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二五”末,我国内燃机工业再制造将形成35万台生产能力。与原始制造相比,再制造可节约能源消耗80%、节省材料70%以上,降低制造成本30%~50%。内燃机再制造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环境效益可观,而且节能节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是促进内燃机产业持续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建设“两型”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的举措。
5月27日,《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推进工作会议暨内燃机再制造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江苏张家港举行。按照推进计划,到“十二五”末,内燃机工业再制造的生产能力、企业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将显著提升,全行业将形成35万台各类内燃机整机再制造生产能力。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杨铁生表示,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推进工业循环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的实施有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沿着既定方向去努力,一定会实现预期目标。
再制造产业顺势而生
截止到2013年年底,我国内燃机产品社会保有量为3.8亿台,已是名副其实的内燃机制造大国。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敏介绍,内燃机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内燃机使用量大、范围广、热效率高,是目前人类所能掌握的热效率最高的移动动力机械。与汽车产业一样,作为世界内燃机制造大国,内燃机产品的广泛应用和制造产业的持续发展,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健康运行至关重要。
杨铁生也表示,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即使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完成工业化所需的能源资源规模也将是空前的。历经多年的累积,我国已经步入机电产品报废高峰期,如果固步自封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生产和消费模式,不去实现废旧产品循环利用,资源、能源和环境都将难以为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加快推进工业循环式发展,以破解能源资源约束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再制造产业可以说是顺势而生。
再制造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内燃机再制造是指将失效的内燃机进行集中拆解、零部件清洗、检测分类,按照原新产品技术规范要求,通过一定的工艺重新加工制造后,使再制造后内燃机产品的使用寿命及其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可靠性等指标不低于原型机新机的标准要求。
实施内燃机再制造利国利民,既可实现大量失效产品资源化利用,也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内外产业的实践表明,报废内燃机的缸体、曲轴等重要零部件多数为局部失效,通过成形、修复等再制造加工,在不改变形状和本体材质的情况下能够恢复其尺寸、精度和性能。与传统废金属回收利用处置方式相比,再制造能够回收报废产品所蕴含附加值的70%左右;与原始制造相比,再制造可节约能源消耗80%、节约材料70%以上,降低制造成本30%~50%;内燃机再制造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环境效益可观,而且节能节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
从整机向重要配附件全面发展
从内燃机再制造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看,推进计划明确指出了当前的重点任务,即:突出重点领域,尽快形成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化规模;加快技术创新,大力提升再制造技术能力和装备水平;发展逆向物流,保障再制造旧件稳定供应;完善标准体系,加强信息监管,规范再制造生产行为。
以当前内燃机产业再制造的主要产品——柴油发动机为例,关键零部件包括气缸体、气缸盖、曲轴、连杆、凸轮轴、齿轮室、飞轮壳等;内燃机配附件则包括增压器、发电机、起动机、机油泵、燃油泵、水泵等附加值较高的零部件。据笔者了解,目前外资与合资的一些企业,如卡特彼勒、康明斯、东风康明斯、博世等,由于其技术的整体化特征,已经在开展包括增压器、燃油泵、喷油泵、喷油嘴等一些高附加值产品的再制造。国内的一些主要再制造企业,如潍柴等,也在与其相应供应商一道推进主要配附件的再制造业务。
独立的第三方再制造公司也是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对小型和通用的配附件的制造而言。厦门三立汽车配件公司(以下简称厦门三立)是在国内从事再制造业务最早的公司之一,从1988年即开始进入再制造领域,专门从事发电机和起动机再制造业务,该公司总经理连敏向笔者介绍,2013年厦门三立的业务量已经达到50万件。另一家来自广东佛山的老总向笔者表示,他们准备承接的德国增压器再制造业务,从资源、装备等各个方面已经准备就绪,但是目前广东地区的一些政策限制使得公司还无法落地。他这次来参加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工作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长三角周边寻找一个适合公司落脚的产业园区。
解决企业困惑让产业持续前行
尽管再制造有着诸多优点,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应有的产业规模。以2007年即进入内燃机再制造产业的潍柴来看,这家最初引进美国技术的柴油机企业,从2009年正式开展再制造业务以来,一年一个台阶,2013年已经实现1.18万台的产销量,在国内名列前茅。潍柴再制造总经理助理王圣斌告诉笔者,国内目前的状况是用户对再制造产业缺乏了解,而各相关企业对产品售后规定不一样,用户对再制造性能、效能及售后服务缺乏了解,致使不少用户在是否使用再制造产品上顾虑重重。
另一家国内主要的内燃机再制造企业——无锡大豪的总经理蒋伯明向笔者表示,无锡大豪自2011年投产以来已经完成了起步阶段的工作,但在运营中与其他一些企业一样也存在着不少迷惑,如旧机资源的取得没有取得突破,《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的修改稿至今还没有发布;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还没有落地;再制造产品在国家税收减免方面也没有得到任何利好政策。
其实,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再制造产业,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看到的一份由康明斯与东风康明斯所完成的《再制造产业财税政策研究》的报告中,就对国外几个成熟再制造市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在成熟市场国家,无论是旧件进出口,还是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对再制造产品和新品来讲一样,没有专门针对再制造的特殊政策和限制。康明斯再制造中国区总经理彭益钧说,目前中美两国再制造相关企业所面临的最大差异是,在国内每一个交易环节都必须交纳增值税。
“十二五”末将形成35万台内燃机整机再制造能力
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内燃机工业再制造生产能力、企业规模、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全行业形成35万台各类内燃机整机再制造生产能力,3万台规模的整机再制造企业6~8家,3万台以下规模的整机再制造企业6家以上;增压器、发电机、起动机、机油泵、燃油泵、水泵等关键零部件规模化配套企业30家以上。
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的目标还包括:建立一批乘用车、中重型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发电设备、船舶动力、石油机械、铁路机车等内燃机再制造示范工程。初步建立全行业旧件逆向物流体系,一批核心企业建成旧件回收网络系统。再制造成形及检测等共性关键技术在行业内广泛使用,内燃机再制造工艺、技术及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制造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再制造产品配套服务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全行业实现年节约金属40万吨,节能35万吨标准煤,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降低终端消费者使用成本100亿元。
形成再制造意识乃当务之急
节约能源和资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是从事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多年的企业人员对笔者表达的共同心声。潍柴再制造、无锡大豪、东风康明斯、厦门三立的几位企业负责人均表示,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国内还没有完全形成再制造意识的背景下,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形成再制造的产业氛围,才能让人们逐渐接受再制造这一利国利民的新生事物。
对现有进出口政策限制和国内相关政策的解禁,国内、国际市场两个渠道、两个资源的利用,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是参加这次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工作会议代表们谈得较多的话题。厦门三立就提出了能否采取类似家电下乡式的刺激消费手段,来鼓励内燃机相关用户及时更新已经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老产品,使用户从观念上开始转变,从而激活再制造市场。东风康明斯也提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对再制造企业流通环节增值税的减免政策,应永久减免旧件退回环节的增值税。同时,他们也提出了扩大“以旧换再”的补贴范围、支持旧件回收、鼓励政府和国有企业采购再制造产品等的一系列措施。
再制造产业孕育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发展再制造产业需要相关各方在技术、市场、服务以及监管体系等方面积极沟通、加强协作。杨铁生强调指出,要积极营造内燃机再制造产业的政策环境,有关地区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内燃机再制造产业的指导,加强对推进计划实施单位的管理和政策资金支持。
(关键字:内燃机 再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