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巨头陷“造车”迷阵 疯狂跨界还是理性布局?

2018-2-2 10:27:17来源:南方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去年11月底,黑电巨头创维集团(以下简称“创维”)旗下港股上市公司创维数码发布公告,拟收购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沃汽车”)及其附属公司的权益。这是继2016年3月,白电巨头格力发公告拟收购主营新能源汽车的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之后,又一宗家电巨头收购新能源车企案。一时间,家电企业跨界造车的话题再度甚嚣尘上。

十年前,家电业曾掀起过一波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当时,春兰、奥克斯、美的等家电企业纷纷试水造车,但大部分跨界者在短短三两年便纷纷以失败告终。十年之后,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和使用新能源的政策下,以家电为首的国内企业似乎再度卷土重来。这一轮新的造车运动究竟是门外汉巨头们的“疯狂跨界”还是转型之下的“理性布局”?

◎创维收购开沃汽车梦碎

去年11月底,创维就发布公告称,拟收买控股股东黄宏生或其控股公司持有的开沃新能源汽车团体有限公司及其从属公司的权益,以此开启了收购和谈。

公开资料显示,开沃汽车建立于2011年,以大、中、轻型客车,乘用车及相干零部件的制作与贩卖为主体,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总资产约80亿。

开沃汽车旗下具有南京金龙客车制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金龙)、武汉开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深圳开沃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创源六合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开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其产品主要为3.6米~18米全系列新能源客车、乘用车。作为开沃汽车的主力,南京金龙2016全年新能源客车总销量市场占有率仅为4%,另外,南京金龙2016年纯电动客车总产量为7921辆,在国内排名第四。

创维显示了对此次收购的较高期望,其表示,若收购达成,将调整及优化本集团的业务结构,但也有分析人士称,创维意欲跨界,或许与创维彩电近年来业绩下滑有关。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两个月后,创维数码发布公告称,收购开沃汽车一事,继本公司与目标集团进行初步磋商后,由于潜在收购的若干主要收购条款双方未能达成协议,故董事会决定终止有关的磋商。这意味着,创维“蓄谋”已久的收购,最终以失败告终。

家电行业观察人士刘步尘表示,“如果收购成功可以扩大创维数码营收,但能增加多少,也确实不好讲。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资本市场担心(开沃汽车)不是一块优质资产,担心注入进去会影响创维数码股价表现。”

◎格力、银隆再站风口浪尖

身陷造车漩涡的不只有创维,还有信心勃勃入局新能源业的格力。2016年底,格力收购银隆失败,去年上半年,格力董事长董明珠通过加持,成为珠海银隆第二大股东。近一年时间,银隆高速扩张,共计建立了11个产业园基地,其中7项新基地投资总额达800亿元。

珠海银隆成立于2009年12月,所在领域是新能源相关技术的研发、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生产销售,以及混合动力、纯电动车汽车的开发。2010年,银隆斥资约4亿人民币,收购了美国奥钛53.3%的股份,掌握了石法纳米制球技术,随后获得储能技术和钛酸锂电池技术。

一度高速发展的珠海银隆今年伊始被曝出拖欠供应商货款的重重传闻,据悉,该公司正与珠海思齐电动汽车设备公司“对簿公堂”,双方在买卖合同纠纷上“纠缠”,而其未来何去何从似乎与格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在这关键档口,珠海银隆董事长魏银仓辞职,而珠海银隆一些管理职位也空缺出来,一时间,“格里系将全面进入”的传言在坊间流传。

对此,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表示:“外界的说法过于夸张,此前只是少数人跳槽至银隆。”据悉,从去年开始,就陆续有格力高层跳槽到银隆,多位原本在格力工作的员工出任了银隆核心业务的分管副总裁。“新的管理团队用家电思路做汽车,并不大懂这一行的一贯规律,债务矛盾渐渐尖锐。”部分珠海银隆的供应商如此反映。

