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在安全技术上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没有人因为驾乘新款吉利汽车而导致重伤或死亡”。此外,对轻量化、排放等都有明确的目标。
5月10日,吉利汽车正式宣布启用杭州湾研发中心,在现场发布了 “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技术品牌,并宣布将每年的5月10日设为吉利汽车技术开放日。
这一天,也正是“中国品牌日”。日前,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关于设立“中国品牌日”的请示》,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吉利的目标是,2020年销售200万辆。”在当天的技术开放日上,吉利集团总裁安聪慧表示。
吉利是目前发展势头最好的中国品牌之一。2017年1-4月的累计销量为36.5万辆,同比增长约94%。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年百万销量目标的37%。
但显然,对于安聪慧而言,仅仅有销量是不够的。与几乎所有的中国品牌一样,吉利并不能就此高枕无忧。传统的整车企业,都在进行创新技术的转型,而各类新势力造车以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挑战着传统整车企业。
吉利与volvo联合打造的全新品牌领克的推出,能否与主流合资品牌进行比拼,这也是安聪慧面临的挑战。
“中国品牌要成功,要获得市场认可,没有捷径可走。”安聪慧认为 ,中国品牌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把握行业话语权,重塑市场格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汽车强国梦的践行。
销售额的20%投入研发
在当天的吉利汽车技术开放日上,发布的“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是吉利汽车以洞察现在以及未来人们驾乘出行需求为出发点,融合全球智能科技而构建的汽车驾乘技术解决方案。
其中,“iN”代表智能(Intelligent)、融合(Integration)以及潮流趋势(IN Trend),“TEC”代表着科技(Technology)。
“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包含了“高效动力技术G-Power”、“人本安全技术G-Safety”、“智能驾驶技术G-Pilot”、“健康生态技术G-Blue”、“智慧互联车行技术G-Netlink”等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模块,并且iNTEC涵盖的技术内容模块将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逐步升级。
举个例子,吉利在安全技术上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没有人因为驾乘新款吉利汽车而导致重伤或死亡”。此外,对轻量化、排放等都有明确的目标。
“吉利汽车确立每年5月10日为‘技术开放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向大家展示创新成果。”安聪慧说。
而配合技术创新,吉利投资62亿元建设的吉利杭州湾研发中心也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吉利已经布局了杭州、宁波、瑞典哥德堡和英国考文垂四大研发中心,以及上海、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塞罗那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四大设计中心,加上测试工程团队,工程师数量高达1.6万人。
“中国品牌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把握行业话语权,重塑市场格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汽车强国梦的践行。”安聪慧说。
而为了掌握行业的话语权,吉利加大研发投入,按照行业惯例,车企的研发费用通常占销售总额的5%到10%, 吉利汽车的这一比例长期接近20%。
自主品牌进入分化期
2016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达76.59万辆,同比增长50%;今年5月5日,吉利汽车发布产销快报,4月实现汽车销量86727辆,同比增长约94%。今年1-4月的累计销量为36.5万辆,同比增长约94%。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年百万辆销量目标的37%。
但安聪慧面临的压力并不小。2017年,汽车市场正在快速退潮,一季度狭义乘用车市场,30年来第一次同比下滑1%,刚刚过去的4月份,再次出现同比下滑1.7%,前4月累计销量呈负增长的局面。
受整体大环境影响,如何保持持续增长,才是最重要的。总结吉利的增长因素,安聪慧认为与吉利在技术上的升级是分不开的。
“我们经历了初创时期的一穷二白和懵懂无知;经历了第一次转型时期的壮士断腕和拨云见日;经历了国际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和理念突破,整个创业、创新过程波折起伏、艰辛异常。”安聪慧说。
从2003年,吉利白手起家,在临海建立了最初的研究院,开始自主开发整车、发动机、变速器;2010年,杭州临江研究院建成,与沃尔沃的协同效应为吉利汽车的技术创新注入全球化的视野和标准;2013年,吉利欧洲研发中心(CEVT)成立,吉利与沃尔沃联合开发基础模块化架构CMA,确保吉利汽车在技术变革浪潮中继续进步。
“新技术大家都在推,就看谁的技术能更领先一些,脚步更快一些。”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峥楠表示。
实际上,近年来,车企都在进行技术升级,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各家车企在新技术、新车型上热闹的发布就可见一斑。
然而,并非所有的中国品牌都像吉利一样幸运。从4月份的数据看, 业绩有喜有忧,长安汽车5月8日晚间公布了2017年4月份的产销快报显示,4月长安销售量为16.1862万辆,同比下滑27.61%。今年1到4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00.059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79%。
虽然短期的数据不足以说明问题,但可以肯定现在正在进入自主品牌的分化期。
那些仅仅因为踏准市场节奏、因市场机遇而热卖的产品,销售热潮都是短期的,最终决定成败的,还是产品背后比拼的实力,而这些需要积累。
当很多企业将主要精力花在SUV上,吉利先行在轿车市场上取得突破。安聪慧认为,只有轿车做好,SUV才能做好,因为前者的竞争更激烈,“相同的造车成本,SUV的定价可以高于轿车,这说明,在轿车领域取得成功难度更大。”
(关键字:吉利 技术品牌 智能驾驶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