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由此拉开了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幕。
四十年来,我国农机工业立足国情,坚持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三农”为宗旨,在经济转型和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技术升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越上新台阶,已跻身全球农机制造大国行列;产业技术进步显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经过四十年发展,农机工业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领域一支重要生力军,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应有贡献,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一、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机工业体系
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完整的农机工业体系,一直是我国农机工业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中心工作。
1.改革开放前初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机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举国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办农业机械化的方针,农机工业建设完全由国家投资,在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主导下有计划地推进。从“二五”计划开始,国家先后投资建立起洛拖(一拖)、天拖、沈拖等7个重点拖拉机厂,与之配套的北内、上柴等8家内燃机厂;建立起四平、佳木斯、开封、新疆和北京等5家重点联合收割机厂;石家庄、保定、哈尔滨等一批重点农机具专业生产厂,以及遍布全国各地规模不等、不同产品类型的农机制(修)造厂。与此同时,为产业服务的农机教学、科研、标准、质检等机构及体系也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
初步建立起的较为完整的农机工业体系,支撑和保障了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也为改革开放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对市场需求和工业基础认识的偏差,甚至采取搞运动的方式,违背了农机工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导致当时提出的某些不切实际的计划和发展目标无法实现。
2.改革开放后重构并逐步完善多元化农机工业体系
(1)形成以政策引导和扶持为主的政府宏观管理机制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农机工业的主导地位让位于市场。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转变为制定出台农机工业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性意见、扶持政策等。这种宏观管理机制,为促进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机工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构建起多元化农机制造新体系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农机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突出的标志是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为满足农民对农机的需求,我国农机工业体系开始重构。经过四十年努力,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系逐步形成。
多元所有制企业结构形成。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农机工业率先在全国机械工业系统实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大量的社会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机工业领域,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公司率先在我国境内合资或独资建厂,之后,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等国的世界著名农机制造商也相继落户中国,迄今为止已有160余家在华外企。改革开放前形成的国有企业“一家独大”的格局被彻底打破。目前,我国农机工业已形成国有或国有控股、民营以及外资企业共同组成的多元化企业结构。
产业集聚区形成。改革开放以后,山东、江苏、河南、河北、浙江等省凭借地方工业化、产业政策、区位和资源等优势,迅速崛起一批规模不等的农机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规模以上企业较为集中、产业规模较大的省份。其中,山东、江苏、河南三省成为我国农机制造强省,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江苏常州和河南洛阳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成为我国拖拉机和收获机械两大重点产品及农机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基地,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3)逐渐形成重点子行业和领军企业
经过不断发展,拖拉机和收获机械成为我国农机工业的重点子行业,是支撑我国农机产业规模和技术进步的两支重要力量,并且带动了柴油机、变速箱、车桥和液压件等主要农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形成了整机与零部件制造专业化分工、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诸如一拖、雷沃重工、山东时风、山东五征、中联重机等一批大型综合企业集团,成为引领、带动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和中坚力量。
(4)建立起较为健全的产品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机企业在“产、供、销”产业链中只负责生产环节,产品销售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统筹安排,企业没有任何市场竞争压力。改革开放以后,市场成为企业竞争的主战场,为争取较高的市场份额,企业都把产品营销和服务作为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大气力构建产品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到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产品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覆盖遍及全国的主要销售市场。
(5)建立起较为有效的产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体系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市场需求,我国农机工业逐步构建起以生产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参加的产学研联合研发创新体系。目前,我国骨干农机企业大多建有国家或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产品研发和持续改进提供了技术保障;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充分发挥在共性和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为行业新产品研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同时,农机产品标准化、质量监督等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较好地支持和保障了农机技术创新工作。
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起来的适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的农机工业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农机工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支撑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前,在“以粮为纲”方针指引下,为确保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增产增收,国家确立了以拖拉机为重点,大力发展拖拉机及配套种植业机械装备,以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思想。因此,我国拖拉机和配套铧式犁、整地机、播种机、旋耕机、喷杆喷雾机,以及背负式收获机械等得到了较快发展。到1977年,我国平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7%。全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很低。
二十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由集体经济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经营规模由大变小,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农机与改革后的小规模经营矛盾凸显,原有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农机工业产值连续2年下滑, “包产到户、农机无路”是当时农机业界的共同感受。为了生存和发展,农机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一批适合当时农业生产的小型化农机产品,如小型和手扶拖拉机、三轮农用车、小型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逐渐占据了市场主体地位。
