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开启“第二跑道” 美的格力谁更靠谱?

2016-6-12 9:46:00来源:法治周末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按照美的6月1日发布的最新收购草案修正稿,美的拟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MECCA以现金方式全面要约收购库卡集团的股份,要约收购价格为每股115欧元。

主业市场低迷的境况下,美的、格力纷纷为自己选择“第二跑道”。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美的与格力的选择却存在着很大差异。

在刚刚如愿收购日本东芝家电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再次将收购的目标瞄准德国最大的工业科技公司——库卡集团。

库卡集团是一家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制造的企业。

按照美的6月1日发布的最新收购草案修正稿,美的拟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MECCA以现金方式全面要约收购库卡集团的股份,要约收购价格为每股115欧元。

通过本次收购,美的计划最低意图对库卡持股比例达到30%(含30%)以上。

与此同时,在与美的总部佛山相距仅约100公里的珠海,美的的老对手格力亦未闲着,其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着收购工作。

与美的选择进入机器人行业不同,格力则选择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收购的目标对象则是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格力发布的公告显示,格力要收购的珠海银隆是一家专门从事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车驱动系统总成等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2008年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

“当下的家电市场正在日渐低迷,美的、格力等家电巨头纷纷为自己选择‘第二跑道’,意在开启另一个业绩增长点,但却各自选择了不同的路径。”知名产业经济评论家洪仕斌对法治周末记者说,“比如,美的选择收购东芝打通下游国际渠道,收购库卡则意在夯实上游生产制造;格力则选择了跨界手机产业,收购珠江银隆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市场低迷下寻求“第二跑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白色家电行业的日渐低迷是美的和格力纷纷跨界收购的重要原因。

“现在的家电行业到了一个不得不变的阶段。本身产能过盛,销售也在下滑。”洪仕斌说。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空调市场整体表现低迷,市场供需陷入失衡状态,空调价格步入下降通道,这对于空调巨头美的和格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预计2016年空调市场表现依旧惨淡,不排除发生更大力度价格战的可能。”家电分析师梁振鹏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据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空调市场整体零售额为1374亿元,同比下降4.8%;整体零售销量为4170万台,同比下滑1.1%。然而,截至2015年末,空调行业库存总量已突破4000万台,几乎与全年整体零售销量相当。

此外,格力、美的两家企业在2015年的业绩表现也侧面反映了行业的低迷。

格力2015年财报显示,格力在2015年实现净利润125.32亿元,同比下降11.46%;营业收入977.45亿元,同比下降29.04%。

美的2015年财报显示,美的在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384.41亿元,同比减少2.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07亿元,同比增长20.99%。

在梁振鹏等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变局之下,美的、格力两家企业亦不得不开始考虑寻求家电之外的“第二跑道”以开掘业绩的新增长点。

这一点似乎也可以在两家企业掌舵人的公开言论中得到佐证。

美的董事长方洪波此前就曾指出美的要创建“第二条跑道”,寻求家电业务板块之外的新方向。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年来,格力亦在进行多元化投资,转型做空调之外的其他产品,例如手机。“时代在变化,格力的经营思路也在发生转变。”

“主业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格力、美的两家企业必须寻求其他发展空间较大的领域。”梁振鹏说。

美的、格力的不同选择

同样的市场现状下,美的与格力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美的选择进入机器人行业。

实际上,早在选择收购库卡之前,美的在机器人行业就已经有动作。2015年8月,美的就发布《机器人产业战略发布暨与安川电机投资设立机器人合资公司的公告》,正式宣布进军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市场。此外,美的亦成立了“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注册了全资子公司,即“美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表示,本次收购库卡集团股权是公司深入全面布局机器人产业的关键一步。

公开资料显示,库卡在德国制造业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目前已是全球四大机器人企业之一。而根据IFR2015年的数据,在汽车制造领域库卡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和欧洲都是第一;在一般工业领域,库卡机器人的市场份额位居欧洲前三名。

“选择机器人行业作为突破口,不仅是美的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家电产品竞争力的现实选择,也是美的开辟‘第二跑道’的产业战略选择。”家电产业分析师刘步尘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美的预计,若按照要约价格以每股115欧元计算,本次对库卡的收购总价约为292亿元人民币。最新消息显示,收购库卡的方案已经经过美的股东大会投票审议通过。

