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6个月,国内共发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11例,月均1.83例。从起火原因看,由于配电箱短路、充电中自燃、电瓶搭线处故障、电线老化、电池短路、空调系统故障等车辆内部原因造成的起火事故6例,占比55%;由被其他车辆引燃、排气管异物、飞线充电、车辆私自改装等外部原因引起的起火事故4例,占比36%;起火原因暂未披露的事故1例。
以上是7月12日,在德国莱茵TÜV主办的“质胜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论坛”上,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汽车功能安全部门经理陈林分享的一组统计数据。对汽车而言,最基本的诉求是什么?小编相信,至少会有99.9999%的人选择安全。而对于进入快速推广普及阶段的新能源汽车而言,质量安全带给业界的是更新、更大的挑战。
“首先,电动汽车采用的高压系统大到500、600V,小也要超过200V,高压用电安全一直是电动汽车的瓶颈和痛点。其次,电动汽车上应用了新的部件,也给车辆质量安全带来新的课题。第三,为了追求能效比的提高,轻量化成为了最新的技术趋势。为此,电动汽车车身结构选用新的材料和结构,最直接的考验就是如何符合车辆碰撞安全性的要求。”论坛上,国汽(北京)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院院长林逸这样介绍。他还指出,为了追求快速普及应用,国内很多电动汽车是在传统车型基础上改装而来,这种业态模式也给汽车质量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林逸
同时,智能化与网联化技术的发展,又为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带来另一重考验。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交通服务部电动与智能交通高级经理沈灏对此作了举例说明。比如,一架波音787飞机所需代码不到1000万,而汽车系统软件的代码量可以达到1个亿。越来越复杂的汽车总线、越来越多的通信模式和端口,让车辆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和重视。
沈灏
怎么样算是“安全”?怎么做到“安全”?如何评价“安全”?这些显然成为汽车企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理论上,车企负责进行整车设计并提出功能需求,零部件供应商据此生产产品,再由车企测试验收、进行集成。作为第三方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TÜV莱茵的专业人员在与企业的接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时候,整车厂提出的要求并不十分完善,导致零部件供应商产生困惑。”沈灏告诉记者。
交流会现场
根据产品设计,对供应商的需求应该提到什么程度?测试应该按照什么规范来做?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上用于工业产品服务副总裁夏波也有这方面的体会:“电动汽车是新生事物,很多部件都是新的,车企没有完全成熟的供应商体系,也没有太多选择,有些时候只能先用,发现了问题再做改进。这也容易导致一旦出现问题,车企与供应商责任不明的情况。所以,我们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也在帮助企业制定产品标准和规范。”从整车企业的角度说,增强自己的设计研发能力,对产品功能安全提出必要、明确的需求,是保证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需要攻克的第一道关卡。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安全 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