◎企业多元化扩张的渴望

对于创维的“造车意图”,家电分析师刘步尘表示,以黑电为主的家电企业里,创维对彩电的依赖水平很高。创维数码想收购开沃汽车,是为了营业结果多样化,让企业有多一个营收点,而与此同时,开沃汽车旗下的南京金龙也是一个优良资产。

正如刘步尘所言,创维的营收结构目前仍比较单一,彩电的整机销售占据了营收绝大多数比重。而无独有偶,格力也有着类似的特点,格力空调占据格力营收的绝对比重。

去年第四季度,在一次论坛中,董明珠曾再爆“语录”:“这么多人找我拍照,但你们没人用格力手机。”这无论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格力培育新业务支柱的焦虑心态。

时至今日,谈起格力,人们的印象仍是格力空调。然而,实际上,格力的产品还包括冰箱、电饭煲、净水器、手机等。

日前,在广州白云区江夏片区的格力门店升级中,记者看到,格力的冰箱、电饭煲、净水器都被摆在了格力门店就显眼的位置,在销售区域,门店工作人员还安排了大量的互动体验活动,而其目的,就是加大力度推广格力其他产品,改变格力门店就是卖空调的印象。

◎决策者个人意志还是企业未来

“董事长几年前就‘看上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装备这两个‘点’,这些年就朝着这方面迈进。”格力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银隆高速扩张的道路上,时不时都会出现格力的影子。如在去年春天,格力电器对外公告称,与珠海银隆将在智能装备、模具、铸造、汽车空调、电机电控、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进行合作。在同等条件下,一方优先采购对方产品,购买对方服务。以一个年度为一个周期,甲乙双方相互的优先采购和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00亿元。

格力的智能装备主要包括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工程等加工设备,工业制品则主要包括车用空调、模具、电容、漆包线等产品,这次合作,实际上确立了银隆获得格力智能装备产品支持的“捷径”。

而在去年银隆的产业园建设考察和各类合作洽谈中,挂着格力电器董事长、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这两个身份,董明珠的表现也时刻积极。

今年年中,董明珠任期将满,其是否会连任,现在仍不得而知,而关于其将到银隆担任董事长的推测近来盛传。

“希望大家坐着格力造的车,打着格力的手机,控制家里的空调温度,享受格力给你们带来的美味佳肴。”董明珠曾这样描述。不过,一旦董明珠不再担任董事长,格力是否将出现较大变化,目前仍未可知。

除了格力,意欲“造车”的创维背后,其实也有着个人重大影响的影子。作为创维集团的创始人,黄宏生及其控股公司是创维数码的控股股东,间接持有创维数码已发行股本总额约38.89%,其配偶林卫平是创维数码的执行董事。

与此同时,黄宏生2009年保释出狱后转型投资汽车产业,开沃汽车是其二次创业的最新成果,其持有开沃汽车的大多数权益。

◎巨头入场,强者生存

创维数字去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创维数字预计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00万元-1.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3.55%-77.38%,基本每股盈利0.08元-0.11元。创维表示,虽然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市场销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均实现较高的增长,公司主营业务市场占有率、覆盖率行业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但受关键原材料成本上涨及全球供给紧张,原材料采购中的存储芯片DDR3、EMMC Flash及NOR Flash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公司采购成本大幅上升,致使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

格力目前仍未给出去年业绩报告,但其三季报、中报都显示,格力目前营业收入落后于美的,按照这样的增幅,格力能否在今年底实现2000亿营收目标,仍然存疑。但在资本市场上,格力是今年A股市场上的大赢家,股票价格全年呈较大涨幅,一路“蹿升”。

一年股票表现、业绩情况完全不同的黑白电两大巨头,如今却同样陷入新能源“造车”迷阵,这不由地让人心生感慨:难道家电企业转型就只这一条路吗?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春兰、奥克斯、美的等家电企业曾经试水造车,大部分跨界者在短短三两年便纷纷以失败告终。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发展良机,当前,在汽车工业中,除了提升传统燃油车的效率之外,通过加大新能源车的开发生产从而减低车企平均油耗成为一种趋势。

