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电企业的自救行动在继续。继夏普出租家电品牌之后,松下也有意贴牌生产家电。
日本媒体日前报道称,为重组低迷的电视机业务,松下将积极与中国厂商等合作,考虑委托合作方进行大规模的贴牌生产。不久前,有消息称夏普向美国家电零售商百思买出租液晶电视的品牌使用权。
不过,昨日(2月17日)记者向松下中国公司求证时,有关负责人表示,还没有收到这方面的相关消息。
欲在中国贴牌生产电视机
据日本共同社2月14日报道,松下电视机业务部部长楠见雄规表示,为重组低迷的电视机业务,将积极与中国厂商等合作,考虑委托合作方进行大规模的贴牌生产。
报道称,松下计划委托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厂商设计和生产,最快于2014财年内在亚洲新兴市场国家销售松下品牌的电视机。松下此举的目的在于削减成本和增加销量以推动业务重组。
据了解,松下子公司三洋电机已在中国采用了贴牌生产。此前国美新闻发言人何阳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美和三洋电机在彩电方面早已进行贴牌生产合作。
家电产业专家刘步尘对记者表示,在2004年~2005年显像管电视向平板电视的过渡期,松下就曾让中国的TCL进行贴牌生产,而现在这种情况与当时非常相似,都是处在新技术过渡时期。
不过,松下在下一代显示技术方面布局并不如意。2012年6月,松下曾与索尼就OLED的共同开发达成协议,同时讨论2013年内确立量产技术,并在生产方面展开合作。但在去年底,松下和索尼宣布解除OLED电视业务的合作关系,原因是量产技术未能取得进展,尽早实现商业化将很困难。而他们的竞争对手三星和LG则在去年下半年纷纷推出了商用OLED曲面电视,而且价格在不断下降。
自救行动在继续
松下在中国的彩电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该公司作为主打的等离子产品。据家电调查机构奥维咨询的数据,2012年,松下在中国销售彩电40万台,其中等离子电视约30万台,占比74.4%;而2013年,松下在中国彩电销售约22万台,其中等离子电视为11万台,占比为50%左右。
去年底,松下宣布退出等离子电视业务,计划在2013年12月之前停止生产等离子显示器面板,2014年3月之前终止该业务。
今年2月,松下第三季度财报(2013年10月~12月)显示,报告期营收近2万亿日元(约合1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净利润达到737亿日元,同比增长20%。但为盈利做出最大贡献并非曾经的主流业务电视机,财报显示,松下的消费者业务(包括电视机、数码相机以及家用电器)占到总销售额的36%,而房屋和汽车零配件业务(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汽车导航系统以及锂电池研发)的销售额占比达到60%左右。
“也许三到五年之后,日本家电企业将彻底剥离电视业务,那时候我们再称他们为家电企业已经名不副实。”刘步尘说道。
据了解,除了贴牌生产以改善家电业务外,松下去年已将在中国工厂组装的电视液晶面板由自家产品改为了韩国厂商的产品,目的也是为了削减成本。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松下计划今年秋季发售的高画质企业用4K液晶产业,相关面板将从韩国LG电子采购。松下已从LG电子采购普通液晶电视屏,此次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拓展外部采购份额,降低生产成本。
报道还称,松下的液晶电视面板从2013年的型号起就几乎全部委托外部公司生产,以此削减成本。负责组装等离子电视的宇都宫市工厂将改为组装面向日本国内和澳大利亚等地的液晶电视。
(关键字:日本 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