供需双弱,广东继续上涨

因煤耗超标,广东云浮地区主导企业3条熟料线自9月26日起停窑,复产时间在10-12月,其余熟料线也于10月份陆续停产。肇庆地区德庆石井一条熟料线8月起停窑,另一条线阶段性停窑。封开华润9月27日开始停2条线,国庆节后再停2条线。佛山地区三水北江月内停窑,预计停至年底。惠州光大4条熟料线10月份停窑2条,英德台泥和韶关鸿丰10月7日开始窑磨全线停产。9月下旬,惠州个别大厂暗中下滑20元/吨左右。但因10月份供应再度收紧,10月6日起,粤北和珠三角区域主导企业水泥价格主流上涨50-80元/吨,仅鸿丰报涨100元/吨。10月12日了解,清远地区英德台泥已有一条窑、两台磨复产,鸿丰磨机恢复生产。因民用市场需求较差,10月11日英德小厂袋装水泥价格下滑50元/吨。不过珠三角和粤北区域大厂水泥报价持稳。全广东省虽然部分熟料线停产,但整体熟料库存在6成左右。水泥磨机多数减产运行,其中,英德台泥等厂限量50%出货。13日前后,受台风影响,省内降雨增加,水泥需求短期受阻。

10月上旬,海南水泥价格持稳。中旬台风天气影响,海南岛内强降雨天气持续,水泥需求几乎停滞,市场价格稳定为主。

广西全区41家水泥熟料生产企业10月份水泥和熟料产能继续减少40%-50%(部分保供重点工程的企业减产30%)。9月30日至10月1日,南宁和柳州地区部分主导企业水泥价格补涨30元/吨。10月8日,全区部分熟料线陆续恢复运转,磨机也多数复产,但水泥需求仅正常水平5成,主要是受到台风天气和过高的水泥价格压制。主导企业熟料和水泥库存4-5成,10月16-18日之后,广西全区水泥企业可能进一步减产或停产,目前主导企业对广西水泥价格暂时报稳。

华东:供需两弱,山东涨价难落实

山东水泥企业磨机虽然在10月份继续减产,但因社会资金不足以及重点工程涨价手续滞缓,且国庆假期省内降雨持续,水泥需求总体偏弱运行。10月2-6日主导企业针对全省各片区水泥价格推涨40-60元/吨,但因省内需求不足,加之河北、河南企业未调涨到位,10月12-13日,济泰、济菏等部分区域主导企业高标号散装水泥价格又修正回落20-50元/吨。全省范围内来看,国庆假期的涨价在各区域均未能调涨到位。

安徽皖北区域宿州个别大厂受河南价格回落影响,于10月12日对高标号散装水泥价格下滑20元/吨,此外区域同业价格暂时报稳。环巢湖和沿江区域水泥和熟料价格也保持平稳,本周沿江区域主导企业均已恢复熟料销售,虽然库存仍然低至4-5成,但下游粉磨站熟料采购意愿不大,沿江大厂熟料销售略显缓慢。省内水泥需求目前也仅在正常水平5-6成。

江苏全省水泥企业自10月1日起陆续复产,但多数企业仍在减产运行,水泥生产基本在正常水平40%-50%,不过熟料线多数已恢复运转。10月4-8日,淮安等地小厂水泥价格下滑40-60元/吨,但主导企业并未出现价格下滑。10月10日,苏北区域主导企业水泥价格恢复性上涨30-50元/吨,11-12日苏锡常和上海区域主导企业水泥价格上涨30元/吨,南通主导企业将于15日跟进上调。镇江地区个别主导企业有跟涨意愿,但南京、镇江其余同业涨价积极性不高,市场价格僵持稳定。

10月份浙江全省范围内水泥和熟料仍在停产、减产,不过天气欠佳,水泥市场整体供需双减。主导企业10月10-11日针对浙江全省继续上涨水泥报价25-40元/吨,具体来看各区域主流品种水泥价格普遍上涨30元/吨。

10月10-11日,江西赣西和赣东北区域水泥价格上涨60元/吨,10月12日,赣州地区水泥价格跟进上涨。但南昌、九江、抚州暂未跟随调整,具体涨价时间未定。省内阴雨天气增加,终端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熟料库存压力上升,且局部区域市场竞争加剧,全省能否落实本轮普涨尚需观望。

