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关厂/减产 跨国车企寒冬“瘦身”会否影响中国市场?

2019-3-7 8:18:47来源:盖世汽车作者:熊薇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受经济疲软、需求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强劲增长后,需求增速终于还是踩了刹车。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8%至2808.1万辆,为1990年以来首次年度下降,可谓寒冬凛凛。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车市,2018年全球多个主流汽车市场表现都略显低迷。比如欧洲,由于去年最后几个月需求下降,导致该地区2018全年新车销量仅为15,624,486辆,同比微跌0.04%,其中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多个主要市场销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美国,去年新车销量虽然实现了0.6%的增长,达1,733.45万辆,也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

正是基于这样低迷的态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包括福特、通用、FCA在内的一众主流车企纷纷提出“瘦身”计划,拟通过裁员、关厂、减产等措施,提升运营效率,应对车市需求降低。一时间,整个车市被一层厚厚的阴霾笼罩着,久久无法挥散……

昔日巨头纷纷“勒紧裤带”度日

对于这一轮的车企“瘦身”潮,最早可从美系三巨头说起。

销量,车企裁员

首先是福特,2018年9月,有外媒报道称由于柴油车销量下滑以及汽车产品疲软,加之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福特计划在全球所有地区市场开展内部重组,以大幅削减成本、提高设备和产品计划的效率,从而降低产品和原材料成本。据相关机构预测,福特重组计划将主要集中在欧洲市场,或涉7万名员工,最终可能导致2.5万名员工失业。

紧随其后,通用也加入了重组行列。当地时间11月26日,通用表示将在2019年大幅削减领薪员工人数,并可能关闭北美至多五家工厂,以及北美之外两家工厂。不仅如此,作为其2019年全球业务调整计划的一部分,通用还计划停产数款车型,以应对传统汽油车市场的日趋萎缩,把更多的投资转向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据估算,通用这次裁员的总体人数大约在1.5万人,略低于福特。一旦重组完成,预计到2020年将为该公司节省约60亿美元,其中一半的节省将在2019年底前实现。

这还远没有结束,短短几天后,FCA亦发布了同样的裁员声明。当地时间12月4日,FCA对工会表示,由于其位于都灵的米拉菲奥里工厂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公司将重组该工厂来生产电动汽车。重组期间,将暂时解雇工厂的3,245名蓝领和白领员工,包括组装厂的所有工人。其中,约2,445名工人将于2019年1月1日陆续下岗,2019年3月4日前还会有800多名工人被解雇,裁员将持续到2019年12月31日。

伴随着FCA的入局,一场声势浩大的裁员潮正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一时间包括大众、起亚、日产、本田等在内的多家知名车企也都宣布了裁员计划,以应对市场波动。其中大众在今年1月底宣布,其将对斯洛伐克伯拉第斯拉瓦工厂进行裁员,并减少生产班次,在此过程中减少的工时将通过生产线技术能力的提升来弥补,最终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据悉,此举也是大众在2025年将效率提升30%计划的一部分,而节约的成本将用于对成本较高的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进行投资。

销量,车企裁员

同样在1月底,起亚也宣布今年将在斯洛伐克进行裁员,尽管该公司在当地的投产规模并不大。起亚称,鉴于其位于斯洛伐克北部的日利纳工厂生产的柴油车需求量同比下滑35%,公司从2月份起将裁减27位员工,而这将是起亚自2006年进入该市场后首次裁员。

作为日系巨头,日产自去年底到现在也宣布了多项裁员计划。去年12月底,日产表示由于市场环境动荡且具有挑战性,该公司将在墨西哥两家工厂裁员约1000人。大约一个月后,日产美国分公司又宣布,由于货车和Titan皮卡销量放缓,公司计划在密西西比州装配厂解雇多达700名合同工,来对当地产能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并维持健康的库存水平。

