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质污染的新闻频发,饮用水安全已成为公众最敏感的话题之一。也由此,市场上一种新的家用电器——净水器受到大众的青睐。
四成产品抽检不合格 净水器乱象丛生引人忧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日常饮用水的质量成了我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之一,于是,家用净水器这个咱们中国人的家电新成员现在是越来越热门了。据有关数据,家用净水器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出现了,如今在一些国家的普及率甚至高达百分之七八十,而目前在我国普遍认为实际普及率还不到10%。这意味着家用净水器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爆发时期。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质检总局的一次大规模检测说明,净水器的高速增长也导致了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
在北京的众多电器大卖场,售卖净水器的柜台都会占据比较显眼的位置,少则七八个品牌,多则十几个品牌,价格从一千多元到上万元不等。有的品牌宣称是进口技术,有的宣称是专利产品,纳米膜、纯晶技术、能量活水机,各种专业术语让人眼花缭乱。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净水器所用材料大致有PP棉、活性炭、反渗透膜、超滤膜等几种,相当一部分净水器都会使用PP棉、前置活性炭、反渗透膜、超滤膜等四到五级过滤。其中活性炭起到吸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有机物的作用,如果使用劣质活性炭滤芯,就会出现掉粉现象,严重降低净水效果。更严重的是,使用质量不好的活性炭等原料,净水器不仅起不到滤除效果,反而可能会析出释放重金属,造成二次污染。
就此,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日前公开表示,从即日起至2015年3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净水器产品执法打假“质检利剑”行动,集中整治净水器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2013年7月至11月,质检总局曾对33家净水器生产企业开展了执法检查,发现有13家企业的部分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近40%。
据了解,此次集中打假行动采取企业承诺与执法打假相结合的方式。质检总局要求各地质监局组织当地净水器生产企业开展向社会公开作出承诺活动,声明采用的产品标准;对辖区内净水器生产企业全面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产品质量,以及企业向社会公开声明标准的执行情况。
同时,众多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关于净水器的相关标准超过10个,但没有一个净水器整机的强制标准,只能依靠相关的家电标准、卫生标准、材料标准以及行业标准来规范生产。由于没有强制标准,各企业的标准也是千差万别,一些小企业不按标准生产,甚至根本不制定企业标准,从采购、生产到出厂检验,都缺乏严格的质量把关。
国家质检总局执法司信息处处长范春光表示,“净水器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目前生产企业大概不超过一千家。这次查出的问题是刚刚暴露出来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选用的制作原料不同,会造成不同的结果,比如如果选用好的活性炭,它本身是干净的,那么水质不会含有有害物质,如果选用差的,水质就很难保证。二是净水器目前没有国家标准,生产厂家入市门槛很低,整个管理依靠企业自身管理体系,因此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控制和出厂产品检验。”
下一步,国家质检总局将对净水器进行行业自律承诺,“目前制定了四条承诺,核心内容有两条,一是制定了一个高水平的企业生产标准,二是让企业自愿接受执法和社会监督。目的就是让政府把产品的信息告知社会,把企业的命运交给市场,让能加入承诺的企业去淘汰不能加入的企业,最终净化市场。”范春光说道。
专家提醒,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水质条件千差万别,对净水器功能的要求也必然不同,事实上绝大多数净水器在功能设计上都有自己的针对性,所以选择净水器除了质量安全问题,还要考虑适用性,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新闻助读】选择家用净水器有诀窍
虽然目前中国家庭的净水器普及率仅为2%,但品牌却已达到4000余种,该如何挑选购买?目前国内净水器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在选购净水器产品时,要从产品品牌、技术、工艺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比较。
目前,活性炭吸附技术是开发最早、最为成熟的净水技术,至今被国内外主流净水器厂商广泛应用。但这技术处理后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会略微增加却远低于国家规定,可忽略不计。活性炭不能去除的致病微生物可由紫外线来实现杀菌的效果,因此,消费者可以选择活性炭与紫外线相结合的净水产品。
业内专家称消费者在选择净水产品时,除了看技术路线,还要看细节:第一,产品是否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如NSF International是国际公认的涉水产品认证及监测权威机构,可以对净水器的污染无去除能力、材料安全、结构完整,以及出水口感、气味等进行全面认证。第二,产品是否设置滤网更新智能提醒。无论是哪种技术,对于滤网的使用期限有明确规定。第三,产品使用过程中是否足够安全,如水电分离等设计,可有效降低产品安全风险。
(关键字:抽检 不合格 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