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水泥市场总体高位运行但需求表现欠佳

2021-11-1 9:41:52来源:卓创资讯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水泥行业大范围减产,市场供应整体下降。9-10月,除海南、西藏、青海、新疆外,全国其余省区水泥企业减少用电负荷或者减少煤耗,导致水泥磨机和熟料线普遍停产、减产,国内供应整体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份全国水泥产量20504万吨,同比下跌13.0%,环比下跌4.7%。根据监测的全国磨机开工负荷情况来看,预计10月份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仍将下跌10%左右,较9月份下跌2%左右。另外,因煤炭价格异常上涨,全国范围内水泥企业熟料生产成本压力骤增,但磨机减产较多,水泥实际产销不足,熟料库存逐步上升,为缓解成本压力,10月下旬江西、山东等水泥企业熟料线主动停窑7-10天。

需求旺季不旺,高价导致中小工地停工。10月份,虽然部分地区仍有台风和阴雨天气出现,单全国整体天气晴好为主,气温下降,利于工地工人室外施工。不过,部分区域因水泥价格快速上涨至高位,远超工程预算,部分中小工地开始停工,水泥需求受影响减弱。某大型企业集团10月水泥平均日销量20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下滑50%左右。

生产成本继续上升,10月份燃料成本大幅增加。10月中上旬,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且水泥企业煤炭采购相对困难,下旬煤炭价格虽有小幅下降,但整体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根据调研,水泥企业一般采购5500大卡的动力煤作为燃料,生产一吨熟料需要0.13-0.15吨原煤,P.O 42.5散装水泥吨熟料使用量则在78%-80%。煤炭是最重要的成本构成部分,而其余的电力、原材料(石灰石、混合材料)、三费及折旧等相对固定,因此煤炭的价格变化也最直观地反映着水泥成本的变化。根据测算,目前P.O42.5散装水泥生产成本在489.97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76%,较8月份上涨43%。

水泥价格在今年9月份开始,上涨到了历史性高位。下游用户对于水泥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相对较高,但关键是超预期的价格波动会导致施工方面临项目预算超支的问题,而出现资金枯竭的情况。对于水泥企业而言,目前这种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双高的局面,也加大了经营前景的不确定性。

11月份,北方十五省区陆续开始错峰生产,北方停窑率将超过70%;南方省份也将加大错峰停窑力度,整体供应将较10月份有明显收缩。11月中下旬,北方省份天气转冷,水泥需求将逐步减弱。南方省份预计气温适中,施工条件较好,但社会资金状况难有改善,水泥需求仍将弱于去年同期。另外,煤炭成本将逐步下降至合理水平,受此影响,水泥价格也有望跟随回落至相对正常的价位。

(关键字:水泥 市场)

(责任编辑: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