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2017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在合肥盛大召开,本年度家电技术大会智能化仍是重头戏。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正在成为多行业增长引擎。在本次技术大会上,南京江苏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王治平博士做了题为《家电行业大数据关键技术与案例实践》的演讲,横向纵深多维缕析了大数据对家电行业带来的变革。在会议现场,针对大数据在家电行业的运用,中国家电网记者采访了王治平博士。
目前家电整体市场增速减缓,但智能家电的规模发展迅速,《2017-2022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以上。王治平认为,新型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给家电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其变革具体表现在:一,用户购买渠道的改变;二,用户购买习惯的变化;三,产品互联网营销方式的变化。基于用户数据的推荐技术成为产品互联网营销的主要手段;四,产品思维的变化。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用户体验分析和产品规划成为趋势。
王治平告诉记者,大数据对家电行业的创新应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分别为:市场调研、产品规划、个性化推荐、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大数据影响家电行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产品上市之前,可利用大数据做市场调研,进行可行性论证,对产品做定义和规划;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后,可以利用大数据做精准营销。此外,企业物流、财务、投融资以及销量预测,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分析。”
大数据拉近了家电产品生产厂家与产品以及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原来家电行业生产是一个开环,厂家想生产什么产品完全由厂家主导。如果做得不对,反馈的周期也很长。而现在,通过大数据厂家能将触角伸到用户端,通过云计算等数据采集用户的使用行为,缩短了与产品以及用户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增加了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王治平称,因为有交互,才使智能制造成为可能。以前,智能制造“不可能”,是因为不知道用户需求在哪。而现在,通过大数据能够非常明晰地洞察用户需求,从而使个性化定制被推上日程。在大数据的“协助”之下,智能制造形成了闭环,能更加做好产品研发,做差异化产品,使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多元。
毋庸置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助力家电行业发展的利器。但是,王治平也提醒道:不能为技术而技术。“家电企业在推大数据的时候,首先要把业务场景定出来。到底是做产品经营的预测,还是想优化物流路径,缩短物流周期,部署最适配物流点?总之,一定要想好业务场景,有了思想上的准备之后,通过大数据弥补自身短板。”
当前,我国各行各业与大数据相关理论与技术的融合创新、协同发展已经是必然趋势,但大数据技术也并非没有“烦劳”。关于大数据技术的“症候”,王治平表示,大数据基础的技术并不难,难的是数据云比较杂、格式比较多,以及目前由于还未能做到人工完全不干涉,使之还面临人力投入的问题。
而在大数据人才缺失方面,王治平对记者表示,当前通用的大数据人才并不缺,缺的是面向特定领域对业务和技术都有很深理解的专业大数据人才。对此,王治平希冀道:将来大数据人才的发展方向,或者可以一反以前从通用人才朝特定领域发展的模式,改为由行业专家去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反向模式,其效果可能更为理想。
在家电大数据规范化方面,王治平称,智能家电互联互通协议(M-SmartSHAC),大数据技术的框架架构,以及家电领域专家的知识库系统等,希望能由行业协会牵头去确立完善。
最后,王治平补充道:大数据技术体系很庞杂,家电企业不要投入太多精力到基础的通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上,对之可以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原则。而对于那些同自身业务结合紧密的模型和应用,如物流优化模型,则可以投入较大力度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