而本田则主要是由于关厂导致的裁员。当地时间2月19日,本田宣布,将重组其全球生产网络。作为重组一部分,本田计划于2021年关闭其位于英国斯文顿的工厂,届时该工厂思域车型的生产周期正好结束,关厂后该工厂的3500名工人或将处于失业风险;另外,本田土耳其工厂也将关闭。据悉,关停英国和土耳其工厂后,本田将把投资重点放在中国、美国和日本本土市场。当前正值本田加快电动化步伐,本田意欲通过此次重组重新调整全球制造业务,并将业务重点放在产量较高的地区,来优化运营。

由此可以看到,当前车企争相“瘦身”,原因其实不外乎以下几点:区域市场需求下滑,整体销量表现不佳;地方工厂产能利用不合理,整体运营效率较低;原材料成本上升,加大了车企的成本压力……多重考验下,车企只有通过裁员重组,重新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开支,提升效率,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能”。

另外,自动驾驶、电气化等新技术趋势方兴未艾,也需要这些巨头们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提前培育市场,塑造竞争力。特别是自动驾驶,短时间内还无法真正大规模量产,车企现阶段在其中的巨额投资等同于“烧钱”,几乎没有回报可言,但又不得不做。这种情况下,通过重组加速淘汰落后业务,然后将“解放”出来的资源投入到相关的新业务中,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英国脱欧”影响不容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车市整体大环境不佳固然是让上述车企作出裁员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脱欧”的影响亦不容忽视。从去年底到现在,也有一大批车企的“瘦身”计划是基于“英国脱欧”来制定的。

如PSA,早在去年11月就考虑如若英国退出欧盟,导致该区域汽车需求下滑,PSA将关闭其中一家或两家工。据悉,由于柴油车受欢迎程度下降,加上英国脱欧的影响,去年英国汽车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仅为2,367,147辆,降幅达6.83%。整体市场表现不佳,导致去年PSA旗下的沃克斯豪尔去年在该地区的业务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沃克斯豪尔在英国的乘用车销量仅为177,298辆,同比大幅下滑9.14%。

销量,车企裁员

2019年1月10日,捷豹路虎也宣布,受柴油车销售下滑、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以及海外市场汽车销量下降等影响,公司将裁减4500名员工,以推动公司战略转型。据悉,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营销、管理和行政岗位,且大部分是来自英国本土的员工。

捷豹路虎表示,2018年该公司的汽车销量为59.27万辆,与2017年相比下滑了4.6%。为提升长期战略运营效率,公司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削减开支25亿英镑,以改善现金流,确保捷豹路虎在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领域持续进行重大投资,为后期更长远的发展保驾护航。

进入2月,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因“英国脱欧”一事,调整在该地区的生产计划。首先是日产,在2月初被曝取消了其将在位于英格兰北部的桑德兰工厂生产SUV车型X-Trail(奇骏)的计划,改为在日本(九州岛)生产。日产公司欧洲区总裁詹卢卡·德菲基表示:“虽然我们作出这个决定是出于商业原因,但英国与欧盟未来关系的持续不确定性,无助于我们这样的公司进行未来规划。”言外之意,还是与“英国脱欧”有一定的关系。而日产去年在英国市场的销量也确实有点不忍直视,仅为102,637辆,同比大幅下滑32.10%。

几天后,有消息称福特也正在加紧准备将生产转移出英国,原因与日产类似,也是“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据悉,福特正在准备寻找英国之外的生产地点。事实上,去年福特在英国市场表现的确不甚乐观,虽然其夺得了2018年英国乘用车销量冠军,但实际销量只有254,082辆,与2017年相比下滑了11.59%。

销量,车企裁员

与此同时,宝马也在考虑将Mini系列生产线迁出英国。3月5日,有媒体报道称,如果英国脱欧出现混乱局面,宝马会考虑将旗下Mini系列车型的生产从位于英格兰南部的牛津工厂迁出,此消息目前已得到宝马Mini品牌相关负责人的证实。

