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蛋价整体偏弱,多个产区下跌,其中主产区均价4.61元/斤,较上周日跌0.1元/斤;主销区均价4.96元/斤,较上周日跌0.07元/斤。全国蛋价继续稳中偏弱,但下跌的地区比昨天大幅减少,北京及其周边产区止跌企稳。
蛋价行情分析
上一轮蛋价上涨是产区在需求疲软,市场并未缺货的情况下主动发起的,涨价底气来自于产区库存偏低。但客观的说,本轮产区炒涨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产区库存低,但消费者的冰箱充足。前几天涨价前夕,蛋先生曾反复提醒当前正处于鸡蛋需求的疲软期,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动力,但我内心也盼着炒涨成功,毕竟这两年养殖户太难了。今年各种突发事件频发,说不定炒着炒着又来个突发事件,就炒上去了,但现在看来事与愿违呀。
我们常说蛋价由供需决定,到底供需怎么决定蛋价了?个人的理解是:蛋价的低点由供应方决定,高点由需求方决定,蛋价跌到哪里由产区说了算,涨多高则由销区说了算。跌得太多养殖户不卖了,长期低于成本那就不养了,所以蛋价的低点由产区决定;涨得太高消费者不吃了,鸡蛋最终要消费者买单,所以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决定了蛋价的高点。
蛋价要形成持续性的上涨,必须具备供应偏紧和需求旺盛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而要形成今年的蔬菜和前两年猪肉那样的暴涨,一定是供应严重短缺,而当前仅仅是产区库存偏低,市场并未严重缺货。
国庆后因蔬菜暴涨、商务部乌龙、双十一、强降雪等等,蛋价曾几番上冲,极大的消耗了终端市场的潜力,多数消费者冰箱都还有存货,所以这段时间蛋先生才反复强调当前正处于鸡蛋需求的疲软期,终端需要时间消化,过于急切的拉涨适得其反。
在需求疲软时没有突发事件的带动,炒涨很难成功,但不能由于这次炒涨失败就过分看低年前蛋价。今年存栏偏低的基本面是客观存在,所以炒涨失败了,但跌幅也是有限的,12月中旬随着各种节日临近,鸡蛋将正式进入年底旺季,再创新高有难度,但会一波持续性上涨,哪年年前不涨呢。
(关键字:蛋价 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