然而,相对于美的选择巨资进入机器人行业,格力则选择了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今年4月,格力即发布了拟收购珠海银隆的公告。

资料显示,珠海银隆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6.4亿元,从2011年起,在经过几次收购后已形成了从整车制造到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和充电设备的闭合性循环产业链。

此外,珠海银隆的业绩表现亦十分不错。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银隆新能源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9.36亿元,同比增长51.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7658.69万元,同比增长19.18%;公司资产总额62.9亿元,同比增长48%。

谈及收购珠海银隆,董明珠曾表示,目的是“进一步地把我们环保能源的一些技术融入到新领域里面去,以后我们可能不仅是造一辆环保能源的汽车,也要把两者之间的协同、合作做得更好”。

事实上,格力在新能源方面也是早已有所布局。2011年,格力斥资1.5亿元在珠海建立专业化锂离子电池企业珠海格力电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格力组建智能装备研发团队;2015年,又注册成立了珠海格力电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此次收购珠海银隆,被业内认为将成为格力在新能源领域的又一布局。

此外,格力在寻求“第二跑道”中,手机行业似乎也成为格力的选择。

自2015年以来,围绕着“格力手机”的消息及评论就在网络中不断的传播。格力跨界做手机已成为业内人所共知的事情。在业内看来,手机背后隐藏的是格力的智能家居野心。

“格力不是为了做手机而做手机,手机对于格力体系来说,并不是一个单品类的产品。企业目前正在做智能环保家居系统,手机是智能环保家居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移动控制终端。格力是出于发展智能环保家居的需要而做的手机。未来用户要应用智能家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个比手机更好的选择。”此前,格力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谁的选择更好?

那么,格力美的两家企业在拓展“第二跑道”的选择中,谁的选择更好呢?

“我觉得美的的选择可能会更加靠谱一些。”梁振鹏说,“对于美的而言,自身企业的转型升级就需要高端的机器人,收购德国库卡一方面可以使美的内部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中国整个制造业的升级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相对而言,美的的选择跟美的制造主业偏离不大,也符合美的的实际需求。”

洪仕斌同样认为美的的选择更好一些。“企业的国际化,一方面需要渠道,一方面需要更好的产品。对于美的而言,收购日本东芝是为了打通下游的国际渠道,而选择收购库卡则是在解决上游产品制造的问题。可以说,美的在上下游通吃,策略上兼顾其核心的产业。”

相反,对于格力的选择,梁振鹏、洪仕斌等业内人士却并不是十分看好。

“格力现在是在瞎搞,什么都搞。”在洪仕斌看来,相比于美的,格力在多元化转型中没有清晰的战略思路。

洪仕斌认为,手机与新能源汽车作为格力陌生的市场领域,其必然要耗费格力很大的精力与成本。“手机跟新能源都是需要耗费格力巨大的财力跟人力资源去做的。新能源是一个创新的产业,等于是用现在的钱去探索未来的未知。而手机市场当下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市场,格力想要进入就需要大量的资源血拼进去。而且一家做家电的企业去做手机,消费者在品牌上也没有信任度。手机市场的巨头已经站在那里了,格力做手机可谓是寸步难行。”

梁振鹏亦不看好格力的选择。

“手机市场现在竞争非常的激烈,可谓是高手如云,比如,小米、华为、步步高(12.350,0.00,0.00%)系列等。可以说,格力作为多年一直从事空调业务的企业进入到这样一个高竞争态势的市场中,毫无优势可言。”对于格力选择进入手机市场领域,梁振鹏评价,“我们可以看到,格力手机宣传了很久,目前依然在市场上看不到该手机。”

此外,对于格力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梁振鹏则认为:“本身家电企业涉足新能源汽车失败的案例就是很多的,比如,美的、奥克斯空调过去都涉足过,但均以失败告终。所以对于格力进入新能源汽车这个陌生的领域而言,它也缺乏汽车行业相关的品牌资源、人才。我认为格力失败的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

“美的的这种多元化是一种相关性多元化,也就是说与主业相关。但是格力做手机或是收购新能源汽车,它是属于一种非相关性的多元化。市场上的经验证明,非相关多元化要比相关多元化的风险要高很多倍,失败的可能性也会更大。”梁振鹏说。

(关键字:美的 格力)

(责任编辑: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