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乌克兰都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出口大国,两国不仅占据全球25%的小麦出口,更占据了75%的葵花籽油产量。而俄乌之间的冲突不仅使黑海沿岸港口关闭,物流断绝,西方的全面制裁更使俄罗斯的对外贸易接近枯竭――这使得本就紧张的全球商品市场供应进一步恶化。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小麦期货以飙升至12.09美元/蒲式耳,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市场还预测该价格会进一步走高。比如花旗集团就表示,如果黑海的出口继续被封锁,小麦价格可能会飙升至14-15美元。
孟买的食用油商Sunvin则指出,黑海地区的葵花籽油出口处于停滞状态,乌克兰的榨油业务也在停摆,这将给全球食用油的供应带来巨大的空白。
而由于全球其他产油地区正面临自己的问题,这块空白没有那么容易填补。去年,干旱使加拿大的油菜籽作物减产,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收成减少。马来西亚正在遭受种植园工人的长期短缺,印度尼西亚限制棕榈油出口以确保其国内供应。
因此,全球主要食用油价格都在飙升。全球棕榈油的价格自去年6月中旬以来已经上涨了一倍多,而豆油则上涨了约50%;来自乌克兰的葵花籽油也上涨了约50%,菜籽油涨幅也类似。而最终飙升的食用油价格则会通过从糖果到洗发水等一系列产品的涨价,将高成本传递给消费者。
由于俄乌冲突并没有缓和的迹象,全球从主食到食用油价格的飙升正在给全球粮食通胀带来进一步的压力,甚至还会对全球央行的加息决定也产生影响。供应的紧张或将促使更多的生产国限制出口,以保障他们自己的粮食安全和控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主要的粮食和食用油进口国则陷入了困境之中。
比如埃及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如今正逐步接近粮食危机。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俄乌两国提供了埃及86%的进口小麦。而印度则是食用油的最大进口国,其有60%的食用油是进口的,该国的食品消费价格则正在以14个月以来的最快速度上涨。
(关键字:全球 食品 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