证券分析师陈俊斌解读,企业跨界踊跃造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动车会让汽车供应链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传统车里最核心的是发动机和变速箱。放眼全球,找不到一家独立的绝对领先的乘用车发动机公司,技术都掌控在各个公司里。然而对于电动车来说,可以找到最好的电机、最好的电池。换角度来看,不是谁一定来颠覆谁,但是新能源车给人们造车的机会。”

不过,机会并不意味着“就会”。汽车从业人员向记者表示,汽车绝不是简单的零件拼凑,这只能称为一个生产的过程,却不是汽车企业的核心。研发、生产、销售、售后,这些生态的建立需要积累和沉淀,而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建立起来的。

“想造车,首先前提必须是尊重造车客观规律。”钟师说,“资本大鳄虽然资金雄厚,但很多时候会形成钱有了,人不行的局面。毕竟组织集成方面需要高手来处理。”

◆链接

家电企业十年一觉造车梦

●安徽扬子集团

安徽扬子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逐步降低家电业比重,集中精力开发汽车。中国扬子集团扬子汽车总厂成立于1991年,是由中国扬子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从事汽车整车及其零配件开发、制造、销售的大型合资企业。1996年,主导产品冰箱“外嫁”,主攻方向定在国内大型汽车企业相对较薄弱的皮卡和客车产业。1998年9月,扬子集团对生产皮卡的安徽中银扬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进行改组,最终从家电行业抽身跨入汽车行业。扬子集团已拥有32个子公司,生产的产品大到汽车,小到厨具等多达2000多种,不过汽车业务也做得不算很大。

●浙江奥克斯

2003年7月,奥克斯以4000万元收购沈阳农机集团双马汽车95%的股权,获得SUV和皮卡等车种的生产许可,之后便宣布“投入80亿元资金进入汽车业,最终实现45万辆的年产能”。然而,品牌知名度和营销经验方面的优势,并不能掩盖奥克斯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先天不足。方向盘乱抖、车窗漏雨等小毛病层出不穷,甚至发生了车轱辘在高速公路上跑掉的“大笑话”。2005年3月,沈阳奥克斯汽车有限公司将一纸申请递交到奥克斯集团,终止SUV和皮卡的生产。

●河南新飞

2003年非典肆虐,地处中原的冰箱巨头新飞集团正式杀进专用汽车制造行业。目前,新飞专用车公司还在运营,主导产品有冷藏车、保温车、医疗废物转运车、军用通信车、军用文体车等冷藏、厢式、军工三大系列200余个品种,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公告车型数量在行业内位居前列。其中,冷藏保温车的产销量做到中国行业前列,远销至欧洲、美洲、亚洲、非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算是家电企业成功一例。

●美的集团

2004年-2006年初,美的集团先后收购中国西南第一家客车制造企业云南客车厂和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以及拥有54年历史的湖南省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并且建立昆明、长沙两大客车基地,具有万台客车整车和专用底盘制造能力,并豪言通过3-5年努力跻身中国客车行业品牌前三强。然而,2008年12月被爆停产,2009年美的客车长沙基地以1.08亿由长沙当地政府收购,而后又被比亚迪收购。云南美的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目前还在经营中,规模较小。

●江苏春兰

春兰集团似乎看到春兰重卡的大好前途,2004年初,春兰积极与汽车制造商日本日野公司洽谈,以双方各占50%的股份的形式,组建一家年产6万辆重卡的合资企业,生产当前国际市场仍畅销的25吨以上重卡,然而该合资项目没有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同年,日野正式从春兰集团所在地泰州撤离。2008年7月,春兰集团苦撑11年后,终于结束在汽车领域的摸爬滚打,其持有的春兰汽车60%股权由徐工科技接手。

 

(关键字:家电)

(责任编辑: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