解决农民出行和农村运输需求的农用运输车发展势头强劲。这个完全靠市场拉动、靠农机企业自我积累、滚动发展起来的产业,以其与市场需求的高度贴合而深受农民的欢迎,曾创造8年年均增长率51.4%的神话,甚至一度超过汽车年产量,为改变我国农村交通运输面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4月,五征、飞彩、巨力等11个品牌的农用运输车两进中南海,受到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和肯定。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农村出现了季节性劳动力短缺,对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呼声日益高涨,农机社会化服务逐渐兴起,在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我国农机工业出现了新一轮发展高潮。
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应市能力显著提高,自主研发的各种新产品不断投放市场。一批技术含量高、综合性能强的大中型农机产品快速发展。以新疆-2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为代表的新一代机型研发成功并迅速打开市场,掀起了我国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发展的高潮,促进了小麦机收水平大幅提升。新疆-2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不但打造了我国民族工业的自有品牌,还为大喂入量谷物收获机械的研发奠定了技术基础,推进了自走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获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研发和批产进度。同时,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麦收获跨区作业(“南征北战”)模式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逐渐向大型化、全面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农机企业相继研发成功并批产了谷物精量播种机、高速水稻插秧机、大型高效植保机械、秸秆打捆机、谷物烘干机、青贮饲料收获机、健康畜禽养殖机械等一大批先进适用的新品种和新机型。 2010年以后,一批高端大马力农业装备得到快速发展,技术逐渐成熟。动力换档大马力拖拉机研发成功、形成量产,采棉机和甘蔗收获机投入小批量生产及推广应用,我国农业装备结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经过四十年发展,我国农机工业已经能够生产农、林、牧、渔、农业运输、农产品加工和可再生能源7个门类所需要的65个大类、350个中类、1500个小类的机械产品和装备,形成了与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大、中、小型机型和高、中、低端技术档次兼备的产品体系。国产农机装备国内市场供给率达到90%,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全国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6%。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粮食增产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和节能环保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三、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跻身全球农机制造大国
2004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出台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至2017年累计发放补贴2140亿元;201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意见》,对农机工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等多重因素的拉动下,我国农机工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黄金十年”(2004-2013)发展时期。
农机工业各项总量指标均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一举成为全球第一农机制造大国。2014年,规模及以上农机企业达到22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3952.3亿元,与2004年相比,十年翻了两番,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我国农机工业“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国际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农机产品出口贸易额连续十几年保持稳步增长,2014年实现出口贸易额105.6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四、产业技术进步显著,与农机制造强国的差距逐渐缩小
1、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农机产品发展,走的是以仿制为主的跟随路线,真正自主研发的原创产品不多,产品技术水平与农机强国的差距巨大。
改革开放后,为了加快主要农机装备整体水平的提升,确立了在产品发展上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线,以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为突破口,加快我国主要农机装备的发展速度。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农机装备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动力换档拖拉机已研发成功并投入小批量生产;无极变速拖拉机样机已研制成功;拖拉机自动驾驶技术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液压驱动技术和装置已广泛应用于收获机械、大型植保机械等自走式机械上;高速调幅翻转犁、深松联合整地机、谷物精量播种机等技术已达到国际同期水平;谷物烘干机技术成熟,形成批量生产;作业质量在线自动检测、监控和故障检测诊断等技术开始推广应用;采棉机技术有较大突破并开始小批量生产,甘蔗收获机已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上述主要产品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经或正在缩小。
2、制造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农业对农机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高性能新品种新机型的研发、投产,原有技术装备已经满足不了生产要求,配备先进的制造和检测装备,采用现代加工手段和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成为必然选择。
进入21世纪后,农机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加快推进从传统制造向现代制造业转变,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制造跨越,许多大型骨干及规模企业加大投入进行全面技术改造,技术装备和制造水平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取得质的飞跃,与国内其他行业的差距明显缩小。工业机器人、激光切割、机器人焊接、数控加工、电泳涂装、在线检测、智能制造等技术和设备已逐步应用于产品制造和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部分产品的制造质量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同期水平。
五、直面挑战,再续新篇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农机工业发展成就斐然,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2014年以后,农机工业持续高速发展积累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发展速度放缓,增长下行,我国农机工业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宣告结束,开始进入中低速增长、相对稳定发展的新常态。
目前,农机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而不强,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同质化中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依然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先进技术装备和制造技术的应用不广泛,部分高端关键核心零部件制造瓶颈尚未完全突破,整机质量和可靠性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某些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继续拉大的趋势依然存在。
上述问题是横亘于我国迈入世界农机制造强国行列的重大障碍。破解这些障碍、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加快实现由“跟跑”向“并跑”的转变,将是新时期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奋斗目标。因此,新时期我国农机工业面临的挑战更大,任务更艰巨。
为了推进我国农机工业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必须紧紧把握“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机遇,继续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推进产业技术进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制造能力和水平,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坚持以农业全程和全面机械化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先进适用的高效高性能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壮大农业装备体系、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国产农业装备国内市场供给率,降低某些高端产品对进口的依赖度,为助推我国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字:砥砺 农机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