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绿水青山掩映中的“水稻育种之乡”排上镇生机盎然,位于北村的高标准农田基地格外热闹,植保无人机正盘旋在农田上空进行病虫害防治。这样科技感十足的场景,引得附近的村民们纷纷驻足围观。
近年来,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积极推广运用绿色环保机械化技术与绿色装备,补足了机械使用率低的短板,从育秧、插秧、植保、收割、烘干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发展模式不断拓宽,绿色高效成为田间的新基调。
“水稻种植不再依靠老一套,除节约人工成本外,植保无人机比传统方式节约药品20%左右。”排上镇北兴农业的负责人戴中华说。他介绍道,3亩的育秧大棚便可以满足500亩农田的水稻种植需求。所育的秧苗还供应给东桥、排上等周边种粮大户。
机插是湘东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突破。戴中华介绍道,以前人工最多一天能完成1亩,如今引进推广机械插秧技术,一天便可完成30亩,不仅省钱高效,而且能有效减少种植前后2次除草剂的使用,一举多得。在自己使用的同时,戴中华将机器租赁给其他种粮大户,共享机械化绿色种植水稻的“快感”。
“在水稻生产机械化种植的基础上,发展‘稻蛙’共生的田间养殖,形成循环共生的生态模式。”今年,戴中华将目光投向了稻渔共生种养模式,已建成500亩稻渔共生基地,“目前早稻长势较好,再过段时间便会将蛙苗放进农田。”
“之前一亩田要使用30kg左右的农药,现在基本上不使用。”戴中华不使用农药的秘诀在于稻蛙共生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坚持物理防治,在基地农田安装智能诱虫灯,代替传统除虫剂,实现安装全覆盖。
广寒寨乡“一米当鲜”农场主高小年是绿色机械化种植的受益者。“不施农药化肥,节约了成本,产品质量也更高,卖价自然就高了。”高小年采用稻鸭共生的养殖模式,每年7月下旬将鸭苗放稻田,赶在水稻收割前收获鸭子,形成叠加效益。去年,高小年生产的稻鸭米被抢购一空,最高卖到了10多元钱一斤,今年预计种植面积将超千亩。
(关键字:机械 高效)