10月份福建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逐步减小,不过10月8-16日,全省范围内水泥企业熟料线、磨机开始减产,其中福州本地粉磨站企业减产50%左右。10月7日,海螺对销往福建平仓价上涨40-50元/吨,10月10日前后,福州部分中转库水泥价格通知上涨40元/吨。10月12日起,福州中转库水泥价格补涨30元/吨,省内主导企业水泥价格普涨70元/吨。

西南:成本压力之下,市场价格整体上行

9月30日至10月1日,四川广达南遂区域水泥价格普涨100元/吨,巴中、广元地区水泥价格普涨50元/吨,10月8-10日,四川成德绵、乐雅眉、自资内、宜泸区域以及阿坝地区水泥价格通知普涨100元/吨。其中,成都地区主导企业10月9-10日上涨100元/吨。省内熟料线多数执行错峰停窑,成德绵区域熟料库存压力不大,不过当前水泥价格过高、终端工地施工进度放缓,省内水泥需求仍仅正常水平6成。攀枝花和凉山等地因受云南低价水泥冲击,暂未跟进上涨。

贵州水泥价格不断上涨以及错峰、减产影响,贵州水泥较少进入重庆市场。重庆以及四川企业错峰停窑和部分企业磨机减产,重庆本地水泥和熟料供应偏紧。煤炭价格不断攀升,主导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增加。综上影响,9月30日至10月1日,重庆渝西、主城、渝东北等区域主导企业水泥价格第四轮上涨100-120元/吨,国庆节后了解,重庆主城市场主流成交价格落实上涨100元/吨左右。

9月份,云南昆明水泥企业减产70%,但进入10月之后,除部分熟料线仍停窑外,磨机已基本复产,水泥生产恢复60%左右。玉溪磨机复产,熟料线继续停窑。丽江则延续9月份减产措施。除此之外,云南大部分地区水泥企业生产有所放松。9月30日至10月1日,昆明地区主导企业水泥价格通知上涨30-50元/吨。不过,10月中上旬,普洱、大理等地部分企业为提振出货,水泥价格回落50元/吨左右。

10月9-10日,贵州黔南、黔西南、毕节等地主导企业水泥地销价格上涨50元/吨,遵义上涨60元/吨,铜仁、黔东南上涨30元/吨。10月11-12日,贵阳、安顺、六盘水上涨50-60元/吨,其中黔中区域(贵阳、安顺、六枝)上涨60元/吨。因错峰和用电负荷较少影响,安顺、贵阳、黔南等地仍有熟料线停产,磨机减产,部分企业水泥产能仅发挥30%-40%,黔南部分大厂熟料、水泥库存低至3-4成。

10月中上旬,西藏拉萨和山南地区天气晴好为主,但重点工程项目较少且进度缓慢,水泥需求并未较大起色。不过水泥生产成本攀升,拉萨及周边地区水泥价格酝酿继续上涨。此外,10月中上旬,昌都地区开投海通和八宿海螺等部分企业水泥价格累计上涨80-100元/吨。

水泥市场后市展望

10月第二周水泥市场需求较弱,但水泥生产仍受到一定约束,且成本继续上升,市场价格仍然保持上涨,高成本对下游施工压力加大。下周水泥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仍会延续,需求端受价格压力较大,可能出现萎缩。

供应方面:10月中下旬全国大部分地区预计仍将开展错峰生产和水泥减产,全社会水泥、熟料库位相对较低,10月份市场供应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11-12月,北方各省区将会开展较往年更为严格的错峰生产,因此未来三个月内全国总体供应减少的趋势也基本确定。

需求方面:10月中下旬,社会资金状况仍无好转迹象,且市场价格过高仍将抑制下游施工积极性,终端需求整体预期较为弱势。长期来看,房地产运行偏弱状态难有改善,虽然地方专项债即将发力,但考虑到较高的水泥、钢材价格居高不下,重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也将放缓或者推迟开工,水泥需求整体预期较为悲观。

成本方面:近期国内加速煤矿新增产能释放措施不断出台落地,局部地区煤炭产量达到年内新高水平,且有继续释放预期,预计后期国内供应仍有增长空间。国内用电负荷继续保持增长,且局部地区已开始供热任务,下游用户刚性需求继续释放,对市场形成支撑。随着天然气、石油等资源价格上涨,短期内世界范围内抢占煤炭的格居难有明显改善,印尼煤供应不能覆盖增加的需求,印尼煤离岸市场价格仍有明显支撑。

(关键字:水泥 周评)

(责任编辑: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