而随着3月29日——英国正式脱离欧盟的日期越来越近,未来不排除更多的车企会选择收缩在英国的投资,裁员、减产,甚至干脆关闭工厂。虽然目前对于企业而言,“脱欧”的影响还是不确定性因素,好坏皆有可能,但鉴于当前英国车市的低迷,谁都不敢冒这个险。

一份来自英国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协会的调查也显示了这一点,据调查结果目前近三分之一的车企因“脱欧”推迟或取消了在英国的投资计划,五分之一的车企已经因“脱欧”遭受业务损失。调查还称,超过一半的汽车公司正在实施应急计划,12.4%的车企正向海外转移业务。

另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受“脱欧”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英国汽车产量降至12.06万辆,为英国汽车产量连续第8个月下滑。其中,英国国内和海外市场需求均出现下滑,海外市场下滑尤为明显,导致英国汽车出口量同比下降21.4%至约9.38万辆。

车企“瘦身”会否波及中国市场?

虽然说目前绝大部分车企的“瘦身”计划主要是在海外开展,但还是不免让国内市场担心,毕竟目前中国车市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潮”,降本增效不仅是跨国车企们在海外市场的任务,同时也是他们应对国内车市寒冬的重要举措之一。

那么,究竟这一轮的裁员、减产潮会否影响中国市场呢?目前来看,对于部分销量下滑比较多、竞争压力过大的车企,还是有可能进行裁员的。

如东风英菲尼迪,早在去年年底就曾传出裁员消息,虽然此事最后不了了之,还是让很多人对东风英菲尼迪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表示担忧。

另外,长安福特和现代汽车近日也被曝出在华裁员的消息。其中长安福特,据悉是由于中国汽车销售疲弱,将开始裁减数千名员工,以精简组织结构,优化运营成本,同时此举也将作为福特全球重组的一部分,更好地支撑福特未来的发展。

2018年,福特在华新车销量仅为752,243辆,相较于2017年大跌36.9%。其中长安福特去年的销量跌幅近50%,仅达417,215辆,主要原因是品牌下面多数产品处在产品周期末端,库存过高导致优惠加大,经销商利润下跌,最终导致长安福特销量近乎腰斩。长安福特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此举主要是为了提升组织效率,打造高效团队,以适应2019年市场环境和业务发展的需求,但并未透露最终有多少员工将不再续签合同。

销量,车企裁员

现代汽车在华裁员、减产亦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华销量下滑。据现代汽车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在华年销量较2017年同期微增0.6%,略高于79万辆,虽然跑赢了大市,但其实这一微弱的增长是建立在2017年其在华销量基数相对较小及后期以价换量的市场策略之上的,因此并不值得称道。

正是基于这一市场现状,日前现代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正在考虑解决其中国工厂产能过剩的问题——减产,同时进行裁员。目前现代汽车正在审视各种优化计划,以提高工厂及设备的效率;与此同时,该公司还为中国员工提出了自愿退休计划。但对于最终的减产和裁员规模,现代并未透露。

另据现代汽车集团的预测,由于贸易保护主义带来了不确定性以及中美市场的销量依然萎靡,在经历了销量缓慢增长的2018年之后,预计2019年现代的销量仍将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销量,车企裁员

比较之下,日产在华表现一直可圈可点,去年底竟也传出了减产的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中国汽车销量持续下跌,日产计划未来几个月将在华产能缩减30,000辆。据悉,日产此次减产涉及三个工厂,包括生产逍客和英菲尼迪QX50的大连工厂以及生产畅销车型X-Trail和启辰品牌车辆的郑州工厂。

有观点认为,日产此举或为缓解库存压力。据日产中国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日产在华共计销售新车1,563,986辆,虽同比增长2.9%,但相较于2017年12.2%的增速,相差甚远。因此,日产或想通过此次减产,调整生产节奏,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低速增长。

从这一点上来讲,其实不仅仅是在海外市场,在国内跨国车企们亦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而跨国车企们尚且过得如此艰难,寒冬之下自主品牌们又该如何自处,更是令人忧心……

(关键字:跨国车企 中国市场)

(责任编辑: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